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红勇 ]——(2012-4-23) / 已阅28632次
14.范愉:《程序正义观念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载于《工人日报》,1999年12月18日。
15.赵旭东:《程序正义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载于《法律科学》第2003-6期。
16.同上注。
17.关于程序正义特征的阐述参考了孙笑侠先生的《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29页。
18.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2012年版,第33页。
19.关于“反思性整合”,参见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2012年版,第31-34页。
20.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2012年版,第38页。
21.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34页。
2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2012年版,第35-42页。
2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24.汤唯等:《当代中国法律文化-本土资源的法理透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25.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另,普洛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早期海神,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经常变化外形使人无法捉到他,他只向捉到他的人预言未来。
26.同上注,第253页,。
27.同上注,第264页。
28.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29.参见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30.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3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32.同上注。
3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页。
34.参见《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第470页。
35.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
36.参加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4页。
37.关于程序正义原始外在价值和次生外在价值的提法是笔者在思考程序正义价值层次关系时的突发奇想,未必准确、合适,还望读者方家指正。
38.同上注,第102-103页。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235页。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