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
    编号:30313
    书名: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
    作者:王锡锌著
    出版社:民主法制
    出版时间:2007年2月
    入库时间:2007-8-13
    定价:34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公众参与、行政过程和行政法治的模式变迁,个体,组织化利益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开放政府”的架构,公众参与和行政规则的制定过程,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的体制结构,参与、合意和协商性行政,技术理性的限度和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和政策绩效评估的模式。

    图书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公众参与、行政过程和行政法治的模式变迁
    一一现代行政法治的“公众参与模式”论纲
    一、民主理论与行政过程
    问题的提出
    民主理论对行政过程的要求
    公众参与和行政法治
    二、传统行政法的模式及其“合法化困境”
    传统行政法的“控权”理念和模式
    传统行政法的“合法化”框架及其理论基础
    行政法“传统模式”特征归纳
    行政法传统模式“合法化能力”的贫困
    三、自由裁量权与行政过程
    作为一种普遍事实的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与形式法治的困境
    行政法传统模式对自由裁量权问题的回应
    四、当代行政过程的“政治特性”
    行政:执行还是管理?
    行政过程转化为“政治过程”的主要原因
    行政作为“政治过程”的表现
    行政法传统模式的“合法化危机”
    五、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的“自我合法化”
    政治过程与“多元主义”的合法化模式
    行政法的“利益代表模式”
    ‘‘公众参与模式”和行政过程的“自我合法化”
    六、公众参与和当代中国的行政法治
    行政法的解释框架及其问题
    呼唤面向真实世界的行政法学
    七、法治政府建设和公众参与的使命
    当代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背景
    公众参与的社会功能
    “双轨制”:公众参与作为法治建设的推动力
    走向“富有意义的”公众参与
    第二章 个体,组织化利益和公众参与
    一、引言:个人、组织和参与
    个体化参与的障碍
    公民参与和公众参与
    二、组织化对公众参与过程的影响
    参与的失衡和行政过程中的“管制俘获”
    分散利益的组织化和公众的参与能力
    三、利益组织化作为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
    组织化、公众参与和治理
    “大众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
    四、利益组织化和中国社会:现状和前景
    约织化。的本土语境
    中国社会利益组织化的现状:类型化和个案的观察
    中国社会利益组织化的总结与建议
    第三章 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开放政府”的架构
    一、引言:信息作为有效公众参与的前提
    信息对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
    开放政府的双重维度: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二、公众参与背景中的政府信息开放:一个理论解读框架
    为什么要开放政府信息?一个简要的理论解读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态势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实践的发展
    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
    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一个简要描述和评估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描述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基本态势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机制及其问题
    五、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践观察和效果评估
    政府信息公开主要环节的制度实践
    信息公开实践的效果分析
    六、信息、参与和“开放政府”的建设
    “开放政府”的双重维度
    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走向“开放政府”
    第四章 公众参与和行政规则的制定过程
    一一规则制定的正当性、理性和知识运用
    一、行政规则及其合法性问题
    大众治理还是精英统治?
    正当化和理性化的两难
    二、公众参与模型:通过正当化的合理性?
    公众参与模型的提出
    公众参与和知识运用
    三、专家理性模式:通过理性的正当化?
    专家理性模型的结构及知识运用
    专家理性模式和公众参与
    四、公众参与的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
    决策模式与公众参与的程度
    公共性、决策质量和公众参与
    五、在公众和专家之间:一个现实行政情境中的对照
    公众和专家:角色及其知识
    规则制定模型的应用分析
    公众与专家:潜在的冲突及其协调
    六、知识论视角的应用:以中国行政规则制定程序为例
    公众参与和专家理性的双重缺位
    程序的制约:改进行政规则制定的思路
    七、结论:知识运用和规则正当化的路径
    第五章 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的体制结构
    一、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兴起及其问题
    公共决策和公众参与方式
    决策体制结构和参与的有效空间
    二、价格听证的游戏:功能、参与者和游戏规则
    对价格听证制度功能的解读
    参与者角色和游戏规则
    三、从价格决策体制看价格听证实践:一个成功的失败?
    游戏规则和利益竞争
    决策体制与参与的非均衡性
    四、反思公共决策的体制结构
    “名”与“实”之间的距离
    体制改造与“公众充权”
    五、公众、专家和政府角色再认识:重构公共决策
    体制结构的尝试
    参与者及其角色的再解读
    协商行政和公共决策的模式改造
    第六章 参与、合意和协商性行政
    一一行政决定过程中的参与和协商
    一、行政决定行为:概念界定与功能解释
    行政决定作为政策形成的一种过程
    合意、治理和协商行政
    二、行政过程中的ADR:问题的提出
    三、ADR在行政过程中的适用:对美国实践的介绍和评估
    立法背景及理由
    制度实践及评估
    四、法治、公共利益与合意:ADR适用于行政过程的
    可能性与妥当性
    规則的统治还是基于合意的治理?
    公权力与私权利:合意可能吗?
    合意及其潜在问题
    五、ADR与中国行政程序改革
    六、公众参与和“协商式行政”理念之提倡
    第七章 技术理性的限度和公众参与
    一一探寻公共行政过程中专家咨询制度的
    一个分析框架
    一、行政过程中的专家身影及其角色
    二、公共决策中专家角色解读
    理性强化与专家角色 ,
    理性局限与专家“角色限度”
    三、中立、乎衡、有限:美国专家咨询制度评述
    立法与实践的简要观察
    比较观察与问题反思
    四、角色控制与“充权”:探求中国专家咨询制度框架的尝试
    角色控制的中心问题
    角色重构的路径
    专家理性和理性的专家
    第八章 公众参与和政策绩效评估的模式
    一一探寻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一个分析框架
    一、公众参与和政府绩效评价的模式
    二、对目前中国绩效评价活动的整体观察
    三、参与式绩效评价活动的目标期待与功能障碍
    政府声称的动机与预期目标
    制度实践的机制及其功能障碍:个案考察的视角
    公众参与和绩效评估
    四、绩效评价的专家理性模式:一个比较观察
    模式描述
    模式要素归纳
    五、公众参与还是技术理性?对政府绩效评价
    两种模式的评估
    两种比较模型的构建
    模型比较的基础:知识论视角重达
    面对理性不足和公共性沦喪的困境
    六、复合型绩效评价模型:超越理性不足或公共性
    沦丧困境的尝试
    第九章 个案解读:通过公众参与超越执法困境
    一、公众参与、规则表达和规则实践
    公众参与和规则的命运
    “执法困境”问题的提出
    二、执法困境的个案描述和展开
    三、执法困境和规则制定过程
    四、为什么禁而不止?执法过程中的行动者及其策略
    五、公众参与和超越困境的可能性方案
    六、结论:分析框架及其意义
    本书共有378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