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由对抗到妥协:宪政的平衡性探析

    [ 谢维雁 ]——(2003-3-19) / 已阅57898次

    并没有什么自然的依据。 这可以看着是社会契约论的萌芽。近代西方社会的思
    想家们普遍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是人们为了摆脱某种自然状态,追求幸福生
    活的结果。社会契约论中包含的平衡思想在于:一方面,达成契约的人们之间即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独立、平等及其相互性;另一方面,达成契约的人们与依据契
    约组成的政府之间或者权利与来源于权利却又不断异化的公共权力之间的对抗
    性、制约性。当罗尔斯把宪法看作是公民为了建立政府制度而签订的一种契约的
    时候,他与其他契约论者并无不同。但他的论证极具特色。他认为,“正义是社
    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由于社会“不仅具有一种利益一致的典型特征,而且也
    具有一种利益冲突的典型特征”,于是“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
    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
    这一系列原则的核心就是罗尔斯所谓两个正义原则 。罗尔斯把正义的主题界定
    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因此,正义原则“提供了一种在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
    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 依据罗尔斯的正义
    原则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的平衡原则,所谓正义就是要实现这种平衡,正如
    他自己说的,在某些制度中,“当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要求之间有
    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
    在人民与政府、权利与权力的对抗中,人们对分散的人民、个体的权利处于
    弱势深表忧虑,认为,对政府和权力必须进行有效的限制,才能使人民与政府、
    权利与权力之间保持平衡。三权分立制被认为是这种限制中最有效的。孟德斯鸠
    被认为是对三权分立理论作最经典论述的作家。孟氏认为,实行立法权、行政权、
    司法权分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自由,“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同一个
    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
    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
    使这三种权力,”“一切便都完了”。 三权相互分立、独立行使,体现了一种消极
    的平衡。但孟氏的理论还走得更远:三种权力之间还有积极的制约,如“行政应
    通过它的‘反对权’来参与立法” ,等。事实上,三权分立原则中内在地包孕
    着“分权原则”与“制衡原则”:“分权”是实现“制衡”的前提和基础,“制衡”
    是分权的目的和结局,分权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权而形成一个以权力制约权力的
    “制衡”格局。 分权与制衡是宪政平衡性在权力结构中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方式。
    美国宪政制度的建立非常充分地体现了平衡的理念 。但美国宪政的平衡性
    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而且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在早些时候,虽然也存在立法、行
    政、司法的分立,但司法权是最弱的。到1803年,联邦最高法院才通过马伯里
    诉麦迪逊一案判决确立了法院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权力。确立这一权力的根本意义
    在于,法官从此获得了违宪审查的权力,从而使法院获得了对国会(立法权)及
    总统(行政权)的制约手段,实现了三权之间的平衡。不仅如此,美国还是一个
    所谓“双重分权”或“立体分权”的国家。这主要是指除前述针对联邦横向三权
    分立外,美国还存在联邦与州之间的纵向分权。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凡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或人民保留。”宪法学
    界把这一表述称为“联邦权力列举、各州权力保留”的分权制度 。根据1819
    年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一案的判决,联邦除拥有列举权
    力以外,还拥有从列举权力中引伸出来的“默示权力”。通过这种明确的分权制
    度,在联邦与州之间也建立起一种制衡机制(联邦制),在宪政实践中不断实现
    着制度化的平衡。
    3、公共选择理论:平衡的经济学考量
    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并在20 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起来
    的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
    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
    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
    场的运行。 而宪法经济学则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由公共选择理论衍生出来
    的一个研究领域。布坎南认为,由于宪法经济学“试图对约束经济行为者和政治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