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 徐凤林 ]——(2025-2-21) / 已阅1527次

    近年来,基层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职工群众投身建设和改革,服务振兴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围绕[构建智慧工会,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职工之家”,为经济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履行主体责任
    加强基层工会党组织建设,强化支部政治功能,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抓好“一岗双责”,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排查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推动工会经济活动规范运行。通过党建带工建,打造成了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职工之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交流研讨。突出文化引领,组织“工人先锋”“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等活动。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主办建党、建国书法、绘画活动;举办群众性文艺演出。丰富职工文体生活,调动和展示了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热情。
    (二)突出“建功立业”,展示劳模风采
    加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培育表彰劳模及大工匠,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四季送”行动,尊重劳模、关爱劳模。组织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广大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振劳动者精神士气。开设“劳模风采”电视专题栏目,集中宣传劳模、工匠典型事迹,展示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组织申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项目,争取扶持资金,激发企业发展动力。积极与合作银行沟通联系,推动“双创”小额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困难。
    (三)突出“关心关爱”,维护职工权益
    加强“法院+工会”诉调平台建设,组建专兼职调解队伍,帮助追索劳动报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法律体检”,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读本,提升广大劳动者维权意识和企业法律意识。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化建设,指导基层工会完成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协调基层工会及应急、公安、信访等行业部门和各乡镇街政协委员联络站等工作平台联合开展工作,定期召开线上、线下会议,会商专项行动情况,排查化解职工分流安置、欠薪、欠保等不稳定因素,一体化推进工会组建、协商建制、普惠服务、风险化解等项工作,实现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一线消除隐患,在基层一线化解矛盾,保护、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四)突出“强基固本”,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工会工作改革和创新,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积极推进建会工作。按照“六有”标准,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服务职工群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建设标准化“工驿站”,开展关爱户外劳动者行动,解决广大户外工作者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问题。加强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建设完成服务职工综合体项目,为职工群众提供健身、阅读、文艺演出、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构建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采取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帮扶向服务转型。开展“两节送温暖”“四季送”等慰问活动。发挥互助保障关爱作用,宣传推动职工互助保障作用。参与“求学梦圆”行动,争取补助资金,帮助职工实现“大学梦”。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以民企招聘月、金秋助学、互助保障、阳光就业等活动为载体,搭建供需平台,创造就业机会。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思想政治引领力度、影响力、吸引力需进一步增强。
    问题二:工会工作理念、方法机制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需加强。
    问题三: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满足服务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维权服务需求。
    三、工作对策
    (一)坚持思想引领,弘扬使命担当
    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找准工会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恪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职责,发挥工会组织“四项”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劳模工匠典型选树宣传,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敬业风气。深化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强化职工精准帮扶,打造普惠服务品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服务职工综合体,丰富劳动者文化生活,努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坚持服务大局,助力经济发展
    强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理念,围绕工业破局、项目攻坚、服务业转型升级、乡村全面振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培养造就高技能工匠人才,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强化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三)坚持服务导向,竭诚服务职工
    强化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社、工会、企协、工商联等部门作用,一体化推进工会组建、协商建制、普惠服务、风险化解等项工作,推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构建以精准帮扶和普惠性服务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民主权利。落实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常态化要约机制,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创新困难职工帮扶方式,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性、多样化服务,从制度上源头上保障和发展职工群众利益,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
    (四)坚持维权维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强化集体协商主体建设,加强对集体协商与订立集体合同的指导和服务,搞好合同审查管理和履约监督,提升集体协商质量与集体合同实效。构建工会维权社会化新格局,推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发挥工会法官工作室、“法院+工会”法律服务体系作用,参与调处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劳动执法检查,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用工市场,强化就业歧视监督,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健全失业救济机制,强化社会保险统筹覆盖面,解决欠缴保费问题。做好劳动关系风险会商研判,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市、乡镇、社区三级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服务站点阵地布局,发挥工会驿站和职工之家作用,打造普惠服务品牌,开展一站一品牌特色服务活动。健全困难职工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落实职工医疗互助工作,提高职工互助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开展“四季送”等常态化送温暖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
    (五)坚持“六有”建设,夯实工会基础
    强化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扎实开展建会活动,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搞好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规范和提升乡镇街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格局,推动工会组织向产业、行业集中,向中小微企业、“三新”领域延伸。加强“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完善工会内部管理制度,围绕[构建智慧工会,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职工之家”。加强智慧工会建设,提升工会工作数字化水平。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工作综合评价体系,打造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能代表,会维护善协商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一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本职业务,热爱工会工作,受到职工信赖的干部队伍。加强与人大、政府及司法机关沟通协作,促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促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