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凤林 ]——(2025-2-26) / 已阅1585次
市总工会以维护农民工薪酬权益为核心,组织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深入企业摸排农民工维权线索,开展“法律体检”,建立欠薪台账,运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程序,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发挥“法院+工会”“工会+人社”等协商调解模式作用,运用“法院+工会+执行”模式,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欠款,根治解决农民工欠薪难题,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稳定农民工思想情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守住劳动关系风险安全底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工作情况
(一)强化行动领导,确保欠薪维权工作有序进行
市总工会以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为重点,成立行动领导小组,谋划行动方案。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专题研究农民工欠薪维权问题,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经营不善、拖欠账款等欠薪问题,提出加大对欠薪突出问题整治力度,畅通维权渠道,严惩恶意欠薪,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思路。强化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信访平台、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互通共享,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络和沟通,及时核实问题线索,参与跟踪问题处理。结合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整合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法律监督员、集体协商指导员力量,组织人社、工会、企协、工商联等部门联络员深入企业开展农民工维权法治“体检”问卷调查,建立欠薪维权台账。治理欠薪行动开展以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进行欠薪风险摸底,对欠薪风险企业开“处方”提建议,确保欠薪维权工作有序进行。
(二)强化维权宣传,形成知法、懂法、用法氛围
市总工会以维护农民工薪酬权益为核心,组织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参与广场法治宣传活动,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发放劳动法律法规及农民工维权手册,营造职工群众知法、懂法、用法良好氛围,提升依法维权意识。深入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电商产业园等企业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体检”进企业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针对企业招聘、员工管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规章制度、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离职交接手续、劳动纠纷等“把脉问诊”,分析风险点,了解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征求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解答劳动用工方面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欢迎与支持。
(三)强化法律援助,抓好普惠服务与风险化解
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农民工依法维权工作,强化劳动法律援助,深化农民工普惠服务。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建设,营造防范欠薪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社会氛围。成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单位服务指导组,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系,整合指导、服务与督导、执法等工作合力,发挥人社、工会、企协、工商联等部门联络员作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调度,一体化推进普惠服务、风险化解等项工作,指导企业制定民主管理、工资支付等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积极性。运用“法院+工会+执行”新模式,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欠款,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工作对策
(一)深化普法宣传,提升维权意识
深入开展劳动普法宣传活动,拓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成果,加大维权服务力度,履行维权服务职责,打造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共同体,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劳动者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加强劳动关系风险动态监测,对无故拖欠、恶意欠薪行为保持‘零容忍’,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优化用工管理、防范劳动关系风险,守住劳动关系风险安全底线,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农民工提供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
(二)健全调解机制,搞好风险体检
深入开展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体检活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发挥工会法官工作室、“法院+工会”法律服务体系作用,调处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构建工会维权社会化新格局。健全劳动法律监督网,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搞好人社、企联、工商联部门沟通,强化信息互通、资源互助,用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两书”制度,强化就业歧视监督,倡导正确的用工理念,推动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建立多元化调解组织,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工作,依法调解劳资双方争议。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作用,确保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强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和劳动关系监测网络建设,做好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和劳动关系风险会商研判,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强化维权维稳,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深入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加大维权服务力度,构建市、乡镇、社区三级职工服务体系,打造普惠服务品牌,开展一站一品牌特色服务活动。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加大督导调度力度,全面排查化解欠薪风险隐患,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依法纠治各类欠薪问题,加大违法惩戒力度,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摸排农民工维权线索,开展劳动行政执法,规范企业用工,消除拖欠、克扣工资现象。发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作用,加强人社、金融等部门相关数据联通,提高欠薪治理效能,从源头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妥善处理劳动争议,遵循“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法定程序,遵循处理劳动争议合法原则、公正和平等原则、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当事人双方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发挥“法院+工会”“工会+人社”等协商调解新模式。按照从简、从快原则,从源头上消除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建立网络信息互通平台,强化网络舆情信访投诉工作,正确引导、维护农民工合理诉求,及时沟通、办理、协调、反馈网络投诉的农民欠薪维权案件,避免网络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四)提升治理能力,消除风险隐患
深入开展劳动执法检查,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用工市场,强化就业歧视监督,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抓好劳动监察行政执法人员和劳动关系协调员业务培训,学习掌握劳动法律法规及程序规定,提升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调解办案能力。加强合力推进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激励考评机制建设,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解决违规办案,多头重复执法,过度执法和选择性执法等问题,提升人员素质,预防和减少劳动领域违法案件的发生。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业务过硬、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