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逮捕条件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 苏建召 ]——(2016-6-21) / 已阅11079次

    其次,判处拘役实刑案件的预期刑罚存在较为明确的预判区间。一方面,长期司法实践形成的类案判例较多,为审查逮捕人员提供了大量较为准确的刑罚预判信息。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6月起,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自2014年1月1日起实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制定了翔实的案件量刑的规则,并就实践中的多发案件,如盗窃、抢劫、诈骗、伤害、交通肇事等15种案件给出了具体的量刑标准。该量刑标准的出台,极大地规范了法院的量刑工作,压缩了法官随意自由裁量的空间。同时,也给审查逮捕人员判断预期刑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审查逮捕人员完全可以通过以上两方面有机结合,减少对案件预期刑罚(如可能判处拘役缓刑还是实刑)的误判,从而对应否适用逮捕措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二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可及时矫正逮捕措施的不当适用
    现行刑事诉讼法设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把审前羁押由过去的一押到底,变成了动态可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羁押的,应当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第9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这就意味着,尽管逮捕必然引起审前羁押,但这种羁押不再是无条件或无限期的,而是随着案件情况的发展变化,可以被随时解除的。第93条要求,检察机关在无人申请的情况下,得依职权审查有无羁押必要性;第95条要求,在诉讼参与人主动申请的情况下,公、检、法三机关得依申请审查有无羁押必要性。对于没有羁押必要的及时解除羁押、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在这里,法条使用了“应当”二字,可见羁押必要性审查既是司法机关的职权,也是司法机关的义务。在该制度下,即使审查逮捕时出现不当适用的问题,也可通过羁押必要性审查及时加以矫正,防止审前不当羁押,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
    综上,笔者认为逮捕条件的完善符合刑事诉讼的客观要求,应当引起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9条可以表述为:
    对于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实刑刑罚或者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本文原载《人民检察》2016年第9期)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