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庭审笔录初探

    [ 王裕好 ]——(2006-4-1) / 已阅29814次

    1、文字书写准确熟练
    书记员的记录工作是一项多功能、综合的工作。它不仅要求书记员对当事人的述说、辩解听得准确,而且要求用文字形式快速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书记员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素质。首先,要准确掌握汉字。要求书记员平时要做好文字训练,掌握汉字的含义。要常练一些难写的字;生活中与案件有关的物件名称、常用动词也要留心。其次,书写汉字要熟练。书记员的笔就象哨兵的枪一样重要,作为一名称职的书记员,必需在字上下功夫,如果写的字别人不认识,或者记录速度跟下上,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书记员。当然,能够使用电脑熟练输入文字也是当前担当书记员的必备条件。
    2、努力钻研法律理论
    书记员占有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庭审记录水平的高低。如果一名书记员在文字熟练的基础上,再掌握扎实而丰富的法律知识,记录就更得心应手。
    3、了解案情、关注细节
    书记员在记录前首先应了解案情,做到心中大体有数。庭审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放过有价值的细节,才能制作出水平较高的庭审笔录。
    (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一份高质量的庭审笔录,不仅是书记员记录水平的反映,也是办案人之间、办案人与诉讼参加人之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结果。
    1、与法官密切配合
    法官与书记员没有本质的冲突,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公正有效地处理诉争,促使社会稳定和谐。在法庭上应积极配合,保证庭审活动顺利。由于案件性质的区别和当事人叙述水平的差异,记录时会经常出现棘手的情况,这就需要书记员与法官密切配合,例如字写不上的要留空,跟不上速度的要示意法官重复等。
    笔者设想:书记员与法官可通过连接的电脑适当提示,以提高案件庭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当然,法官是庭审的“指挥”,书记员不能越俎代庖,违反审判纪律。
    2、与当事人积极配合
    举证、质证等庭审核心,书记员应详细记录,当事人也要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十四条即规定,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等。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庭审中充分行使诉权。
    (四)充分公开笔录的内容
    依法公开庭审笔录是公开审判制度的具体表现,是当前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一大举措。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进行探索:
    1、引用新技术当庭公开
    有条件的法院通过大屏幕投影同步展现庭审笔录,使相对人(包括法官)及时发现笔录的错漏,以便当庭补正或庭后校对。此举能增强当事人对庭审公正的信任度,充分发挥自主观能动性,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2、庭后改动笔录应告知相对方
    庭后校对笔录,书记员根据异议补正该当事人的陈述,但另一方当事人一无所知,这也是“不公开”的体现。应及时告知对方,听取其看法。庭后校对也应明确日期,容许他方当事人届时到场了解情况。
    3、笔录固定后应予公开
    庭审笔录一旦固定就应以适当方式公开,任何单方(书记员也不例外)更改无效。笔录如何固定尚无定论:相对人均当庭校对并签名的,笔录随之固定;定期校对的届时固定;相对人提出异议的也应依法定期处理并固定。

    (五)加强对庭审笔录的规范与监督
    虽然理论上大家都能理解庭审笔录十分重要,但目前还未真正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对其规范、监督、校正。因此,笔者呼吁尽早开展以下工作:
    1、制定全国统一的“笔录规范”
    怎样进行庭审记录呢?目前几大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中虽有零散规定,但不明确具体,庭审笔录实际上面临无法可依的状况。最高人民法院应尽快出台一部《书记员工作(笔录)规范》以便操作。这方面要借鉴中华律师协会的经验,1996年该协会常务理事会即通过了《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2004年3月20日又通过了《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较好地实施了对律师的指导和约束。
    2、使庭审笔录有参照物
    传统做法: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庭审笔录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书记员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但并非必须补正。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即可,不影响笔录的效率。这是否说明庭审笔录就是客观真实的呢?北京通州法院去年以实际行动作了否定回答。去年7月以后,该院开庭审理案件全程录音录像,并将音像资料刻成光盘附卷归档,当事人可以查阅⑤。近日又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斥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将在全市上至高院下至区县基层法院的700余个审判法庭里装配光盘刻录系统,每次庭审过程都会被刻盘存入案件卷宗,当事人可以阅卷调取⑥。此举有利于当事人对诉讼公正的信任度,也有利对庭审笔录查实。
    3、设立评审机构
    正如前述,庭审笔录具有“公共职权”性质,而任何公共职权都应该为相对人设立“救济途径”,否则就是“独夫职权”。依法设立评审机构(如“书记员记录评审委员会”),对有异议的调查笔录、庭审笔录进行评议或纠正十分必要。评议时可以通知书记员列席,评议后认定记录有误的,应作出决定,责令书记员补正并及时告知笔录相对人。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审判的基础性工作,庭审记录尚无具体的规范,庭审笔录的法律属性也未确立,这与现阶段深化司法改革的氛围很不相衬。如果前阶段书记员管理制度改革可作为人民法院人事改革的突破口和加速器,笔者冀望通过对庭审笔录初浅的探究,引起法律界的重视,共同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能。


    ①、⑥《庭审过程刻成光盘装入案卷创国际先例》,http://www.sina.com.cn , 2005年04月14日,北京晚报 。
    ②冯朝阳:《庭审笔录制作要避免两个误区》,2001年4月19日年,人民法院报。
    ③刘武俊 :《我国法院书记员管理制度及其变革》, 2003年12月30日,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④《书记员工作如何 法官满意为标准》,2004-09-02,佛山日报 。
    ⑤《北京通州法院开庭将全程录像 当事人可以调取录像》,2005-04-18 ,北京娱乐信报。


    参考资料
    1、陈进波 王俊莲 《司法文书新教程》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2、刘武俊 著《我国法院书记员管理制度及其变革》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12月30日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