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契约劳动的研究:日本的理论与实践
    编号:32721
    书名:契约劳动的研究:日本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田思路等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入库时间:2008-2-14
    定价:20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日本是一个“服务经济化”的社会。随着产业结构的急速变化,半数以上的就业者从事第三产业,预计今后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在第三产业中从事服务业的人也达到了半数以上。
    “服务经济化”给劳动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雇佣(劳动)契约的构造发生了变化。“服务”无疑是人类的“劳动”,所以“服务经济化”也可以称之为“劳务经济化”,人类的劳动成果是以经济为中心加以体现的,劳务及其成果正是这一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对象。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人类的劳务在雇佣关系之外已成为被广泛交易的客体。
    在“劳务经济化”的社会,许多劳动者不再像传统的工厂劳动时代直接受雇于使用者,而是在雇佣者之外的第三者的指挥监督下为该第三者提供劳动。如果从企业一侧来看的话,劳动现场内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多数企业对所提供“劳务”的有机结合的复合的生产经营活动。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事临时劳动、派遣劳动、有期雇佣等非典型劳动的劳动者不断增加,契约劳动的扩大正是这种变化的反映。
    契约劳动是指基于委托、承包合同,遵从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的服务。比如,司机使用自己所有的卡车从事货物运输以及推销员接受委托从事推销等自由形式的劳动就属于这一范畴。其特征在于超出了雇佣的范畴,使劳动形态从传统劳动领域跨越到了业务委托以及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领域。一方面,虽然很多契约劳动者与雇佣劳动者相类似,但由于处于个体经营者的法律地位,不适用于《劳动基准法》、《劳灾保险法》等与劳动相关的法律;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使用这些契约劳动者,来回避劳动灾害保险、健康保险等作为雇主应该承担的法定义务。应该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派遣劳动得到了很大发展,但随着相关法律的健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更多地使用契约劳动的形式来达到脱法的目的,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在日本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极大重视。本书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日本契约劳动的实态和法律问题,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日本就业形态多样化的一个侧面和最新的理论、判例成果。
    日本以前并不惯用“契约劳动”一词,有些人甚至对此很陌生。1997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将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就业形态称之为“契约劳动”(contract labour),并为制定相应的国际基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契约劳动”的用语由此在世界范围被人所知,也在日本得到认可和使用。本书也使用了该用语作为题名。
    本书的两位作者曾在日本留学多年,潜心研究契约劳动这一国际劳动法学界的先端课题,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法院判决几乎被他们全部检索,并达到了“读破”的程度。因此该书对日本契约劳动理论的介绍和分析是全面而深刻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书中还阐述了很多新鲜而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并进行了中日两国的比较研究。选评的十个案例也堪称经典,是日本学界在科研和教学中经常被论证和引用的。对判决中的观点,很多还没有形成定论,屡出新颖见解。中国有句谚语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在案例分析中的观点是从中国学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的,很有创意,这更增加了我继续研读这些判例的兴趣。另外,作者对案例不拘泥于简单地介绍,而是统一体例,透彻分析,并将相关的判例理论进行梳理,使读者能从一个案例看到一个系列判例理论的演绎脉络。总之,如果没有深厚的积淀,以上这些都是难以企及的,这就更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分量和应用价值。虽然与鸿篇巨著相比,本书似乎略显单薄,但将一个学术问题论述到如此程度实属不易,相信会对学界该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和补益。
    作为本书作者田思路教授留学日本期间的硕士、博士指导教官,我与他常年共处,感情笃深。我也是三十多岁时才有机会赴国外留学,对那种语言上、生活上的困难以及价值观、社会认同上的差异深有感触,况且他还有经济上、家庭上的负累,因此我十分理解他留学道路上的艰辛,也为他的信念、毅力、才华、真诚、谦逊等优秀的品质所感动。经过常年积累和艰辛努力,他以优异成绩成为了我校法学院数十年历史上第五个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包括日本学生),当时论文审查答辩委员会、法学院教授会和学校教授会都是全票予以通过。我为他祝福并希望他毕业后留下来任教,但他决然回国,在南京的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他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研究本国劳动法的时代课题,并在短时间内与同样在我校法学院留学的优秀硕士毕业生贾秀芬副教授撰写出版了这部力作,真是珠联璧合,可喜可贺。学术无国界,心中有祖国,这是崇高的人生境界。
    在学期间,田思路教授还把我的《劳动市场法的改革》一书翻译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使我在意料之外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情,而这个机会是他给予并帮助我实现的,这使我十分感激,因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师生之间的情谊,而是学者之间一种无私的跨越国界的合作。在我行将走下讲台告老还乡之即,应邀为这部力作作序,我自知无力完成,但还是试着写下这些浅显的文字,我期待着中国在“服务经济化”的进程中,劳动市场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各种形态的就业者得到更多的人间关爱和法律保护,也期待着本书能为中国劳动法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更期待着本书作者在劳动法学的国际大舞台上得到不可限量的发展。
    是为序。

    图书目录

    序…………………………………………………………………(1)
    引言研究目的与本书构成……………………………………(1)
    上篇 日本契约劳动的理论
    第一章契约劳动的现状、特征和背景…………………………(3)
    一、非典型劳动的增加………………………………………(3)
    二、契约劳动的现状……………………………………………(6)
    三、契约劳动的分类和特征……………………………………(15)
    四、雇佣、就业形态多样化的背景……………………………(18)
    第二章契约劳动的概念及相关问题…………………………(32)
    一、契约劳动的概念……………………………………………(32)
    二、业务委托和业务承包………………………………………(35)
    三、承包劳动者和派遣劳动者…………………………………(38)
    四、伪装承包的问题……………………………………………(47)
    第三章关于劳动者的概念……………………………………(60)
    一、劳动者的概念与契约劳动者保护的关系…………………(60)
    二、民法上的契约类型与劳动基准法上的劳动者概念………(62)
    三、《工会法》上的劳动者概念…………………………………(69)
    四、其他法律上的劳动者概念…………………………………(72)
    五、小结…………………………………………………………(76)
    第四章劳动者性质的判断基准和问题点……………………(77)
    一、学说上劳动者性质的判断基准……………………………(77)
    二、判例上劳动者性质的判断基准……………………………(78)
    三、作为行政解释的劳动基准法研究会报告书………………(82)
    四、边际事例的判断……………………………………………(89)
    五、法院的对应…………………………………………………(91)
    六、上述判断基准的问题点……………………………………(95)
    第五章关于契约劳动者保护的学说与评价…………………(98)
    一、学说的现状…………………………………………………(98)
    二、学说的评价…………………………………………………(107)
    三、私见:劳动者性质问题的解决与立法的课题……………(110)
    第六章劳动契约法制的适用对象和范围……………………(113)
    一、小序…………………………………………………………(113)
    二、劳动契约法的制定背景……………………………………(114)
    三、《中期报告》的观点以及征求到的意见……………………(116)
    四、《最终报告》的观点…………………………………………(120)
    五、评价与课题…………………………………………………(121)
    第七章关于雇佣关系的中日比较研究——对国际劳动基准的认识……(128)
    一、小序…………………………………………………………(128)
    二、关于文书的形式…………………………………………(131)
    三、关于雇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132)
    四、关于保护雇佣劳动者的国家政策…………………………(134)
    五、关于确定雇佣关系的存在…………………………………(137)
    六、关于保证、监督与落实……………………………………(141)
    七、结语…………………………………………………………(143)
    下篇 日本契约劳动的实践
    第八章从合同性质看企业解雇权利的合法性——大平制纸事件评析… (147)
    一、本案精粹……………………………………………………(147)
    二、案件回放……………………………………………………(147)
    三、判决要旨……………………………………………………(148)
    四、思考与课题…………………………………………………(149)
    第九章派遣合同反复更新后的解雇责任——伊予银行事件评述……(152)
    一、本案精粹……………………………………………………(152)
    二、案件回放……………………………………………………(153)
    三、判决要旨……………………………………………………(154)
    四、思考与课题…………………………………………………(156)
    第十章依事实劳动关系辨承包合同与雇佣合同——电影摄像技师案件评述……(160)
    一、本案精粹……………………………………………………(160)
    二、案件回放……………………………………………………(161)
    三、判决要旨……………………………………………………(163)
    四、思考与课题…………………………………………………(167)
    第十一章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淀桥照相机事件评述…(170)
    一、本案精粹……………………………………………………(170)
    二、案件回放……………………………………………………(171)
    三、判决要旨……………………………………………………(173)
    四、思考与课题…………………………………………………(176)
    第十二章 劳务派遣中的集体谈判当事人——朝日广播电视公司
    事件评述……………………………………………(178)
    一、本案精粹……………………………………………………(178)
    二、案件回放……………………………………………………(179)
    三、判决要旨……………………………………………………(179)
    四、思考与课题…………………………………………………(182)
    第十三章 司机自备卡车承包运输的劳动者性质——横滨南
    劳动基准署长(旭纸业)案件评析…………………(185)
    一、本案精粹……………………………………………………(185)
    二、案件回放……………………………………………………(186)
    三、判决要旨……………………………………………………(186)
    四、思考与课题…………………………………………………(194)
    第十四章 实习医生的工资性质——关西医科大学欠付工资案件
    评述…………………………………………………(201)
    一、本案精粹……………………………………………………(201)
    二、案件回放……………………………………………………(202)
    三、判决要旨……………………………………………………(2031
    四、思考与课题…………………………………………………(206)
    第十五章派遣工“过劳死”的损害赔偿责任——熊谷制作所
    事件评析……………………………………………(208)
    一、本案精粹……………………………………………………(208)
    二、案件回放……………………………………………………(208)
    三、判决要旨……………………………………………………(210)
    四、思考与课题………………………………………………(216)
    第十六章职业运动员是劳动者吗——职业棒球集体谈判罢工
    案件评述……………………………………………(224)
    一、本案精粹…………………………………………………(224)
    二、案件回放……………………………………………………(225)
    三、裁判结果……………………………………………………(226)
    四、思考与课题…………………………………………………(226)
    第十七章演员特殊雇佣形态的解雇之争——新国立剧场经营财团
    事件评述……………………………………………(231)
    一、本案精粹……………………………………………………(231)
    二、案件回放……………………………………………………(231)
    三、判决要旨……………………………………………………(236)
    四、思考与课题………………………………………………(239)
    结语:契约劳动者保护——新世纪国际劳动社会的主题………(248)
    参考文献……………………………………………………(256)
    卷末参考资料……………………………………………(267)
    后记……………………………………………………………(279)

    本书共281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