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近代中国“党国体制”的发展与省思

    [ 熊利民 ]——(2011-1-24) / 已阅56464次

      [39]“中华民国宪法”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依据政协所产生的宪草,政治协商会议中共是参加的。1947年初,制宪国民大会甫结束,蒋介石派张治中赴延安见毛泽东,欲继续和谈,毛以废除中华民国宪法为条件。此后双方以武力相见,1949年1月14日,毛提八条件向国民党逼和,其中第二项即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可见一斑。见蒋匀田,《中国近代史转折点》(香港:友联出版社,1976),页152-153。
      [40]1930年代中共的黨政軍經驗,可參考田中仁,《1930年代中國政治史研究:中國共產黨の危機と再生》一書。1940年代中共延安经验可参考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41]引见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页68。
      [42]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2001修订版),册下,页1049;柯伟林指出,毛泽东的位置可说是人民共和国政权的“背脊”(backbone),认为没有人能忽略毛在中国的角色,即使毛死后几十年也难作客观评价,因为涉及国家合法性与毛纠缠不清。见William C. Kirby, “The Nationalist Regime and the Chinese Party-state, 1928-1958”, p.230.
      [43]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前引书,页378。
      [44]参见刘建华,《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页39-51。
      [45]吕芳上,〈寻求新的革命策略:国民党广州时期的发展,1917-19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22上,1993年6月,页297-324。
      [46]1952年蒋介石以“毋忘在莒”四字题石金门太武山,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为复兴基地,期勉不忘复国。1964年军队发动“毋忘在莒”运动,发扬战斗精神。50年代蒋介石的讲话中,颇多“复国”、“光复大陆”的话语,见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卷23-25。
      [47]1950至70年代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的政治分析,可参考:许介麟,《战后台湾史记》(台北:文英堂,1996);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北:联经,1998);张玉法,《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台北:东大,1999);Hung-mao Tien,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9);Steve Tsang, “Chiang Kai-shek and the Kuomingtang’s Policy to Reconquer the Chinese Mainland, 1949-1958”, in Tsang ed., In the Shadow of China: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Taiwan Since 1949 (London: Hurst & Co., 1993); Bruce 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Oxford:Claredon press,1997)。
      [48]参见吕芳上,〈从改革、革命到告别革命: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省思〉,收入孙康宜、吕芳上着,《变:新局面的创格》(台北:稻香出版社,2001),页27-73。
      [49]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党员投票率为71.51%,结果马英九(台北市长)获71.5%的支持,另一候选人王金平(立法院长)获27.32%的肯定。舆论界认为马英九将会角逐2008年的总统选举。参见2005年6月17日台北《联合报》、《中国时报》的报导。
      [50]参见Ernest P. Young, “Chin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asks for a New World”, in Merle Goldman and Andrew Gordon ed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pp.183-210.
      [51]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262-265.
      [52]〈陈果夫日记〉,1948年10月20日,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藏,影印本。
      [53]参见陈存恭,“中国国民党的体质与转型”,〈抗战史研究座谈会纪录〉,《近代中国》,期108,1995年8月,页216-227。
      [54]William C. Kirby, “The Nationalist Regime and the Chinese Party-state, 1928-1958”, p.236.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