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企业所得税法》解读

    [ 胡明远 ]——(2007-7-6) / 已阅53419次

    10、专项优惠: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国务院可制定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第三十六条)。

    (五)《企业所得税法》强化了反避税条款
    1、规范“转让定价”税制,防止关联交易避税。
    关联企业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直接或间接拥有、控制关系,或同为第三方拥有或控制,或有其他利益关联关系。
    《企业所得税法》针对关联交易避税规定:
    ①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成本分摊和所得调整;
    ②规定了预约定价安排及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
    ③规定了关联业务调查措施及关联方协力义务。
    2、防止避税地避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了企业利润合理分配的原则,以对付将利润不合理地转移至实际税负低的国家(地区)的关联企业。
    3、反资本弱化措施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具体标准有待于《实施条例》的出台。此规定是为了防止通过弱化资本、做大债务成本从而规避所得税的行为。
    4、一般反避税条款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还对无法穷尽的避税安排作了一般性的反避税安排。对那些通过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应税收入的,税务机关有权按合理方法调整。
    5、补征税款按规定加收利息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八条则以加收利息的方式提高避税的违法成本。
    上述特别纳税调整条款强化料反避税手段,有利于防范和制止避税行为,防止税收流失,维护国家利益。

    (六)《企业所得税法》在征收管理方面的特别规定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执行;但也有其特殊要求。主要是:
    1、纳税地点:
    ①居民企业为企业登记注册地,注册在境外的在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②非居民企业为机构场所所在地,未设机构场所或所得与机构场所无实际联系的境内所得,在扣缴义务人所在地。
    2、纳税方式:
    现行规定为:内资企业以独立核算的单位为纳税人就地纳税,外资企业实行企业总机构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七)过渡性安排
    《企业所得税法》为缓解对原来享受法定优惠的企业和地区的影响,在附则部分规定了过渡性措施。
    1、在外资企业方面:
    ①对《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前已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在税率的适用方面,规定了5年过渡期,逐步提高至25%的统一税率水平;在定期减免税方面,规定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年度起算。
    ②《企业所得税法》通过(2007年3月16日)之后、实施(2008年1月1日)之前注册的企业,2008年1月1日之前按现行税法执行,2008年1月1日起一律按《企业所得税法》执行,没有过渡期。
    2、在区域优惠方面: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特定区域内新设的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优惠。

    五、《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特定区域的影响
    1、对外资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法》的通过,表面上看对外资企业的税负有较大影响,但是通过过渡期安排,加上产业优惠安排,对外资企业的实际影响其实并不太大。
    我国开放至今,吸引外资的因素已经多元化,外资对软环境因素的注重已经超过税收优惠政策,而我国软环境日益改善和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我过吸引外资的宏观政策导向已经向“有选择的吸引外资”转变。所以,《企业所得税法》不会对我国吸引外资造成不利影响;而关于产业优惠和调整后的区域优惠政策,将引导外资投资方向更符合我国宏观产业政策。
    2、对内资企业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法》的通过对内资企业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一方面是税负的直接降低;另方面有利于公平竞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资企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
    3、对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法》的通过,将促使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转型,由直接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转为以其经济特色、政府服务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人才储备优势等等软环境吸引投资。

    【参考文献】
    金人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说明》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