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操作(下)

    [ 王瑜 ]——(2007-9-5) / 已阅26597次

    (二)事中,将侵权赶出展会
    事中就是指展会过程中,展会过程中发现侵权,主要是取证、投诉等,具体操作上面介绍过。
    (三)事后,将维权进行到底
    展会的时间短暂一般只有几天,侵权案件一般不能在几天之内就全部解决完毕。而且侵权案件包括赔偿、对侵权产品的处理等并不能在展会期间得到的解决。那么展会完毕后还要继续进行维权,继续对侵权企业进行起诉要求赔偿。相对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人,国外的公司更注重侵权跟踪和展会后采取相应的法律行为。
    五、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新形式
    (一)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在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行业协会在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单个企业与侵权者进行斗争,不如以行业协会为组织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对付侵权者。
    1.发挥行业协会保护知识产权的自律组织作用。目前,有些地区的行业协会已经组织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以此对行业内部的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并进行监督检查。
    2.发挥行业协会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作用。知识产权侵权大多数发生的行业内部,行业协会本身可以作为裁判者对行业内容的侵权行为进行调解和裁判。我国正在试行行业内部仲裁机制,将一些发生在行业内部,争议不大的纠纷直接由行业协会处理。
    3.发挥行业协会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和争端中的作用。
    我国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常常是行业性的集体事件,行业协会出面更有利。如,行业协会在DVD、彩电、温州的打火机事件的解决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协会可以建立与主管部门的沟通机制,取得主管部门的指导,增加专家参与程度,提高协会的水平。企业需要借助于行业协会集中表达意见,政府通过协会转达政策信息。
    (二)共同行动,团结就是力量
    国外参展商组成联盟保护知识产权,从2003年秋季广交会开始,西方七大机电技术开发商结成专利保护联盟进驻广交会,专事进行侵权调查,在当届广交会上,他们发现10家涉嫌侵权企业。在深圳举办的国际礼品展上,众多深圳企业组建的深圳工艺礼品知识产权维权委员会,打响了集体维权第一枪,最后13家参展企业被依法处理。参与的企业誓将维权到底。除了要求参展的仿冒产品下架,封存有关资料外,对特别恶劣的侵权行为还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还会与一些仿制企业较聚集的地区的当地政府部门交涉。引起当地部门的重视。
    (三)降低费用,聘请专业机构
    知识产权是非常专业的东西,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单位来做。而聘请专业的律师来处理费用非常比较高。如果由协会统一聘请律师,那么费用对每个企业来说就显得很低了。深圳工艺礼品知识产权维权委员会几乎所有礼品企业是下定了决心,筹集了一大笔资金。
    第五部分 国外参展如何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首要问题之一,国内企业去国外参展时应从以下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充分准备,避免纠纷
    (一)咨询先行
    为了避免在国际展会上遇到知识产权纠纷,中国企业非常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参展国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在参展前进行必要的法律咨询。展览公司应当有义务提供必要咨询服务,参展商还可以向参展国的法律咨询机构咨询,参展商还可以利用利用互联网进行检索,了解参展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法的执法机构和执法程序,尽可能降低知识产权纠纷,减少损失。
    (二)证件齐备
    赴国外参展时,一定要带好企业营业执照、产品的有关书面材料、产品专利证书、商标证书等文件。如果展品在以前发生过产权纠纷而被法院或权威机构证实没有产生侵权行为的相关证明,务必携带,如果再次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这些文件就可以帮上很大的忙。
    二、直面指控,积极应诉
    (一)积极应对
    不少国内公司在国外参展时受到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时,对于指控不予理会,有的撤掉展品溜之大吉,或者采取“鸵鸟政策”,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奉劝企业界的老总们“绝对不要抱着‘饿死不讨饭,冤死不打官司’的陈腐观念,要敢于去打官司……”。在某国际展会开展第一天,圣戈班(德国)公司就我国参展商安泰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压花玻璃侵权纠纷,拍照取证,并向安泰公司提出立即撤下侵权展品,中止参展,并收取补偿金等诉求。面对此突发事件,我国参展企业在协会的帮助下积极、果断应对,较好地解决了纠纷,使该公司顺利全程参展。
    (二)冷静处理
    在大型的国际展会上,国外企业如果发现知识产权侵权,一般有两种做法:由律师出具警告信或者由法院发出临时禁令。律师出具的警告信内容包括对具体侵权行为的描述,要求对方限期停止侵权的声明,惩罚条款等。同时,常常附律师费用帐单。中国展商如果接到此类警告信,首先要做两点判断,第一,是否存在展品侵权;第二,标的值定得是否过高,如果认为警告有理,标的值合适,可以签署警告信。被执行临时禁令的企业可以立刻委托律师前往法院,提出异议。对没收的侵权展品要求开具清单,并查看是否与被侵权展品吻合,以便作为今后提出诉讼的依据。
    (三)避免冲突
    2000年德国科隆五金展期间,参展中国企业与当地警察发生严重冲突,起因就源于一家中国企业的样本图片侵权。如果我们没有因为侵权而被处罚,却因为与警察发生冲突被抓,就非常不值当了,所以尽量避免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避免人员被拘留。
    三、积极寻求,圆满解决
    (一)聘请当地律师代理
    国外的法律与国内不同,而且国外比国内更注重法律,需要必须要懂得国外法律的专业人士来处理。本所在德国慕尼黑有家合作律师事务所,该所主要做中国业务,慕尼黑一开展会该所就非常的忙碌,我国很多参展企业出现知识产权问题,就找到该所代理。
    (二)选择和解方案
    2005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设备展上,德国SEW认为杭州减速机厂等四家中国企业的参展产品侵犯其外观设计专利,向当地有关部门提起临时禁令,撤销了中方四企业的展位,并扣压了参展产品。德国为欧盟成员,临时禁令申请人的权利将延伸至欧盟各成员国,被提起临时禁令的企业将有可能与欧洲市场绝缘。该案引起了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在其牵头下,德方SEW与中方四企业坐上了和解的谈判席。经过多次的协商、沟通,对协议每一条款进行反复探讨和修改,最终历时长达一年的时间,德方SEW与我国企业达成满意的和解条款,并正式签定了和解协议。
    (三)将损失降到最低
    人是经济的动物,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经济上考量成本是否大于收益以此权衡是否去做。企业更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对于在国外参展出现知识产权问题也应该好好权衡利与弊。如果我们不应对,意味着我们可能失去国外市场,应对的话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从眼前看来是得不偿失。从长远来讲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知识产权侵权指控,聘请当地律师为我们分析各种解决方案,各种方案都有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选择对我们损害最少的方案,以便我们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保护自己,避免遭受侵权
    (一)自己的知识产权更要保护
    中国企业到国外参展屡遭投诉,不排除国外势力打压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甚至限制我国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的参展面积的初衷。一些发达国家把知识产权做为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一项战略资源,一些企业将知识产权视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充分表现在他们强烈的保护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实际行动上。所以我国的企业要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前提下,自己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二)寻找侵权线索
    寻找侵权线索实际上是寻找国外公司侵犯我们知识产权的证据,在国外取证一定要符合国外的法律规定,每个国家的法律规定都有不同,在中国是合法的取证手段,在国外可能被看成是非法,其证据被认定无效,有的证据形式是合法的,但是我们取证的手段不符合国外的法律规定,同样该证据无效。关于取证最好还是委托国外的律师来全权处理。
    (三)积极进行投诉
    在国际展会上,我国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同样面临被其他国家的企业侵权的情形。洛阳名特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在一次国际展会上发现奥地利一家公司完全照抄自己的钢化炉生产线宣传材料,名特公司立即在律师的陪同下对其提出警告,并勒令其纠正错误,经我方据理力争和强烈要求下,外方改正其作法,并承认错误。
    ※:本文为在北京京慕国际展览公司主办的在展会培训上的讲稿内容。

    作者:王律师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
    电话:010-51662214,电子信箱:lawyerwy@263.net
    法律博客:http://zscqls.blog.hexun.com/。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