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手机实名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邹瑜 ]——(2012-11-5) / 已阅21565次


    5 手机实名制在中国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5.1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受风险

    搜狐网对于手机实名制的调查表明,有63%的网友表示赞同手机实名,认为可以从根本上控制违法短信的发出。与此同时,有60%的网友对实行手机实名制后“服务商能不能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外泄”表示担忧。可见,手机用户并非不认同手机实名制,而是对实行手机实名制的效果表示怀疑,担心个人隐私遭到侵害。公众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虽然按照规定,用户的个人信息应由运营商予以保密,但在遍地开花的网点购买手机卡时,用户的信息却难以得到保密。另外,以运营商的经济人理性,难保其不会出卖用户信息以获取利益[13]。
    另外一项对社会公众对实名制看法的调查显示,44.9%的人赞成实行手机实名制,42.1%的人持反对意见(共有1911人参与)。其中,7.2%的人表示“为了对付短信犯罪,愿意牺牲个人隐私和通信自由” ,27.7%的受访者认为“不能因为治理垃圾短信而侵害我的个人隐私” ,32.3%的人认为“通过实名制解决垃圾短信问题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政府应该想一些更好的办法”。这项调查反映出了社会公众对实名制的看法[17]。

    5.2代理商排斥手机实名制

    对于移动通信公司原来以卖卡为辅助业务的社会代理点来说,预付费卡的实名制确实会带来很多的麻烦,而让他们跟移动公司的营业点一样每销售一张卡是登记用户的身份,而且因为政策的变化,代理点可能要承担用户的解释工作,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可以预测,手机实名制会遇到社会代理点的自然抵制,这是他们的利益问题。更甚的是,如果需要他们来承担不遵守规范带来的后果,那么更会大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社会销售渠道数量大大降低。对于移动通信来讲,这些社会渠道几年来为他们用户的快速膨胀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未来从扩大用户基数的角度出发,还是希望用这些社会渠道的[18]。

    5.3对于没有实名的用户的实名的压力

    对于已经放号的用户,手机实名制对于渠道的压力更大。一旦手机实名制得以实行,新用户必须经过个人信息的登记和核实才能入网,他们的实名情况可以得到保证。由于全国手机用户接近 4亿,其中 70%以上为预付费用户,他们在当初购买手机卡时,并没有进行身份登记,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同时,目前的手机用户都相当重视实效性和便利性,让他们在营业厅排队等候几个钟头,再加上相对繁琐的入网程序,必然会影响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手机实名制” 实施后现存的庞大不记名用户如何处理的问题,将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5.4假身份证的问题

    现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办假证的广告,那些动机不良的手机用户可能通过这些渠道办理假的身份证件,而且有的制作精良,足以以假乱真,蒙混过关。由于目前适合于我国的手机实名制还局限于以身份认证为基础,所以假身份证件的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影响实名制的效果和广大手机用户对实名制的信心。

    5.5终端实现实名制担风险

    手机实名制功能利用终端可以实现,并且这种方法在日本和美国都已经有了先例。比如,为了实行手机实名制,日本就投入了上亿美元进行终端方面的改进,主要是通过改变终端的一些软件来实现相关功能。但是通过终端实现这一功能的投人也是非常大的,在中国讨论手机实名制的可行性时,也曾有专家提出过用改进终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考虑到用户的成本比较大,并且又涉及到终端厂商和软件商等更多的环节,所以一般认为还是应该从运营商的系统人手来进行改造。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终端的改造涉及到向国外厂商交纳专利费用的问题,比如要向微软等国外的软件厂商交纳知识产权的费用。终端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一个弱项,要做这样一个高起点的改造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终端不实现则必然会使原本相对简单、方便的手机入网变得复杂:本来用户在路边的报亭或是一个小的移动业务代理点就可以买到手机卡,办理移动电话入网。一旦实行实名制后,用户需要带上个人的有效证件,到正规的移动业务营业厅去办理。 以前分流在各个渠道的客户都将重新回到营业厅,这会导致用户数量增多、等待服务和被服务的时间加长、场地喧闹拥挤等。用户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产生烦躁和抵触情绪,也严重影响公民的便利性[11]。

    6 手机实名制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1针对公民隐私权的问题

    对于公民担心的隐私权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解决目前我国隐私侵权问题的前提条件,如果无法可依那么又如何发挥法的指引和评价作用如何约束人们的行为?明确法律责任必然对一部分人产生威慑作用减少侵权的可能性,只有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隐私权保护不力的状态而不是在实施其他有效的社会管理措施时畏首畏尾,有了隐私权的立法就相当于给人们吃了定心丸,在实施手机实名制过程中产生的对于隐私侵权的担心自然不攻自破。
    其次,个人应增强法律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信息等隐私,比如在社会活动中涉及到填写个人资料等情况是要与对方约定惹人资料保密的内容,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是对相对方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为日后发生纠纷时,受侵害者主张权利提供了依据。
    另外,为了防止实行实名制带来的隐私权风险,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明确电信运营商及其代理人保密义务,尤其是对中间渠道商保密义务的规定,确立完善的个人信息查询机制,从查询主体查询范围信息利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监控查询过程,完善泄露个人信息的责任机制。这样才能真正遏制实名制带来的风险和弊端,提高人民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实行手机入网实名登记制度,可能会带来隐私侵权的风险,但这并非实施实名制的必然结果,信息时代的到来,是隐私危机的源头。我们要从立法层面完善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而不是因为害怕实名制的弊端而对它进行口诛笔伐,因噎废食是不明智的,在垃圾短信泛滥,利用预付费号码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的状况下,为了更大的社会利益,手机入网实名制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19]。
    6.2通信企业对于代理上的管理
    运营商对于渠道的考核,最关键的指标是放号量,这就刺激着渠道要不断增加放号量。这个时候,虽然手机实名之后的舆论压力很大,但是渠道商是唯利是图的,他们只关心如何完成考核指标。为解决代理商这种状况,移动运营商必须通过考核来约束和激励授权代理点,以使之承担社会责任。并且为使代理渠道更有动力,必须给予渠道一定的奖励措施,比如争取一个未实名的用户实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6.3对于未实名用户的措施

    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已经放号的未实名用户,首先,运营商不能采取惩罚型措施,只能是奖励型措施。比如,用户不实名登记就停机?这种惩罚型措施切不可行,一旦采用,便会造成用户的强烈不满,激起尖锐的矛盾,使企业公共关系出现危机,以墨西哥采取的强制措施后手机实名制遇阻为教训,而如果采用赠送通话时间、新业务免费使用、兑换奖品等激励措施,效果就不一样了。 同时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时间区别,越早来办理实名制的用户,奖励的力度越大,这种激励制度必定会给实名制的实行打开方便之门,但企业也不能忽略与实名制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公共关系管理。企业在给非实名制用户的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不能让实名制老用户感到吃亏,感到被冷落。对实名制老用户可以根据入网的时间长短,采取亲情回报的方式,给予不同等级的优惠激励政策,实名制老用户入网时间越长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另外,在严格的制度保证和合理的激励下,现存的社会渠道当然可以起到很好 “分流” 作用。同时,运营商可以提供“分地区小区上门” 的服务,来节省客户的宝贵时间[20]。

    6.4针对违法分子利用假身份证的问题

    对于运营商,首先,要利用电子政务便民服务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借鉴澳大利亚等国的经验,对于登记了的身份证建立身份证信息库,对身份证明作二次核实,每个身份证对应一个号码,用这种对号入座的方法对于辨认真假身份证有设备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加他们辨别假身份证的能力,这样对辨认真假身份证有第二重的保障。同时,也可以利用运营商利用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非常有针对性的 “证照识别系统”,利用客户面容的唯一性原理,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人多证和假证的问题[5]。

    6.5 终端实现实名制不可行的解决

    对于终端设备的问题可以借鉴现已在中国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中的身份证扫描辨识系统,运营商租用扫描仪对手机用户的身份证进行扫描,用以代替繁杂的各种软件系统的改变以及向微软等公司提供知识产权的专利费的问题也可解决。租用身份证扫描仪的成本也不高,对于上述专家们提出的成本问题即可以迎刃而解。而上述的终端所导致的手机实名制影响公民便利性的问题,移动运营商利用的身份证扫描辨识系统,可代替让用户在办理移动业务时需要填写一份复杂的个人资料,而运营商只需租用扫描仪来将大量的身份数据录入个人信息数据库可减少用户大量等待的时间。同时必须加强营业员的业务培训,使得前台营业员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加大营业厅基础设施建设。如此看来,手机实名制实施之后,用户在办理手机卡业务之时只需多等待几秒钟的扫描个人信息的时间[13]。
    7 结束语
    虽然手机实名制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但是总体来说,手机实名制是科学合理的,是目前解决垃圾短信最奏效的方法。但是它的成功施行还是必须依靠政府,运营商,移动用户各方面的努力,只有当手机实名制有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的保障,移动运营商在诚信方面以及在执行方面的支持以及移动通信客户对政府、运营商给予更多的信赖等各个层次的完善,人们心中无比期待的洁净的通信世界才能早日呈现在每个客户的面前。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