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法哲学的对象和性质论辩

    [ 文正邦 ]——(2000-10-30) / 已阅42769次

    [1]M.P戈尔丁《法律哲学》前言,三联书店,1987年版。

    [2]德尔·韦基奥《法律哲学》第1页,(1953年英译本)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第1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第15卷第512页,转引自沈宗灵同上书第9页。

    [4]转引自沈宗灵同上书第10页。

    [5]《不列颠百科全书》(1977年第15版)第10卷第714页,转引自沈宗灵同上书第5页。

    [6]转引自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第1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转引自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弟2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转引自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导论"第1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9]《法律和哲学》1982年第1卷第2页,转引自张文显同上书第2页.

    [10]以上均见《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45卷第139页。

    [11]《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2页·

    [12]参见n·c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及C·C阿列克谢耶夫《法的一般理论》西南政法学院1984年印。

    [13]该书77年第15版第10卷第14页,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第6页。

    [14]同注8。

    [15]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第2-3页。

    [16]W·弗里特曼:《法律理论》,英国伦敦Stevens公司1967年版第3页,转引自沈宗灵同上书第8页。

    [17]同上书第4页,转引自沈宗灵书第9页。

    [18]可参见笔者主编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一书中法理学部分关于法理学的学科群落的论述,重庆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第94-99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8页、第459和第460页。

    [20]以上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24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页。

    [24]《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4页和第450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6页。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