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辉 ]——(2025-9-10) / 已阅130次
再论法定继承的逻辑解析与符号表达——对夫妻作为被继承人其共有财产遗产在法定继承时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个体等效性修正
李 新 辉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公证处)
本文编辑版已发表于《楚天法治》2025年8月下总第257期p75-77.网络版发表于- 理论研究 - 楚天法治网 http://www.ctfzzz.com/show-18-59502-1.html发布时间2025-09-10 15:17:55
先前,作者通过引入数理逻辑解析的方法,论证了法定继承时夫妻作为被继承人其共有财产遗产的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两种继承流程具有整体等效性,并给出了逻辑解析和推演展示[1]。之后,作者对任一继承人在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时继承值的差异问题重新进行检视,发现先前对个体等效性的论述存在瑕疵。当时作者设定——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混同继承还是相互继承,任意一个继承人SUx的继承意向如果确定不变,那么其对某个被继承人的继承系数就固定不变,即其对H的继承系数不变,其对W的继承系数也不变——这个设定实际上只是特例,并不能视作普遍情况。因为在相互继承时,有妻W参与对夫H的遗产继承,多了一个继承人,则情况复杂化,要同时考虑继承系数和继承基数的变化。因此,在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时,有必要深入研究任一继承人对H的继承系数不同并且对W的继承系数不同的一般情况,给出其继承值的一般表达式,并按照同一顺序继承人平均继承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比较任一继承人其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时的继承值异同。
一、假定条件及相关概念、符号、展开式的概述
夫先于妻死亡,夫妻为原配均作为被继承人时的假定条件及对应的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集合解析,与先前论文[1]相同,此不赘述。
混同继承:把H、W财产混同一体视作遗产L,考虑W母亲的转继承,区分其他继承人对H、W各自遗产的继承过程,但不考虑W对H遗产的继承和转继承,即H、W相互不继承。
相互继承:W也继承H的遗产,考虑W母亲的转继承,区分其他继承人对H、W各自遗产的继承过程,并把W对H遗产的继承加入其中,即考虑W对H遗产的继承和转继承。
继承基数:是指继承人所继承的被继承人H、W遗产价值的范围。混同继承时,继承人只继承H、W各自遗产,即对H的继承基数是△H,对W的继承基数是△W。相互继承时,其他继承人对W的继承基数相同,均是△W′即△W+△T,其他继承人对H的继承基数有变化,是△H′即△H-△T。
q代表继承系数,Q代表继承值。混同继承时,不含W其他继承人对H、W的继承系数以q标识;相互继承时,W及其他继承人对H的继承系数以q′标识,其他继承人对W的继承系数以q″标识。注意,q′HS是W与其他继承人对H遗产共同继承时W单独的继承系数,对应的继承基数是△H,而其他继承人对H的继承系数q′则是剔除W对H的继承值△T后其他继承人对H剩余遗产的继承系数,对应的继承基数是△H′即△H-△T。相应地,QH是混同继承时不含W其他继承人对H的继承值之和△H, QW是混同继承时其他继承人对W的继承值之和△W,QHS是相互继承时W对H的继承值△T,QH′是相互继承时剔除W对H的继承值△T后其他继承人对H减少后继承基数的继承值之和△H′即△H-△T,QW′是相互继承时增加W对H的继承值△T后其他继承人对W增加后继承基数的继承值之和△W′即△W+△T。其中,△T=q′HS×△H。
引用先前论文的相关展开式,具体如下
QSU(混同)=QH+QW=(qHC0+qHC1+qHC2+…+qHCc0+qHCc1+qHCc2+…+qHCcn+…+qHCm)×△H
+(qWC0+qWC1+qWC2+…+qWCc0+qWCc1+qWCc2+…+qWCcn+…+qWCm+qWBS0+qWBS1+qWBS2+…+qWBSu)×△W (展开式I)
根据先前论文的推论1——对某个被继承人来讲,其所有继承人对该被继承人遗产的继
承系数之和为1,有QSU(混同)=1×△H+1×△W=△H+△W
为了直白推演任一继承人相互继承时的继承值,本文直接引入W及其他继承人对H的继承系数以q′标识的展开式,和其他继承人对W的继承系数以q″标识的展开式。即
QSU(相互)=QH′+QW′=(q′HC0+q′HC1+q′HC2+…+q′HCc0+q′HCc1+q′HCc2+…
+q′HCcn+…+q′HCm)×(△H-q′HS×△H)+(q″WC0+q″WC1+q″WC2+…+q″WCc0+
q″WCc1+q″WCc2+…+q″WCcn+…+q″WCm+q″WBS0+q″WBS1+q″WBS2+…+q″WBSu)×
(△W+q′HS×△H) (展开式II)
根据先前论文的推论1,剔除W对H的继承值△T后不含W的其他继承人对H的剩余遗产的继承系数之和为1,增加W对H的继承值△T后不含W的其他继承人对W的继承后遗产的继承系数之和为1,即
QSU(相互)=1×(△H-q′HS×△H)+1×(△W+q′HS×△H)=△H+△W
所以,QSU(相互)=QSU(混同)成立,此式代表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整体等效性原理。
前式中,QH′=△H′,用以q′标识的展开式表达时,有
△H′=(q′HC0+q′HC1+q′HC2+…+q′HCc0+q′HCc1+q′HCc2+…+q′HCcn+…
+q′HCm)×(△H-q′HS×△H)=(1-q′HS)×△H (表达式1)
二、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时任一继承人对H的继承系数不同并且对W的继承系数不同条
件下其继承值的比较
设任一继承人为SUx,混同继承时其对H的继承系数为qHSUx,其对W的继承系数为qWSUx;相互继承时其对H的继承系数为q′HSUx,其对W的继承系数为q″WSUx。
根据先前论文关于继承值的推论2,有QSUx=△SUx=qSUx×△
在混同继承时,根据展开式I,有
QSUx(混同)=QHSUx+QWSUx =qHSUx×△H+qWSUx×△W (展开式A)
在相互继承时,根据展开式II和表达式1,有
QSUx(相互)=QH′SUx+QW′SUx=q′HSUx×△H′+q″WSUx×△W′
=q′HSUx×(1-q′HS)×△H+q″WSUx×(△W+q′HS×△H)
=q′HSUx×△H-q′HSUx×q′HS×△H+q″WSUx×△W+q″WSUx×q′HS×△H
=(q′HSUx+(q″WSUx-q′HSUx)×q′HS)×△H+q″WSUx×△W (展开式B)
展开式B是相互继承时任一继承人继承值的一般表达式。
假定q′HSUx=qHSUx,且q″WSUx=qWSUx,且q″WSUx=q′HSUx,则此时展开式B变成下式,即QSUx(相互)=qHSUx×△H+qWSUx×△W=QSUx(混同),表明此时个体等效性成立。
但一般情况下,因为q′HSUx≠qHSUx,且q″WSUx≠qWSUx,且q″WSUx≠q′HSUx,所以,QSUx(相互)≠QSUx(混同),表明一般情况下个体等效性不成立。
综上,一般情况下,就任一继承人SUx来讲,当混同继承时其对H和对W的继承系数不同,相互继承时其对H和对W的继承系数也不同,并且无论是混同继承时还是相互继承时其对W的继承系数也不同,则其相互继承时的继承值并不等于其混同继承时的继承值,个体等效性不成立;只有当混同继承时其对H和对W的继承系数相同,相互继承时其对H和对W的继承系数也相同,并且无论是混同继承时还是相互继承时其对H、W的继承系数都相等且两两相等时,混同继承和相互继承的个体等效才能成立,但这种个体等效性是特例。
三、同一顺序继承人平均继承时任一继承人其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继承值比较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