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新时代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 徐凤林 ]——(2025-7-29) / 已阅646次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工会工作、服务于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会全面履行社会职能、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起着先到导、促进和保证作用,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精神支柱、舆论力量和智力支持。
    最近,笔者就深化工会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明确工作特点和任务,创新宣传载体和工作方式,推动新时代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进行思考,体会如下:
    思考一:深化思想认识,明确新时代工会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是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于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把职工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维护社会政治安定和职工队伍团结稳定;有利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有利于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新时代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围绕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为职工提供精神动力。围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整合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走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围绕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建立学习培训制度,维护职工学习培训权利,为职工提供智力支持。围绕深化工会文化事业改革,为职工提供文化需求,占领工会文化阵地,发挥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作用,探索发展工会文化发展新路子,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会特色的先进文化,增强工会文化阵地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思考二:掌握工作特点,创新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方法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己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健全宣传组织体系,强化宣传队伍建设,以广大职工群众为主要宣传对象,通过多样化媒体和设施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构建职工精神文化权益表达机制,优化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宏观环境,抓住宣传重点,实施重点突破,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加强工会宣传教育工作阵地建设,动员社会力量,载体创新,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扩大宣传教育辐射面,形成合力推进工作格局。围绕大宣传、大教育、大文化的新时代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目标,建立完善调研、参与、指导、服务机制,完善大型活动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使工会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市场不断生产和提供为职工所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思考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创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和活动载体,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完善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终身学习和学以致用的激励机制,构筑职工学习平台,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争创活动,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活动,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巩固和发展工会教育培训阵地,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活动,实现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考核升级四位一体工作循环,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组织的职工队伍。
    思考四、加强规范化建设,推动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必须立足新时代,以学习贯彻巜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为法治保障,加强工会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服从党的领导,接受党的宣传部门的指导,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讲究思想内容的针对性、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大力宣传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宣传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宣传工会工作的社会作用,使全社会了解工会、理解工会、支持工会,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工会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建设一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和热爱工会工作,深受职工信赖的工会干部队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