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凤林 ]——(2025-3-13) / 已阅1042次
集体合同制度是我国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以“主体协商、三方指导、国家调控、依法规范”为目标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全面落实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集体合同指企业与工会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为中心内容的书面集体协议。签订集体合同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利。
最近,笔者通过对集体合同规定、三方协商机制,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劳动领域理论学习探究,对集体合同法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撰文如下,观点可商榷。
一、合同特征
特征一:当事人特定、协商程序特殊。签订集体合同是(工会)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法律行为,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集体协商,双方签订合同草案,并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查备案,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特定、签订程序特殊是集体合同与民事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
特征二:集体合同是一种书面劳动协议。集体合同内容法定,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运用书面方式表达双方真实意愿。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强化劳动纪律,减少劳动纠纷,提高生产效率,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特征三:集体合同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和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制约,这是我国集体合同与西方集体合同的显著区别,也是集体合同与民事合同的重要区别。
特征四:劳动关系双方承担的义务性质不同。合同双方相互承担合同义务,企业承担的义务具有法律性质,违反集体合同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应负法律责任。职工承担的义务具有道义和社会性质,道德操守、觉悟程度和社会舆论力量是其履行义务的保证。司法仲裁机关不受理以集体合同为证据对员工的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特征五:集体合同为要式合同。集体合同是(工会)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订立的要式合同,合同成立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必须以书面形式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登记备案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集体合同类型
集体合同类型分为企业集体合同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在小企业或行业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行。
从内容上划分:
1、综合性集体合同:按照《集体合同规定》全面规范劳动标准条件的集体合同。
2、专项集体合同:就其中某项内容进行协商后签订的集体合同。内容简单明了,方法简便易行,内容标准细化,便于企业接受。
三、集体合同作用
作用一:通过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确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条款,规定劳动者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劳动者合法收入。
作用二:通过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要求用人单位依照合同条款规定提供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用法律形式明确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推动用人单位合理、公正管理分配人力资源,维护用人单位利益。
作用三:通过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规范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减少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利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作用四:规范劳动市场秩序。通过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规定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条件,确立劳动者权益和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权利,使劳动市场秩序更加稳定有序。
四、订立合同原则
原则一: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合法原则。包括:程序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指劳动关系双方在平等协商、签字、登记等各个环节上符合法律有关规定。内容合法指合同各项条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订立集体合同只有遵守合法原则才能得到国家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原则二: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地位平等原则。劳动关系双方不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都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存在隶属关系。
原则三: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协商一致原则。协商是处理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基础。集体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通过集体协商,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劳动协议。
原则四: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当事人义务对等原则。集体合同当事人双方所承担的不论是企业义务,还是工会及全体职工义务,都表现为对等原则。即一方从对方履行义务中得到利益的同时,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五、合同内容
从法理角度看包括:
1、劳动标准、条件规范部分是集体合同核心内容,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制约作用。
2、过渡性规定。包括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优先招用被解雇的职工等。
3、一般性规定。包括合同订立、变更、解除和中止条件等。
具体内容包括:
1、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水平,分配方式与支付办法等。
2、安全生产与工业卫生。
3、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4、工伤、医疗、养老与死亡保险待遇。
5、生活福利,包括改善住房条件、生活供应、保健、科学文化、体育设施等。
6、职工技术培训;劳动纪律;集体合同纠纷处理;。
7、集体合同本身的规定,包括变更解除条件,有效期限,履行检查等。集体合同还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发展计划和各项经济指标等。
合同义务包括:
1、劳动关系双方共同承担的一般义务。开展合理化建议、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生产经营计划等。
2、企业经营者承担的义务。根据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提升工资水平,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等。
3、工会承担的义务。检查合理化建议在生产中的运用情况等。
六、订立合同应注意问题
1、切忌内容空洞,不全面、不具体,过于原则,缺乏量化标准,致使合同履行不能。
2、切忌重点不突出,内容繁杂琐碎,给合同履行带来阻碍。
3、切忌缺乏全局站位,忽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一致性,对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提出过高要求。
七、签订合同程序
1、协商前准备。劳动关系双方熟悉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了解与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材料,收集各方对集体协商的意见。
2、提出书面要约。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3、拟定协商议案。根据集体协商议题,制定协商方案,
4、召开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集体协商会议。
5、合同草案审议和签字。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