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实证研究:以集体协商为例
    编号:79275
    书名: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实证研究:以集体协商为例
    作者:王黎黎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入库时间:2018-11-8
    定价:76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例,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为“协约自治”,即由职工方与企业方自主决定劳动条件,并予以实施。在实践中,启动协商程序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协商商谈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或企业统合;在协议审查中,政府超负荷的工作量由地方总工会巧妙分担;在协议履行阶段,政府、地方总工会分别开展灵活多样的评比、巡视活动,激励和督促了集体协议的履行。所以,工资集体协商实践反映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为“统合协作”,即政府统筹治理,职工方、企业方、地方总工会三方协同合作的“一方统合,三方协作”的模式。这种新型调整模式的出现,是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国家统合”向“协约自治”过渡的劳动法制模式转换而引起的正常现象。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维度:选题及其意义
    第二节研究的起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工资集体协商实际规则的研究
    二、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协约自治: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
    第一节治理策略的立法选择:协约自治
    第二节制度功能和理论依据
    一、制度功能
    二、理论依据
    第三节法律关系宏观构架
    一、职工方内部
    二、职工方与企业
    三、政府与职工方、企业
    四、地方总工会与职工方、企业
    第四节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定程序概览
    一、筹备启动阶段
    二、协商商谈阶段
    三、协议审查阶段
    四、协议履行阶段
    小结从“国家统合”转换而来的“协约自治”
    第二章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工资集体协商的启动
    第一节筹备启动立法:合作主义下的工会启动
    一、筹备启动的模式选择
    二、筹备启动的具体规则分析
    第二节筹备启动总体实践: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并存
    第三节筹备启动个案分析: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
    第四节筹备启动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开启自治的单一规定与多样实践
    二、理论解释:治理策略单一化无法对接劳动关系多样化
    小结劳动关系多样化下的筹备启动
    第三章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工资的集体协商
    第一节协商商谈的立法:劳资协约
    一、协商商谈的模式选择
    二、协商商谈的法定规则分析
    第二节协商商谈的实践: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
    一、协商商谈实践模式:四种模式并存
    二、协商商谈实际规则:两个主体主宰
    第三节协商商谈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有待落实的“自治规则”
    二、理论解释:制度变迁因素的不足与欠缺
    小结制度变迁因素制约的协商商谈
    第四章政府超负与工会替补:工资集体协议的审查
    第一节协议审查的立法:政府独担重任
    一、集体合同审查的模式选择
    二、协议审查的法定规则分析
    第二节协议审查的实践:政府超负与工会补位
    一、工资集体协议审查结果分析
    二、地方总工会的预审制度:审查制度的巧妙完善
    第三节协议审查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自治规则效力确保方式的改变
    二、理论解释:法律推动社会变迁条件的缺乏
    小结社会变迁条件影响的协议审查
    第五章政府激励与工会督促: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
    第一节协议履行的立法:劳资制衡为主
    一、工资集体协议效力的法律规定
    二、履行监督机制的法律规定
    三、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协议履行的实践:政府激励与工会督促
    一、工资集体协议效力的实践规则
    二、履行监督的实际机制
    三、实践中的违约追责
    第三节协议履行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劳资自治途径向企业管理方式的偏离
    二、理论解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导
    小结作为管理方式的协议履行
    第六章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践模式
    第一节制度实践与立法的总体对比
    一、制度功能和理论依据的实践与立法对比
    二、法律关系构架的实践与立法对比
    三、法定程序具体规则的实践与立法对比
    第二节治理策略的实践展现:“统合协作”
    一、实践中治理策略的独特性
    二、“统合协作”的内涵
    三、“统合协作”的特点
    第三节“统合协作”出现缘由的理论解释
    一、目前解释:制度设计者的刻意追求
    二、一种新解释:劳动法制模式转换中的正常现象
    小结“统合协作”的新型调整模式
    第七章从“协约自治”到“统合协作”:制度偏差的反思
    第一节“协约自治”的运行困局
    一、“企业抵触”的实证分析及引导
    二、职工方与企业的沟通障碍
    第二节“统合协作”的运行评价
    一、脱离“国家统合”的合理路径
    二、走向“协约自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制度完善
    一、制度功能与理论依据的完善
    二、法律关系构架的完善
    三、法定程序具体规定的完善
    小结走向自治的集体劳动关系
    结语:归纳与自省
    一、本书基本观点
    二、本书的研究限度
    三、有待开始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