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实践思考

    [ 徐凤林 ]——(2025-3-12) / 已阅1088次

    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劳动关系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内在要求;是依法规范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进劳动关系双方的理解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有效手段;是凝聚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所在;是工会履行职责,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笔者就加强创建活动领导,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把握创建原则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方齐抓各司其职,努力实现多方共赢进行实践思考,提出观点如下,可商榷。
    一、遵循指导思想、强化创建组织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这一主题,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为目标,在市委领导下和政府重视支持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强化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健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完善党委领导的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以职代会作为调整劳动关系机制,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构建新时代新型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注重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引导,总结推广经验,营造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环境,形成企业关心职工权益,职工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把握目标任务,明确创建原则标准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围绕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遵守《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发挥工会“四项职能”作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规范用工行为,保护、调动、发挥好劳动关系双方积极性,做到互利、互爱、双赢,提升职工群众的使命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开展创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各类企业劳动关系不同情况开展工作,把握四个原则:1、促进发展实现共赢原则。2、全员参与共同推进原则。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4、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原则。用八个方面标准衡量企业是否达到劳动关系和谐要求:1、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2、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3、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4、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5、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6、健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7、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8、健全工会组织,依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拨缴工会经费。以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为主线,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特色、活力、幸福城市,推动新时代经济全面振兴而奋斗。
    三、强化机制建设、提升创建治理能力
    以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造协调劳动关系社会化格局,围绕完善机制,提升创建治理能力,遵循“主体协商、三方指导、国家调控、依法规范”原则,扩大三方协商机制覆盖面,完善多层级三方协调机制和产业三方协商机制,形成网络体系,建立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机制,提升创建治理能力。健全劳动关系预警预报、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劳动法律援助、劳动法律监察监督等机制,加强三方主体能力建设,打造协调劳动关系社会化格局。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政主导、工会力推、各方配合、企业和劳动者参与”的集体协商工作模式,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劳动者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常态化。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新时代经济全面振兴发展。
    四、突出创建重点,依托三方齐抓共推
    以政治法律上保证,制度机制上落实、劳动关系上协商、利益目标上互惠为举措,围绕创建企业全部达到劳动关系和谐的八个标准目标,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强创建活动的织领导,将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纳入创建活动,制定下发创建活动方案,明确创建活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规范评选、审核程序,制定激励措施和表彰奖励管理办法,依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构,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对基层工会开展创建活动的指导,推动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社会保险、民主管理、安全生产等协调劳动关系制度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助力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总结经验选树典型,宣传先进以点带面,扩大创建活动社会影响力,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