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行政诉讼法(第2版)
    编号:29145
    书名:行政诉讼法(第2版)
    作者:姜明安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7年3月
    入库时间:2007-5-16
    定价:4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第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本书第一版出版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其
    他大量的司法解释、批复,修改或补充本书原版中的有关内容;
    第二,根据《国家赔偿法》和有关司法解释,重写“行政赔偿诉讼”一章,因为笔者撰写本
    书原版时,《国家赔偿法》尚未正式制定,相应司法解释更未出台;
    第三,根据这十多年来的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大量行政诉讼案件实例,研究我国行政诉讼实
    践中出现的各种法律或与法律有关的问题,并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若干拙见;
    第四,借鉴和参考学界近年来行政诉讼法研究的前沿成果,对原版中一些过时的,乃至“错
    误和不妥”的理论观点加以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正和更新。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学的地位/2
    第三节 学习行政诉讼法学的方法/5
    第二章 外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两种主要模式/11
    第一节 欧洲大陆模式的行政诉讼制度/11
    一、法国行政法院的建立、发展与改革/12
    二、法国行政法院的组织与法官/14
    三、法国行政诉讼的种类与审查标准/16
    四、法国行政诉讼的程序/20
    第二节 英美模式的行政诉讼制度/23
    一、美国行政诉讼的概念/24
    二、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5
    三、美国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主要标准/29
    四、英美行政诉讼的特点/32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35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晚的原因/35
    一、经济原因/35
    二、政治原因/37
    三、国民观念上的原因/39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产生的过程/41
    一、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1978—1982年)/41
    二、第二阶段:司法试验阶段(1982—1986年)/44
    三、第三阶段:《行政诉讼法》立法研究和起草试拟稿阶段
    (1986—1988年)/45
    四、第四阶段:《行政诉讼法》正式起草至正式实施阶段。
    (1988—1990年)/47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立法过程中争论的若干问题/50
    一、立法目的/51
    二、调整范围/52
    三、基本模式/54
    四、受案范围/55
    五、原告资格/57
    六、审理依据/58
    七、司法审查/59
    八、复议前置/60
    九、举证责任/61
    十、司法变更/62
    十一、公开审判/63
    十二、调解/63
    十三、检察监督/64
    十四、执行/65
    第四章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理论基础/68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68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性质/72
    一、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制度/73
    二、行政诉讼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行政法制监督制度/74
    三、行政诉讼是对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行政相对人进行救济的
    行政法律救济制度/76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理论基础/78
    一、在中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必要性/78
    二、在中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必然性/81
    三、在中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可能性/84
    第五章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87
    第一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87
    第二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89
    一、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90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91
    三、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93
    四、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95
    五、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98
    六、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99
    七、辩论原则/99
    八、检察监督原则/100
    第三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宗旨/101
    一、公正/101
    二、准确/102
    三、平等/103
    四、效率/103
    第六章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105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105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110
    一、人民法院/111
    二、原告/115
    三、被告/121
    四、第三人/126
    五、诉讼代理人/130
    六、行政诉讼参与人/132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132
    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132
    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消灭/135
    第七章 行政诉讼的范围与管辖/137
    第一节 行政诉讼范围概述/137
    一、《行政诉讼法》专章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原因和意义/137
    二、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主要依据和标准/140
    三、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方法/144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46
    一、行政诉讼受案基本标准/146
    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具体受案范围(肯定性范围)/150
    三、《行政诉讼法》排除受案的范围(否定性范围)/161
    四、《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确定的受案范围/、68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173
    一、行政诉讼管辖概述/173
    二、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174
    三、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175
    四、避免管辖冲突的规则/178
    第八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181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征/181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181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183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证据提供规则/184
    一、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184
    二、行政诉讼证据提供规则/188
    第三节 行政诉讼调取和保全证据规则/192
    一、行政诉讼调取证据规则/192
    二、行政诉讼保全证据规则/196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规则/197
    第五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规则/201
    第九章行政诉讼的程序/208
    第一节 行政诉讼程序概述/208
    一、行政诉讼程序的概念/208
    二、行政诉讼程序的特征/209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214
    一、起诉条件/214
    二、起诉时效/217
    三、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受理与审查/219
    第三节 第一审程序/221
    一、一审形式/221
    二、一审步骤/222
    三、一审程序中要处理的有关问题/223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228
    一、二审形式/228
    二、二审步骤/229
    三、二审程序中要处理的有关问题/230
    第五节 再审程序/231
    一、再审条件/231
    二、再审程序/232
    第六节 执行程序/234
    一、执行条件与执行管辖/234
    二、执行措施/237
    三、执行程序中应遵循的有关规则/238
    四、执行中止与执行终结/239
    第十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242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概述/242
    一、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的概念/242
    二、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的特点/242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适用/245
    一、行政诉讼可适用民事诉讼法规范和其他特别法规范的原因/245
    二、行政诉讼可适用的民事诉讼法规范/247
    三、行政诉讼可适用的行政管理法规范/249
    第三节 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适用/250
    一、行政诉讼对法律、法规依据的适用/250
    二、行政诉讼的“参照”规章/252
    三、行政诉讼中作为司法审查标准的法律规范适用的种类/254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冲突及其选择适用规则/255
    一、行政诉讼中选择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提出/255
    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冲突的情形/256
    三、法律规范选择适用规则/257
    四、对违法法律依据的处理途径/259
    第五节 关于行政法适用的若干理论问题/261
    一、法的适用与适用的法/262
    二、立法与适用法/264
    三、执法与依法/266
    四、司法与司法审查/267
    五、适用法与解释法/269
    六、执法者与法官/270
    七、行政自由裁量与司法自由裁量/271
    八、适用法与控权/274
    九、适用法与执行政策/276
    十、适用法与法治/278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和决定/281
    第一节 行政判决的概念与种类/281
    一、行政诉讼裁判概述/281
    二、行政判决的概念/282
    三、行政判决的种类/283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285
    一、维持判决/285
    二、撤销判决/289
    三、履行判决/299
    四、变更判决/301
    五、驳回诉讼请求判决/304
    六、确认判决/305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二审判决(终审判决)/306
    一、二审判决(终审判决)概述/306
    二、维持原判/307
    三、改判/309
    四、撤销原判、发回重审/310
    第四节 行政诉讼过程中的裁定和决定/312
    一、裁定和决定概述/312
    二、裁定/313
    三、决定/316
    第十二章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320
    第一节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概述/320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320
    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根据/321
    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根据/323
    四、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324
    第二节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325
    第三节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327
    第十三章 行政赔偿与行政赔偿诉讼/331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诉讼概述/331
    一、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与性质/331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特征/332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赔偿责任构成要件/333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333
    二、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335
    第三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和赔偿请求人/345
    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345
    二、行政赔偿请求人/349
    第四节 行政赔偿的范围/349
    一、行政赔偿范围概述/349
    二、对行政相对人人身权侵犯的赔偿/350
    三、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损害的赔偿/353
    四、行政赔偿的免责范围/355
    第五节 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356
    一、行政赔偿的方式/356
    二、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358
    第六节 行政赔偿的程序/360
    一、行政赔偿请求的时效/360
    二、申请行政赔偿的程序/361
    三、行政赔偿经费来源/363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367
    附录二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草案)》的说明/380
    附录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387
    附录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409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425
    附录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435
    附录七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2006)和最高人民
    检察院公报(1989--2006)登载的案例/442

    本书共有448页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