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关于开展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的思考

    [ 徐凤林 ]——(2023-12-6) / 已阅751次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有权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就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最近,笔者就开展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对策进行法理探析。撰文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一、基本情况
    市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发挥工会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职能,着力解决劳动者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情况一:立足工会“四大”职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取得新成果
    市总工会立足工会“四大”职能,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开展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群众性监督,主动参与立法,从源头上依法维护职工的权益。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参加建设和改革,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推动全市经济效益和生产力提高。发挥劳动关系三方职能作用,借助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法律监督员、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力量,结合“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送法入企等活动,组织人社、工会、企协、工商联等部门联络员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服务和最低工资标准问卷调查,对企业进行欠薪风险排除摸底,对存在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企业开出“用工处方”,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和指导基层工会依法行使要约权,高质量完成集体合同签订相关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稳定工作岗位。
    情况二:帮助指导基层工会,落实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取得新业绩
    市总工会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帮助和指导基层工会依法行使要约权,组织开展要约行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成员单位开展集体协商工作,指导签订并履行集体合同。完善质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新业态企业和石材经济园区、食用菌产业园区等行业性集体协商经验,推动新业态企业和行业性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为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法律依据和经验方法。
    情况三: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取得新进展
    市总工会围绕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化建设,推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防范和化解欠薪等劳动关系风险。调整充实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调度,整合工作合力,发挥人社、工会、企协、工商联等部门联络员制度作用,定期召开线上、线下会议,会商专项行动情况,一体化推进工会组建、协商建制、普惠服务、风险化解等项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协商协调机制;对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对集体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备案。严守集体协商流程,推动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情况四:强化示范引领,稳岗扩岗促就业取得新成效
    市总工会以强化示范引领,促进企业稳岗扩岗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强工驿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功能完备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网络,提高服务和关爱户外劳动者精准化水平。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系列关爱户外劳动者活动,加强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创新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服务方式,提升职工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搭建供需平台,以民企招聘月、金秋助学、互助保障、阳光就业等活动为载体,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帮助求职者创造就业机会。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暖心行动,解困脱困,促进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劳动法治宣传不够深入。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劳动者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和覆盖率不够;对劳动者与企业协商代表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不够,法律素养和协商能力不强。劳动者选择用法律武器进行权益救济意愿不强。
    问题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效力。集体合同约定企业方的义务企业必须执行,约定员工的义务不履行,企业不可凭集体合同为证据对员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鉴于此,一些用人单位消极对待订立集体合同,程序不规范,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规定不明确,以录用合同代替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违规用工,随意增加劳动定额,拒签劳动合同,强制解除劳动合同等。
    问题三:劳动保障监督效果不够理想。以人手不足或影响营商环境为借口,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利益的行为监督处理不力,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和保障监督功能弱化,引导劳动者依法表达诉求,维护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作用发挥不理想。
    四:工作对策
    对策一:加强劳动法治宣传,增强用人单位法治观念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领航,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工人运动时代主题,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全面履行工会的社会职能,加强劳动法治宣传,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用人单位法治观念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健全劳动法律体系,完善修订《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领域法律法规,弥补法律空白,推动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策二: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工会组织健康发展
    以《中国工会章程》为指导,恪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发挥工会组织“四项”职能作用,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服务职工体系,拓宽服务职工领域,构建智慧工会,促进基层工会组织健康发展。完善工会内部管理制度,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落实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会员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职工之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权利。搞好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丰富入会形式,吸引更多的劳动者加入工会。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困难职工生活保障机制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机制,确保重大问题依照规定程序集体决定。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协调机制建设,落实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工资决定机制,探索新就业形态劳资机制运作方式,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调解劳资双方争议,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对策三:加强劳动保障监督,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以强化劳动法治监督为保障,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依法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加强集体协商主体建设,扩大实行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重点开展区域性和行业性集体协商,加强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指导服务,防止和制裁劳动过程中破坏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越轨行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依法规范用工,强化就业歧视监督,严厉处罚不签劳动合同、随意变更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克扣和拖欠工资、随意加班加点等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失业救济机制,强化社会保险统筹覆盖面,解决欠缴保费问题。健全工会组织,加强“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搞好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站点建设,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司机之家等工驿站,开展送健康、送互助保障等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修订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挖掘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举办文娱、体育活动,走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对策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会法治化水平
    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为主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提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建设一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本职业务,热爱工会工作,受到职工信赖的干部队伍。建立预算、决算、资产监管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落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体制和下审一级的经费审查监督体制。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效能建设,强化劳动执法检查,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不按程序办事,多头执法、重复执法,过度执法和选择性执法等问题,增强处理劳动争议效率,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加强集体合同的审查管理和履约监督,做好劳动关系风险会商研判,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沟通协作,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依法行政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完善集体协商指导员评价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能代表,会维护、善协商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为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