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明生 ]——(2012-9-24) / 已阅14482次
(一)研究现状概述
1.研究成果的数量概览
(1)著作类:
①个人专著。目前可以收集的此类著作达到35部以上:《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马立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经济犯罪与刑罚》(李利君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宣炳昭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贿赂罪研究》(单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经济犯罪与对策——经济刑法原理》(夏吉先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张明楷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经济犯罪热点问题研究》(李卫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经济犯罪研究》(赵长青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金融欺诈及其防治》(陈正云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金融刑法导论》(王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认定和处理》(高晓莹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妨碍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认定和处理》(林维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定罪与量刑》(莫开勤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聂洪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走私犯罪的定罪与量刑》(黄芳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经济犯罪研究与刑法适用: 新视角新体系新依据》(孙利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刑法立法研究》(李建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定罪与量刑》(但伟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走私犯罪论》(陈晖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贪污罪研究》(唐世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宫厚军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金融与金融犯罪》(曲新久著,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经济犯罪新论》(张天虹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知识产权犯罪研究》(赵永红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金融刑法学研究》(屈学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金融刑法国际化研究》(卢勤忠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刘仁文著,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货币犯罪研究》(郑丽萍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信用证信用卡犯罪问题研究》(侯放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妨害税收、公司管理犯罪司法适用》(周洪波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经济刑法要论》(高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万国海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刘宪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金融犯罪研究》(王凤垒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经济犯罪研究》(江维龙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
②合著(含主编、集刊等著作)。目前可以收集的此类著作达到85部以上:《经济犯罪问题讲话》(本书编写组,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经济体制改革与打击经济犯罪》(王作富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经济犯罪探因》(王银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欧阳涛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谢宝贵、张穹著,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经济犯罪罪刑论》(张穹主编,大地出版社1989年版);《经济刑法学》(刘白笔、刘用生著,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经济刑法学》(孙国祥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经济犯罪学》(陈兴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经济刑法学(总论、各论)》(陈兴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当代中国经济犯罪》(夏黎阳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经济犯罪学》(杨敦先、谢宝贵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经济犯罪新论》(张瑞幸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经济刑法学》(赵长青主编,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王作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经济犯罪与防治对策》(陈宝树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特区经济犯罪研究》(田忠木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贿赂罪的理论与实践》(刘光显、周荣生著,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贿赂犯罪研究》(肖扬主编,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剖析及对策》(欧阳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证券违法犯罪》(顾肖荣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惩治经济犯罪全书》(高铭暄、王作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金融犯罪透视》(陈正云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新中国反贪污贿赂理论与实践》(钟澍钦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与刑法完善》(陈宝树、冯锐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杨春洗、高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破产欺诈及其防治》(陈正云、刘宪权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经济欺诈犯罪的界限与认定处理》(陈正云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金融刑法学》(舒慧明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金融犯罪的理论与实务》(周振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经济犯罪新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研究》(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赵秉志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党建军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研究》(黄京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新型经济犯罪研究》(高铭暄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新型经济犯罪研究》(朱兴有、魏赛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侵犯知识产权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赵秉志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金融犯罪界限认定司法对策》(赵秉志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金融犯罪研究》(薛瑞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金融诈骗罪新论》(赵秉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刑法新论》(陈泽宪主编,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犯罪学》(李晓明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胡学相、薛云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刘生荣、但伟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贪污罪的定罪与量刑研究》(孟庆华、高秀东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金融诈骗犯罪研究》(李文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经济刑法概论》(刘杰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张军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走私犯罪》(莫开勤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孙力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鲜铁可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3年版);《税收与税收犯罪》(何秉松主编,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经济刑法研究》(孙国祥、魏昌东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司法适用》(周洪波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金融犯罪新论》(利子平、胡祥福主编,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金融犯罪与金融刑法新论》(张智辉、刘远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知识产权及其刑法保护研究》(张明、廖勇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的定罪与量刑》(马松建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危害税收征管罪办案一本通》(黄晓亮等主编,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年版);《金融犯罪再研究》(薛瑞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经济刑法学》(杨秀英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经济犯罪刑法适用指导》(倪泽仁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刘宪权、吴允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经济刑法总论比较研究》(顾肖荣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金融犯罪学研究》(王凤垒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经济犯罪司法适用疑难解析》(李翔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研究》(杨兴培、李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经济刑法发展史》(柯葛壮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济刑法立法与经济犯罪处罚》(胡启忠等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与定罪量刑适用法律图解》(孟庆丰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经济刑法学》(李永升、朱建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经济刑法(1-11)》(顾肖荣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011年版);《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与定罪量刑最新适用法律图解》(孟庆丰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新编经济刑法教程》(杨秀英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等。
③编著。目前可以收集的此类著作主要有:《经济犯罪的刑法理论与适用》(戴桂洪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犯罪案立案定罪量刑标准及法律依据指引》(谷福生等编著,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图解经济犯罪立案騠橛量刑标准》(葛磊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经济刑法学》(江维龙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经济刑法一本通》(曾明生编著,小白马法律博客网站2012年8月20日);等等。
(2)论文类:
同样,这里也主要是以中知网上可以收集的各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并且依据前述论文类型进行考察。在中知网上同时针对“题名”、“主题”和“关键词”精确搜索“经济刑法”截止2012年8月31日的资料时,网页显示共有期刊记录49条,实际上,扣除其中征稿启事记录以及前述对外国经济刑法的研究部分(但是明显涉及国内外交叉部分的保留)之后,只有期刊论文记录34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记录14条,约占总数的41%;其中期刊论文引用率2次以上的有6篇,约占总数的18%;其中共有重要报纸网络版相关文章记录1条(来自检察日报),共有重要会议网络论文记录0条,共有博士硕士网络论文记录3条。如前所述,仍有必要在中知网上,同时对“题名”、“主题”和“关键词”三个项目精确搜索“经济犯罪”的资料。笔者对前述同期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搜索,当时网页显示共有相关期刊论文记录1115条,经统计发现,其中期刊论文引用率2次以上的仅有234篇,约占总数的21%;网页中共有中国大陆学者专家研究国内经济刑法的相关期刊论文(和集刊论文)记录1087条,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41篇;其中共有重要报纸网络版相关文章记录319条(包括公检法司国家最高机关法律类报纸相关文章记录115条),共有重要会议网络论文记录5条,共有相关博士硕士网络论文记录57条。还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精确搜索关于“经济刑法”和“经济犯罪”的期刊论文中,出现了1篇题名中两个搜索词并存的期刊论文,以及有4篇一稿多发的论文。所以,可以认为,中知网上目前可以收集的中国大陆学者专家对国内经济刑法研究的期刊论文(和集刊论文)至少达到了1118篇。其中题名中明显涉及台港澳地区的研究论文有5篇。当然,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属于对国内经济刑法研究范畴的其他论文,例如,采用前述精确搜索没有被搜索到却又是关于我国贪污贿赂犯罪、金融犯罪的研究论文;以及某些只符合前述一项而不能同时符合三项搜索项目的相关经济刑法研究论文等等。
由上可见,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学者专家对国内经济刑法的研究成绩显著。各类相关著作总数在一百多部以上,各类相关论文总量已经数以千计。当然,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譬如,跨学科的研究极少,涉及台港澳地区的研究论文和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著述较少,甚至有一稿多发的现象等等。
2.研究成果的质量状况
(1)刊物级别。
①在国家级法律类、社科类、综合类出版社出版著作50部以上;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著作82部以上。②在核心期刊(或核心集刊)发表论文255篇以上;在其他刊物发表论文至少上千篇。如前所述,此处的统计结果也只粗略表明其中的基本状况。因为刊物级别的高低不能作为衡量著述质量高低的绝对标准或者唯一标准。
(2)攻克难点。
如前所言,科研成果具有以下效果之一,可以视为攻克难点:①形成学界主流观点;②被刑事立法所采纳;③被司法者普遍接受和采纳;④学术创新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⑤学术创新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同。那么,对于前述有关国内经济刑法的研究成果攻克的难点而言,理论界显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展。其中关于经济犯罪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学界实现了由传统的经济犯罪观向现代经济犯罪观的转换。经济犯罪的基础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空泛到实在,从宏观到具体,从零散到系统的过程。经济犯罪基础理论研究迈入了学科化、体系化的新阶段。[参见涂龙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犯罪基础理论研究综述》,载《河北法学》2008年11期,第25页] 经济刑法的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攻克的难点仍然不算很多。因为经济犯罪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整个经济犯罪的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甚至无论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其中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与若干建议
1.原因分析。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学者专家对国内经济犯罪的研究逐渐成为刑法学研究中的显学。这不仅与我国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关,还与理论指导实践的客观需要有关。不过,其中存在跨学科的研究极少、涉及台港澳地区的研究论文较少、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著述不多,一定程度上低水平重复研究甚至一稿多发等问题。其中原因大致是:在客观上,许多学者存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学术视野不够开阔,不同学科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较少;在主观上思想比较保守,甚至有些浮躁等等。
2.若干建议。为了促进中国大陆经济刑法的研究早日走向成熟,需要大力加强跨学科的研究,鼓励学者们完善知识结构,积极拓展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围,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理论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反对浮躁情绪。
[详见曾明生编著:《经济刑法一本通》(电子书),载正义网小白马法律博客 http://lawlife1.fyfz.cn 。 转载必须注明出处,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