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员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有无否决权?

    [ 孙斌 ]——(2015-9-15) / 已阅14476次

    (3)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同意后先将空白劳动合同交付员工签字后,后将劳动合同期限擅自篡改为有期限劳动合同。

    实践中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的期限争议比较大,有的认为按《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执行最多支付11个月。从人社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七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至双方实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看,对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用人单位不签订的,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间将超过11个月。即在不超过仲裁时效的情况下,如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有权每年申请一次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直至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这将有利于督促、监督用人单位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附:人社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涉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了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在第二次劳动合同期满时,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补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履行期内,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须经双方协商一致。

    第三十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自动续延或双方协商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视为双方续订劳动合同,计入连续订立劳动合同次数,但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解除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六个月内再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通过设立关联用人单位,交替变换用人单位名称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连续计算,并计入连续订立劳动合同次数。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采取注销原单位、设立新单位的方式,将劳动者重新招用到新单位,且单位经营内容与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均没有实质性变化的,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连续计算,并计入连续订立劳动合同次数。

    第三十四条 劳动者具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三、四项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期限顺延的,不属于续订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具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三、四项规定的情形,因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条件,劳动者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履行期满后,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七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至双方实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兰泉拷问HR(十八)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条件如何确定?
    http://bbs.chinahrd.net/thread-834695-1-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护知识产权从小处做起

    作者:湖北大晟律师事务所孙斌律师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686号武汉世界贸易大厦27层
    兰泉微信号码:asd915021
    邮箱:13720175407@sina.cn
    兰泉人力资源咨询电话:13720175407
    兰泉博客:http://blog.sina.com.cn/sunlvshi2008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