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津泉 ]——(2006-11-30) / 已阅19841次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家之上的更高级的形式。那么,经历过帝国主义时期之后,率先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是出土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这就造成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物质资料的大发展和大积累阶段。同时,这种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建设形式必然在思想确立上和理想模式有着很大区别。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历过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本国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导致他们是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中的较弱环节,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相对容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缺乏资产阶级革命对于封建主义的根除,这也就造成了影响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不仅仅包括资产阶级思想,更包括丧失了本来天敌的封建主义思想。这就要求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既要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复辟,也要重视封建主义思想的腐蚀。
列宁曾经指出:“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⑤]我们应该注意,这种过渡得困难包括多种方面,不仅仅是生产关系的过渡,同样是主导思想的过渡。
二、从苏联模式的破产看封建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腐蚀
苏联解体,表面原因是“右”,但更深层的是苏联领导集团长期推行“左”的路线政策。正是以封建主义和教条主义为基础的长期“左”的错误,拖垮和葬送了社会主义,“右”只是充当送葬人的角色。
1、封建帝王思想作祟,抛弃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和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政治竞争,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自己当自己的家。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完全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政府只不过是人民的公仆。因此,人民有权自由选择来为他们服务的公仆,谁能够最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最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便选择谁。在这一点上,谁也不能自称他比其他人都更优秀,这事只能由人民来决定。这就要求那些自愿为人民服务者通过竞争取得合法服务的权力,根据人民的授权管理整个国家和社会。人民一旦对其服务不满意,有权随时撤换他们并重新选择自己满意的公仆。因此,任何执政者都不可以贪恋权位,他们必须尊重并接受人民的选择。阿兰·图雷纳指出:“所谓人民的政府是否民主,惟一的检验方式是通过自由选举,看看自由的公民面临真正的选择时如何反应;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是否确如统治者所说,他们的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有些政府口头上宣称一切为了人民,但并不尊重被统治人民的政治选择自由;这样的政府称不上民主。”[⑥]
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不会否认,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重要组成部分。1871年,巴黎公社在发表的《选举公告》中就明确提出过“实行选举或竞选”。1936年3月,斯大林在同美国报业巨头罗易·霍华德的谈话中自信地说:“你认为不会有竞选,可是竞选一定会有,而且我预料会很热烈”。“是的,竞选将是热烈的,它将围绕许多极其尖锐的问题(主要是实际的、对于人民有头等意义的问题)来进行。”“千万选民将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候选人,抛开不适当的候选人,把他们从候选人名单中取消,提出最优秀的人来充当候选人。”1946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中,进一步指出:“在竞选时,共产党并不是单独活动,它是和非党人士结成联盟进行选举的。”并认为竞选活动是“选民对作为执政党的我国共产党进行裁判的法庭。选举结果便是选民的判决。……共产党愿意接受选民的判决。”[⑦]
但是,事实却是斯大林并没有切实地坚持社会主义民主,而搞领导职务终身制,并指定马林科夫为接班人,从而犯了“对人民的专制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周恩来在1956年都指出斯大林犯了“对人民的专制主义的错误”)。这种个人专制的独裁政治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反而是受到封建的沙俄思想影响。斯大林把封建主义的一人之天下翻造成一党之天下。斯大林的党天下与封建主义是一丘之貉。一人独享政权与一党独享政权相比,前者不过奉天下以养一人,后者却是奉天下以养一党,人民负担更重;前者一人统治天下,后者一党统治天下、政权更顽固。斯大林的党天下是奴隶制之后最黑暗的制度、是原始公社制之后最虚伪的制度。它们的改革起源于巩固专制的政治需要、终止于中饱私囊的经济需要,将人民血汗、公共财富扫入私人腰包,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分赃。它们拼命维持最落后、最腐朽、最反动的政治。
同时,苏联模式缺乏应有的监督体制。众所周知,列宁非常重视党内监督问题,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作出了《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决定》,明确规定监委于与党委“平等地行使职权”。俄共(布)十一大制定的《中央检查委员会条例》,又赋予检查委员会对中央机关、俄共中央书记处、组织局、各书记、部长的检查权、质询权。但是,到斯大林手上,把党的监察委员会由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关系变成为受中央委员会的领导,降到下级的地位。党的领袖和各级“一把手”以及主要干部成了“特殊党员”,处于“虚监”、“失监”的状态。
2、其他封建思想的影响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