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13214
- 书名:打胜官司的诀窃与技巧(最新实用法律咨询丛书)
- 作者:蔡菁
- 出版社:群众
- 出版时间:2004年1月
- 入库时间:2003-12-27
- 定价:25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诉讼的艺术——打官司诀窍与技巧…………………(1)
传说中能决狱断讼的独角神兽已经荡然无存。已无
了踪迹,但是,以打官司诀窍与技巧来揭示诉讼的是非
曲直、公正执法却是现实。
1.打官司诀窍与技巧的概念………………………………(2)
2.打官司诀窍与技巧研究的对象…………………………(15)
3.打官司诀窍与技巧同相邻学科的关系…………………(18)
第二章打官司诀窍与技巧的准则…………………………(24)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打官司诀窍与技巧
也不能例外,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打官司诀窍与技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准则………………………………………………………(25)
2.打官司诀窍与技巧以维护法律的正确适用和维护
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准则…………………………………(28)
3.打官司诀窍与技巧以遵守“时效”的准则……………(30)
第三章打官司诀窍技巧技法………………………………(38)
打官司需要借助多方面的诀窍与技巧艺术,虽然在
打官司过程中,这些诀窍与技巧艺术并不出头露面,但
它们却是一股股神秘而伟大的力量,人们都会感到它们
存在的价值,一种悄无声息地存在着的价值。
1.正本清源法………………………………………………(39)
打官司中,控辩双方都要围绕着自己提出的论题
和论点直接进行考证和论证,来反驳对方提出的与自
己又不能接受的论题和论点,这就要正本清源,从根
源上整理、改革。
2.情理感动法………………………………………………(48)
诸葛亮说: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打官司中舌战也莫如此,就
是要通过论辩中情理态势打动听众的心理,尤其打动
审判员的心理。
3.虚实结合法………………………………………………(56)
《孙子·虚实》日:“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
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种技法运用得好,便
可以收到“话有尽而意无穷”的技巧效果。
4.釜底抽薪法………………………………………………(61)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
入手,而不是只抓些枝尾末梢。
5.求异思维法………………………………………………(68)
善于求异创新,出别人想象不到的点子,出其不
意地打击,举世惊奇。
6.感慨生情法………………………………………………(74)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发情感,引起共鸣,增强
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预期效果。
7.宏观效应法………………………………………………(81)
足立制高点,眼观大局势,驾驭主矛盾,控揽全
局面.抓住主要矛盾慧眼识珠,见微知著的本领。
8.欲擒故纵法………………………………………………(89)
《老子》日:“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打官司
中,先假设承认对方的论题是正确的、合法的,而后
话锋一转,由此引出荒谬的结论,直捣对方的要害之
处,从而推翻对方论题,使对方被反驳得哑口无言,
丧失招架之功。
9.切中要害法………………………………………………(96)
抓住侵权或者犯罪是否构成、轻重等关键问题进
行打官司。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
就切中了要害。
10.随机应变法……………………………………………(105)
打官司,对立双方披甲上阵,各种“潜流”都在
涌动,双方阵势此起彼伏,打官司的参与者必须审时
度势,把握方向,随着案情和情势的变化,灵活机
动,果断地应付各种变化,有利于己方。
11.针锋相对法……………………………………………(110)
《辞海》上讲:是指针尖和针尖互相对着的比喻。
锋,尖锐的部分。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
论点或行动进行相应的回击。
12.先发制人法……………………………………………(115)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9月。项
羽对他的叔父项梁说:“现在秦朝气数已尽,长江北
岸已经揭竿而起,我听说,‘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
制。”’《汉书·项籍传》载: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
人。”
13.后发制人法……………………………………………(120)
《荀子·议兵》上说:“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
之要术也。”有矛,必有盾,舌战中,如果对方一旦
先发制人,切勿匆忙表态,要有后发制人的理智。
14.字斟句酌法………………一…………………………(127)
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是固然是
皮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色彩斑斓的“毛”,皮也失去
那引人注目的魅力。语言是打官司的工具,没有语言
作工具,控辩双方将一筹莫展。
15.顺手牵羊法……………………………………………(135)
“顺”是相对的,不顺才是绝对的。只有高手才
能就“顺”而顺;否则,即使是“顺”,也看不出来
“顺”。甚至变“顺”为“逆”。
16.迂回包抄法……………………………………………(141)
走直路不通,如果硬走,反而碰壁,欲速则不
迭.另辟蹊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7.察疑究原法……………………………………………(148)
古人日:“纤维皆审谓之察。”善于识可疑,察反
常,开动脑筋,引申综合,往往能打赢官司。
18.勾推察微法……………………………………………(154)
兼听则明,去伪存真,保证了认识案件来龙去脉
的真实性。我们不妨把法庭打官司之前称之为外围作
战,即做准备,准备充分了,再去法庭打官司,展开
法庭辩论,自然会快刀斩乱麻——干净利索。
19.现场观察法……………………………………………(16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法学
名家认为,深入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凭借自己的目击
与发现,掌握到一条案件的关键证据,就决定了打官
司的胜败。
20.共点式媒法规……………………………………………(167)
要获得真正的证人证言,也要巧用共同点作为媒
介,跳过交际障碍,打开知情人的“话匣子”。
21.见缝插针法……………………………………………(175)
其要诀在于打官司区区小事对已有利的机缘中,
抓住那些看起来不起眼但又影响定罪科刑的缝隙,进
行插针,借着它充分发挥,使案件得到正确的认定和
判决。
22.激将试探法……………………………………………(180)
俗话说:“派将不如激将”。按照辞书上解释,就
是用反面的话激动别人,使他决心去干,或者讲出心
里话的手段。
23.幽默诙谐法……………………………………………(186)
可以制造有利的论辩氛围,给对方施加压力,也
可以给人一种诙谐风趣、轻松愉快的情趣,使对方在
忍俊不禁之中消除对抗情绪,使己方摆脱受窘的困
境。
24.复原调查法……………………………………………(192)
在调查知情人的时候,不满足于他们作一般介
绍,而是要求知情者把目击事物时的五官感受“复
原”出来,变成打官司参与者的现场感。成为充分的
证据材料。
25.画龙点睛法……………………………………………(197)
突破其中关键性的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性
质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起到平中见奇,令人信服的
效果。
26.彩线穿珠法……………………………………………(203)
用穿珠主题之线,把案件中的零散片断、事实、
证据、定罪、量刑等方面穿起来,达到彼此联系紧
密,有条不紊。
27.移步换形法……………………………………………(210)
案件就像芭蕉的茎一样,层层地卷曲着,不露真
面目,打官司者的对策应该是移步换形,一步一步,
一层一层地展露自己的意向,逐渐揭露出案件的真相
来。
28.对比明辨法……………………………………………(218)
客观事物是充满矛盾和差异的,打官司更是如
此。怎样才能揭示矛盾,找出差异,充分认识事物的
本质?俗话讲: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
货比货。不上高山,不显平原。
29.叙议结合法……………………………………………(224)
以叙述为基础,间或地穿插议论,从而使叙述不
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时,而用议论来表达。
30.白描陈述法……………………………………………(232)
借用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犹如李白诗中所
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陈述案件
质朴实在,简练传神。
31.工笔描绘法……………………………………………(237)
对要陈述的对象进行刻画,把要反映的对象的形
状、颜色、体态,性质、声音和规模等形貌特点淋漓
尽致摹画,传达给受听者,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闻
其声的最佳效果。
32.细节描写法……………………………………………(245)
有力的揭示细节,是增强己方陈述事实的真实性
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难怪有专家说:“没有关
键性细节事实的揭示难赢官司。揭示案件关键性的一
个细节往往能扭转乾坤,打赢官司。”
33.事例论证法……………………………………………(251)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材料做论据来论
证观点,是打官司写作和论辩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说:“据事以取义,援古
以证今”,引用过去的是为了“证今”。
34.分析论证法……………………………………………(257)
分析要借助于证人证言,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
的方法,要“义贵圆通”。通过对事理的分析,揭示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将观
点建立在不可动摇的基础上,打赢官司。
35.顺序说明法……………………………………………(261)
按照揭示案件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或人们认
识过程的推进等的条理,以某种先后顺序来说明揭示
案件对象的方法。
36.扩展解释法……………………………………………(267)
有些法律学者强调:“解释,解释,解释!不要
让受听者去猜。”作为打官司的法律文书和法庭辩论
写作上的一条重要要求。
37.巧用数字法……………………………………………(271)
数据代表着无可辩驳的事实,它反映事物“质”
的内涵。这种魅力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威信效应,使
人对它坚信不疑,乃至趋同,这便是“数据王牌”的
价值所在。
38.坦言直辩法……………………………………………(277)
坦言直辩,开门见山,积极进攻,抢占“制高
点”,直击对方要害,就能居高临下,控制打官司的
主动权,把“凯旋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
中。
39.能言巧辩法……………………………………………(283)
哲人刘勰说过:“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
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讲的是辩论的重要。
言语的重要。言语妙天下,一语定乾坤。能言巧辩,
为打官司插上翱翔的翅膀。
40.立宗强攻法……………………………………………(291)
打官司是一场认识论的搏击,也是一场法与权、
法与情的搏击,有时还要排除密密层层的阻扰圈,因
此,立宗强攻,立根顽辩,奋力拼搏,是必不可少
的。
偏o
52.单刀直入法……………………………………………(377)
在打官司舌战中,采用单刀直入法的谋略,是指
针对性直截了当地毫不隐瞒表明自己的观点,从而达
到说服对手的目的。
53.围魏救赵法…………………………………………(387)
是“攻其所必救”,不一定直接与其交锋。所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要救蝉,就要攻击螳螂
必救之处。在打官司中,也常用此法,打胜官司。
54.剥笋见心法……………………………………………(394)
当我们开门见山地直接触及打官司论题本质难以
战胜对方时,可以采取步步进逼,剥笋见心。攻,要
层层递进;驳,要层层反驳,张张揭掉。
55.逻辑推理法……………………………………………(402)
在打官司中,运用逻辑的力量能由个别的道理推
导出一般的道理,对于某一事物,不仅可以使人知其
然。而且也可以使人知其所以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
56.以道破道法……………………………………………(407)
在法庭上,有的打官司参与者出于不正当的动机
和目的,求胜不求理,进行诡辩、哄辩、狡辩。对策
的办法是:以道破道,以正道战胜歪门邪道。
57.反驳论证法……………………………………………(413)
反驳论证,是反驳论证方式错误或证明论题与论
据之间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一种辩驳方法。论证是用
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某一判定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
思维过程。
58.巧借东风法……………………………………………(423)
出自名垂千古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
火烧曹营,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典故。打官司“巧借
东风”,犹如其他打官司诀窍和技巧,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为参与人在打官司活动中插上有力的翅膀。
59.反客为主法……………………………………………(434)
通俗地讲就是由客体变成主体。在斗争场合,凡
是能支配人的是主体,受人支配的是客体。从被动争
取到主动,就是“反客为主”。
60.偷梁换柱法……………………………………………(444)
在打官司过程中,利用偷梁换柱计谋,变对方的
“梁柱”为我方的“梁柱”,将对方有利的证据,变成
我方有利的证据,变换情势,从而取得打官司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