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试论集体合同审查要点

    [ 徐凤林 ]——(2025-5-20) / 已阅167次

    集体合同是工会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平等、自愿协商订立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集体合同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为内容,目的是强化劳动纪律,减少劳动纠纷,提高生产效率,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通过订立集体合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利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规范劳动市场秩序。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及工会代表的全体劳动者都有法律效力,合同签订后应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备案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形式为要式合同;有效期一至三年;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效力。
    最近,笔者对集体合同审查要点进行法理探析,撰文如下,观点可商榷。
    要点一:审查合同类型
    集体合同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集体协商,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查备案。当事人特定、协商程序特殊是集体合同的特点之一。集体合同受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又受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制约,这是集体合同与民事合同、经济合同的重要区别。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相互承担合同义务,企业承担的合同义务具有法律性质。企业违反集体合同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责任人负法律责任。全体职工所承担的义务则具有道义和社会的性质,履行义务的保证是职工觉悟程度和舆论力量,司法仲裁机关不受理以集体合同为证据对员工的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综合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为常见类型。不同类型集体合同无论在内容、范围还是签订主体、变更、解除方式及实施效果上都存在明显区别。正确区分合同类型对于工会与劳动执法部门运用集体合同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区域性集体合同。区域工会联合会与区域企业就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进行协商签订的合同称区域性集体合同。区域性(行业)集体合同制度一般在(乡镇街、村和社区、产业园区)等行业特点明显的区域开展。同一领域各企业具有行业共同性,在利润和工资水平、职业危害状况、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接近,可就某一方面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共同标准,达成行业性集体合同。二是行业性集体合同。同一领域各企业具有行业共同性,在利润和职工工资水平、职业危害状况、劳动者素质等方面较接近,在稳定劳动关系基础上,针对某一方面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共同标准,达成行业性集体合同,保护行业内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资谈判成本。三是综合性集体合同。综合集体合同涉及内容广泛,覆盖工作场所或行业,对整个行业或工作场所的职工具有普遍约束力。包括劳动者工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解雇保护等基本权利和义务。变更和解除综合集体合同时,需整个行业或工作场所职工与雇主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变更或解除。四是专项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调整特定工作领域、特定工作岗位、特定工程设备等特定事项的要式集体合同。涉及劳动定额、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加班加点等特定领域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对特定工作领域的劳动者具有约束力。变更和解除专项集体合同时,需特定工作领域劳动者或雇主一方同意即可。
    要点二:审查合同内容
    集体合同不规定当事人各自享有的权利,而是规定当事人之间的义务关系:一是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共同承担的一般义务。如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工作效率、生产经营计划等。二是规定企业应承担的义务。三是工会应承担的义务。签订合同须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确保合同公正、公平和有效实施。一是审查劳动标准、条件规范规定。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水平,分配方式与支付办法等;劳动安全与卫生;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工伤、医疗、养老与死亡保险待遇;生活福利,改善住房条件、生活供应、保健、科学文化、体育设施等;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纪律。二是审查过渡性规定。集体协商协调处理争议的,优先招用被解雇职工、奖惩裁员;履行检查,争议处理办法,合同纠纷处理。三是审查一般性规定。合同订立、变更、解除和中止条件、有效期限等;生产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发展计划和各项经济指标等。具体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水平,分配方式与支付办法等;劳动安全与卫生;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工伤、医疗、养老与死亡保险待遇;生活福利,包括改善住房条件、生活供应、保健、科学文化、体育设施等;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纪律;集体合同纠纷处理;奖惩、裁员;集体合同本身规定,包括变更解除条件,有效期限,履行检查,争议处理办法等。包括生产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发展计划和各项经济指标等。
    要点三:审查合同合法性
    围绕合同内容、格式、效力和条款,审核合同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权利与义务终止。审核合同主体是否适格;审核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内容;审核意思表示,是否存在胁迫与欺诈;审核条款文字是否严谨规范;审核签订程序是否合法;审核条款是否完备、条款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审核劳动争议解决的方法、送达方式、时间、地点。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补充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减少合同风险,促成合作交易。一是审查是否依法订立合同。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吉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劳动法律法规。二是审查是否遵循四个原则。1、合法原则:程序和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指在平等协商、签字、登记等环节上符合法律规定;内容合法指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得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认可,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2、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不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关系。3、协商一致原则。只有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表达一致,才能签订合同。4、当事人义务对等原则。合同双方义务对等,一方从对方履行义务中得到利益同时,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三是审查是否遵守程序规则。1、确定产生协商代表,培训协商代表。2、启动要约行动,做好协商准备,开始正式协商。3、提请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会议审议通过合同草案。4、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草案上签字。5、将合同(草案)送达劳动行政部门审查。6、向全体员工公布。
    要点四:审查合同质量
    一是基本信息。审核签约主体、约定条款,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保险福利等基本信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劳动工资标准等列出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有关事项,评估是否依法签订集体合同。二是法律效力。合同主体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欺诈、胁迫,是否涉及法律禁止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是否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三是风险和责任。合同内容是否合规、条款是否清晰,附件是否完整;双方权利与义务是否明确;名称、专业术语是否规范;术语的实际规定与约定是否相符;签订流程是否规范;是否违反履约义务、泄露商业机密等行为;是否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四是经济价值。合同是否符合市场价值规律,是否符合当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价格;是否满足合同双方方实际需求。五是签订方式和执行程序。审核订立、履行合同的时间和方式;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等。订立集体合同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忌合同内容空洞,不全面不具体,合同履行不能。二忌合同重点不突出,内容繁杂给履行合同带来阻碍。三忌订合同缺乏全局站位,忽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一致性,对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