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显明 ]——(2002-8-26) / 已阅123377次
34、林山田:《刑法通论》,兴来印刷有限公司,1986年版。
二、外国学者著作
1、 [南]卜思天.渝潘基奇:《刑罚理念的批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美]波斯纳:《法理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4年版。
3、 [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载《刑事法论丛》(第3卷)。
4、 [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
5、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译,商务印书馆,第290、293页。
7、 [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部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0、 [德]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1、[意]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马克思:《哲学的贫苦》,马恩选集第一卷。
三、参考论文:
1、[南]卜思天.渝潘基奇:《关于比较刑事法的若干法哲学思考》,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1期。
2、梁彗星:《法解释方法论的基本问题》,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1期。
3、胡基《审判解释方法与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外法学》1999年第6期。
4、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极其合理性》,载《法学》1997年第3期。
5、李志平:《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及其合理控制探析》,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6、余宏荣:《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研究综述》,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5期。
7、陈殿福:《量刑的自由裁量权及其偏差》,人大复印资料《法学》1991年第8期。
8、 张绍谦:《浅论法官量刑的自由裁量权》,载《刑法发展与司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9、陈忠林:《论罪刑法定主义原则》,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
10、马克昌:《罪刑法定主义比较研究》,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11、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
12、孙笑侠:《法解释理论体系重述》,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1期。
13、孙笑侠:《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期。
14、吴德星:《论法治的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载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2期。
15、尹伊君、陈金钊:《司法解释论析》,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1期。
16、张明楷:《论修改刑法应该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1期。
17、《法律解释:学理、规则与制度——“法律解释(学)”研讨会综述》,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18、余宏荣:《我国刑法适用中的司法解释》,载《刑事法专论》,第591页。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
19、王平:《论我国刑法解释的有效性》,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2期。
20、冯惠敏、冯军:《两大法系刑法判例法渊地位与拘束力之比较》,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3期。
21、储槐植、梁根林:《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
22、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23、钟在根等:《罪刑法定主义与刑事自由裁量权》,载《河北法学》,1998年第4期。
24、郑强:《关于哈特的法律思想比较研究》,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1期。
25、刘星:《描述性法律概念与解释性法律概念——哈特与德沃金的法律概念之争》,载《中外法学》1992年第4期。
26、陈兴良:《刑法司法公正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7、游伟:《“罪刑法定”立法权、司法权的划分》,载《法学前沿》,1997年第1期。
后 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三年过去了。回想起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活的经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恩师们的谆谆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恩师们的博学与仁爱、令我终身难忘!恩师们传授给我的知识与智慧,将使我终身受益;恩师们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