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犯罪构成原理(刑事法学专题研究书系)
    编号:24906
    书名:犯罪构成原理(刑事法学专题研究书系)
    作者:童伟华
    出版社:知识产权
    出版时间:2006年5月
    入库时间:2006-7-18
    定价:2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犯罪构成理论概览 (1)
    第一节外国犯罪构成理论及其共性 (1)
    一、外国犯罪构成理论简说 (1)
    二、外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共性 (9)
    第二节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由来及其特点 (12)
    一、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 (12)
    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14)
    第二章 犯罪构成要件及其要素 (17)
    第一节犯罪构成要件的确立 (17)
    一、犯罪构成要件组合的不同观点 (17)
    二、确立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立场 (19)
    第二节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21)
    一、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含义 (21)
    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22)
    第三章犯罪构成要件的序位 (26)
    第一节犯罪构成要件序位简说 (26)
    一、各种不同观点简说 (26)
    二、犯罪构成要件序位与刑法的基本立场 (33)
    第二节犯罪构成要件序位之确立 (38)
    一、犯罪构成要件序位确立之基本理念 (38)
    二、定罪与犯罪构成要件序位的确立 (41)
    三、本书的犯罪构成要件序位 (43)
    第三节犯罪构成要件序位重构的意义 (47)
    一、对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 (47)
    二、犯罪构成要件序位重构与犯罪论体系的更新 (49)
    第四章犯罪构成客观要件 (56)
    第一节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概述 (56)
    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特性 (56)
    二、犯罪构成客观要件要素 (57)
    第二节实行行为 。 (58)
    一、刑法中的行为简说 (58)
    二、实行行为含义解析 (62)
    三、实行行为的类型 (63)
    第三节行为对象 (74)
    一、行为对象的含义 (74)
    二、行为对象与法益的关系 (76)
    三、行为对象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归属 (79)
    第四节构成要件结果 (80)
    一、构成要件结果的含义 (80)
    二、构成要件结果的特征 (81)
    三、构成要件结果的种类 (83)
    四、构成要件结果的作用 (84)
    第五节 因果关系 (85)
    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 (85)
    二、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意义 (87)
    三、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理论 (88)
    四、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105)
    第六节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其他要素(108)
    一、作为客观要件要素的行为时间(109)
    二、作为客观要件要素的行为地点(110)
    第五章犯罪构成客体要件(111)
    第一节犯罪客体的含义(111)
    一、犯罪客体含义之演进(111)
    二、犯罪客体含义之确定(114)
    三、犯罪客体的本质(117)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机能(118)
    一、犯罪客体具有规范评价功能 (118)
    二、犯罪客体具有出罪或人权保障机能(123)
    第三节犯罪客体的类型(125)
    一、本书分类的标准(125)
    二、犯罪客体的类型之一:权利侵害(127)
    三、犯罪客体类型之二:权力侵害(128)
    四、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客体类型(132)
    第四节排除犯罪客体事由(139)
    一、正当防卫 (139)
    二、紧急避险(157)
    三、其他排除犯罪客体事由(164)
    第六章犯罪构成主体要件(176)
    第一节犯罪构成主体要件概说(176)
    一、犯罪构成主体要件的概念(176)
    二、犯罪构成主体要件的意义(177)
    三、犯罪构成主体要件要素(177)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178)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78)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179)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180)
    四、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关系(182)
    第三节刑事责任能力的构成要素(182)
    一、刑事责任年龄(183)
    二、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186)
    三、生理缺陷与刑事责任能力(190)
    四、醉酒与刑事责任能力(191)
    第四节犯罪构成要件身份(195)
    一、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概述(195)
    二、构成要件身份的类型(198)
    第五节单位犯罪主体要件(200)
    一、单位犯罪概述(200)
    二、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202)
    三、一般单位犯罪主体要件要素(205)
    四、特殊单位犯罪主体要件要素(207)
    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208)
    第七章犯罪构成主观要件(209)
    第一节犯罪构成主观要件概述(209)
    一、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概念和特征(209)
    二、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意义 (210)
    三、犯罪构成主观要件要素(211)
    第二节犯罪故意(212)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212)
    二、犯罪故意的成立要素(212)
    三、犯罪故意的种类(219)
    第三节犯罪过失(224)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224)
    二、犯罪过失的成立要素(225)
    三、犯罪过失的其他种类(232)
    第四节超过客观要件的主观要素(235)
    一、犯罪目的(235)
    二、倾向犯的内心倾向(239)
    三、表现犯的内心状态(240)
    第五节认识错误(241)
    一、认识错误概述(241)
    二、事实的错误(241)
    三、法律的错误(248)
    第六节期待可能性(249)
    一、期待可能性概述 (249)
    二、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251)
    三、期待可能性在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中的地位(252)
    四、期待可能性的认定(254)
    第七节排除犯罪性的主观事由(255)
    一、不能抗拒的事件(255)
    二、意外事件(256)
    第八章 修正的犯罪构成之一:未完成犯罪形态(258)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258)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犯罪阶段(258)
    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具体罪过形式(259)
    三、未完成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260)
    第二节预备犯(262)
    一、预备犯的概念(262)
    二、预备犯的成立条件(264)
    三、预备犯的处罚(265)
    第三节未遂犯(266)
    一、未遂犯的概念(266)
    二、未遂犯的成立条件(267)
    三、未遂犯的种类 (272)
    四、可罚的不能犯与不可罚的不能犯(274)
    五、未遂犯的处罚(280)
    第四节中止犯(281)
    一、中止犯的概念(281)
    二、中止犯的成立条件(281)
    三、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侵害行为的定性(287)
    四、中止犯的处罚(291)
    第九章修正的犯罪构成之--:共同犯罪(292)
    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292)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种类(292)
    二、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294)
    三、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298)
    四、共同犯罪人之间关系属性(301)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303)
    一、简单共同犯罪(303)
    二、复杂共同犯罪(308)
    三、一般共同犯罪(309)
    四、特殊共同犯罪(309)
    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312)
    一、共同犯罪人分类概述(312)
    二、以分工为标准进行的分类(313)
    三、以作用为标准进行的分类(333)
    第四节共犯中的其他问题(339)
    一、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339)
    二、共犯与身份(340)
    三、共犯中的未遂与中止问题(347)
    参考文献(351)
    后记 (359)
    共360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