•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从立法意图角度理解自首

    [ 谢侃 ]——(2001-10-19) / 已阅32922次

    定;②为不供述真实身份不应认定。笔者在此赞成第二种观点。 因为
    首先从自首确立的精神看,自首的确立是对个体行为的肯定, 肯定个
    体自愿把自己交付于国家权力之下, 肯定个体明知会承受惩罚而主动
    为之。而这种惩罚不应单指法律规定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 政治权
    利的惩罚,实质还包括一种极为重要的惩罚内容:个体名誉权的惩罚。
    个体一旦被判有罪,名誉将受巨大损害。 而个体未供出自己真实身份
    时,实质可能将名誉惩罚转嫁他人或不存在之主体, 倘若对此也认定
    为供述如实确立自首,实与自首肯定内容的精神相违背。 其次从个体
    内心来看,不管是基于何原因,而未报真实身份, 个体总是实施逃避
    行为,未完全达到改造的目的,与自首确定的改造罪犯精神相背。 再
    次从司法解释内容看,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其中“自己”二字此
    处不应作狭意理解,不应只包括自然的肉体含义, 还应包括个体作为
    人的社会属性含义,即社会成员身份与肉体的结合, 才符合自首制度
    的本意。

    重庆市渝中区法院
                          谢 侃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