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论调审分离之调解模式构建

    [ 叶文炳 ]——(2003-6-22) / 已阅25449次

    间的关系的不同,各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大体可分为以下3种模式:一种是调审结合式,法
    院调解和审判可以动态转换、交互运行,以德国、中国为代表;一种是调审分立式, 把
    法院调解置于诉讼程序之前,作为独立的调解程序,以日本、台湾为代表;一种为调审分
    离式,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方式
    ,以美国为代表。基于前述调审结合模式的调解制度中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原
    则上应实行调审分离式的调解制度,在审判方式改革整体部署下,以庭前调解为重点,重
    构法院调解制度
    1、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调解主体
    在美国,为减轻诉讼负担,提高程序效益,兴起了“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简称ADR(Al
    ternative Disputel reslution),主要调解民事小额、简易诉讼。“附设在法院的调停
    ”是ADR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调停由双方从调停人员名册中各指定一名调停员,再选出
    一名中立的调停员组成调停委员会主持调解,调停人在听取双方主张,审查争议焦点及证
    据后,拟订调停方案,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案件即进入法庭审理,拒绝调停的当事人如
    果没有得到比调停更为有利的判决时,由他负责调停以后的对方当事人所支出的诉讼费用
    。美国这种调停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调解主体多样化和社会化,调解完全合意原则和恶
    意诉讼的惩治原则)。在中国调解主体又太过于单一,根据我国的实际应建立 以庭前调解
    法官或经授权有调解权的助审员和书记员为主,以庭审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为辅的调解主
    体格局。
    法院立审分离之后,立案庭的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应在立案庭设立调解组
    ,该调解组可由法官、助理法官和书记员组成,经授权的助理法官和书记员可以主持案件
    调解工作,当然作为审判主的法官并不是没有调解权,只是他们应当在规定条件下才能进
    行调解,否则将被视为违背自愿原则。
    从国际司法远作较成功经验上看,这样的确定也是可行的。调解主体也应当可以适当扩大
    ,以美国、台湾等国家为例,他们的调解主体十分广泛,诉讼前的纠纷可以由当事人单位
    的劳工组织进行调解,不同单位当事人则可以由存在于民间专门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
    果再调解不成可以诉讼到法院,法院本身就有专门诉讼调解机构,这个机构除了本身工作
    人员可以调解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律师或社会人士或行业里手来进行调解。在我国现阶段
    由于人案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有选择地确定具有调解能力的助理法官或
    书记员作为案件调解人,这完全是可行的,只是他们调解的案件必须经过审判人员审核。

    2、建立合理的调解流转模式
    在建立调解案件流转模式时,对案件要按必调和不必调分成两类:第一类,规定涉及人身
    权的离婚、抚育、探视、赡养、抚养等案件及涉及劳动者权利保护的案件,必须经过调;
    第二类,规定下例案件不必经过调解:(1)确认之诉的案件;(2)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3)适用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4)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5)企业法人破产还
    债程序案件;(6)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法院受理案件后,移交排期法官,由其进行繁简分流和启动庭前调解工作。由于立案庭调
    解法官不能参加庭审,可减少其对当事人的心理压力。调解组收到符合上述适用范围的案
    件后,如果是第一类案件则直接进入调解程序;对第二类案件依职权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
    进行调解,即赋予其调审自由选择权。如果经询问后双方均愿意进行调解的,则进入调解
    程序,如果有一方或双方都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的,则案件移交审判庭,进入审判程序。
    调解法官不对案件的事实进行认定,只整理案件争议焦点,就争点问题主持当事人进行协
    商。但可以就其些法律问题意见,供当事人考虑。调解一旦失败,在随后的审理过程中,
    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引用调解过程中的陈述作为请求、辨认和反诉之理由。案件进入审判
    程序,在法庭辨认结束之后,法官可以依职权询问当事人是否能够达成和解(即在审判程
    序中法官非规定事由不能依职权进行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经审查,和解协
    议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法官即按当事人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以调解结案。当事
    人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的,或和解协议违法经法官指出后,不能达成合法协议的,法官应当
    判决。
    3、调审原则上应实行分离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