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税法公平价值论:第三章 中国税法之现代化——由税法公平价值研究引出的若干思考

    [ 李刚 ]——(2002-7-23) / 已阅75321次

    [76] Richard Allen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6, 3rd ed., p.472.
    [77]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78] [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第15页。
    [79] 与笔者所提出的观点相对应,在财政经济学界,也存在着“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即以西方经济分析方法为基础的财政理论,与笔者所指的公共需要论和交换说是一致的)的争论,基本形成三大阵营:一方坚持“国家分配论”,一方主张“公共财政论”,还有一方则采二者的折衷说。但即使是坚持“国家分配论”的学者,也认识到了“国家分配论”本身的缺陷与不足,认为应当合理地借鉴“公共财政论”的有关观点以对其加以修正和完善。关于这一争论的大量文章,可以参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财政与税务》1999年各期。而且,从近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观点来看,似乎更多地采用了“公共财政论”的内容。
    [80] 所谓支配权主要是就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性质的纳税人而言的。以所得税为例,国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和征税机关就此征收的税款,都属于国家所有,税款从国有企业向征税机关转移不过是同一所有人下支配权的转移,实际上就是占有权人的变换。财产所有权则是针对除国有企业等以外的其他非国有性质的纳税人的。参见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第93页。
    其实,对此可供类比的最佳例子是民法上有关全民所有制性质之当事人之间通过订立买卖合同转移的是否为财产所有权的争论。归纳起来,理论界对此有五种意见:一是经营管理权;二是占有权;三是用益权;四是持有权;五是法人所有权。其中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第一种,这与国有企业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性质也是保持一致的。但也有学者认为,根据买卖合同的本质属性而言,买卖合同转移的都应是财产所有权,况且,全民所有制单位依法享有的经营管理权,在流通领域中和所有权在性质上并无二致;因此,从理论和法律的形态上说,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的买卖合同转移的是财产的经营管理权,但从实践的角度讲,转移的则是财产所有权。参见余能斌、马俊驹主编:《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1~482。
    笔者比较赞同上述观点。事实上,即使同在全民所有制性质单位之间,亦存在着为其各自专属专用的所谓“国家私产”或称“国有主体专用财产”(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第195页以下)。在德国,根据“公法法人的私有财产所有权理论”,公共权力机构所享有的所有权,只能是一种私有权,即这些主体以自己的名义享有并行使的所有权;而且各公法法人的所有权都是独立的(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由此来看,笔者主张,不论是从理论、立法或是实践的角度出发,亦不论纳税主体性质之国有与否,都应当认为其转移给征税机关的是税款的所有权。
    [81] 有学者对“纳税义务人”称谓的原因作了较深层次的剖析,认为“恰恰是这样一个称谓或概念,使得整个税收法制难脱不幸的境地”。参见涂龙力、王鸿貌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135页。
    [82] 参见张永福、孙静:《纳税人的权利》,《法学杂志》1997年第1期,第31~32页;以及刘剑文主编:《财政税收法》,第178页。
    [83] 参见[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第286页以下;以及[台]陈敏:《租税法之返还请求权》,《政大法学评论(台湾)》1998年第6期,第65~102页;首闻:《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第26~30页。
    [84] 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第158页。
    [85] 参见向群雄、徐银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地位不平等”质疑》,《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第82~85页。
    [86] 参见崔卓兰:《论确立行政法中公民与政府的平等关系》,《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第61~65页。
    [87] 参见陈少英:《试论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法律地位的平等性》,《法学家》1996年第4期,第68~72页。
    [88] 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第166页。
    [89] 参见余凌云:《论行政法领域中存在契约关系的可能性》,《法学家》1998年第2期,第90~94页;以及余凌云:《论行政契约的含义——一种比较法上的认识》,《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第30~35页。
    [90] 参见马新福:《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契约精神》,《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第40~46页。
    [91] 参见刘剑文、李刚:《国际税法特征之探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15~16页。
    [92] 参见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第97页。
    [93] 国际税法的根本特征是指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国家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以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紧密结合。可以认为,国际税法在客体、主体、法律规范、基本原则等方面的其他特征均派生自这一根本特征。参见刘剑文、李刚:《国际税法特征之探析》,第14~15页。

    [94] [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95] [英]霍布斯:《利维坦》,第94~96页。
    [96] 参见[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22~26页。
    [97]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页。
    [98] [英]霍布斯:《利维坦》,第92页。
    [99] “对于自愿形成的私人关系来说,合同法就像一部宪法,而具体的合同则像在宪法下所颁布的法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第314页。
    [100] 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101] 税款从征税机关处汇总到国家而成为其财政收入,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第三个环节,但由于其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纯粹的行政法律关系,所以,本文对此不作考虑。
    [102] 参见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437~438页。
    [103]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19页。
    [104]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
    [105]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作者致中文版前言,第1、2页。
    [106] 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三、税法价值对税法的附从性”。
    [107]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296页。
    [108] 参见齐延平:《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73~74页。
    [109]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第273页。
    [110] 参见齐延平:《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论》,第74页。
    [111]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五部分。
    [112]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427页。
    [113] 项怀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税制建设》,《人民日报》1997年7月10日,第9版。
    [114] 刘书明:《论税收价值原则》,《财政研究》1996年第9期,第32页。
    [115]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294、295页。
    [116]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19页。
    [11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2页。
    [118] 庞正、景闻:《迈向新世纪的法制现代化研究——“法制现代化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法律科学》1997年第2期,第92~95页。
    [119] 本文有关法制现代化的部分内容,引用了好友张万洪的硕士学位论文《法制现代化及其传统法律资源论纲》中的观点,在此谨致谢忱。
    [120] 法制现代化的模式分为内生型法制现代化和应激型法制现代化。内生型的法制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制因内部诸条件的成熟而自发地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世界上最早启动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等都属于内生型模式。应激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代表则是日本、俄国、印度和中国。
    [121] [英]梅因:《古代法》,第97页。
    [122] 参见马新福:《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宏扬契约精神》。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