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
关于印发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印发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
民族药房消防设施 完善( ) 不完善( ) 民族药房距各种污染源较近,扣1分;缺少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消防设施,每少一种扣1分。 4
5.2.3 民族药房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民族药制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民族药房(成药调剂室、饮片调剂室)、民族药制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相适应,每项扣2分。 4
5.2.4 民族药房设备(器具)与医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设备(器具)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相适应,酌情扣分。 2
5.2.5 民族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民族药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不相适应,酌情扣分。 2
5.2.6 民族药房主任任职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民族药房副主任任职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民族药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当有主管民族药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5.2.7 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质量验收负责人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调剂复核人员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煎药室负责人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煎药人员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民族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民族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民族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民族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民族药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为具有民族药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煎药人员应为民族药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 5
5.2.8 以民族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及计划
有( ) 无( )
实施情况 落实( ) 未落实( ) 无培训制度和计划,不得分;有培训计划,未实施,扣1分。 2
注:1.医院未设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库房的,应有具备资质的供应商提供饮片储存服务,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周转库和库房可合并设置,但应满足工作需要。
2.民族成药房和西药房可以设在一起,但应分区域,面积符合规定,并满足医院临床需要。
3.考察民族药房面积是否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可参考病人取药等候时间是否过长,调配是否及时,每日调配工作量是否过大等来进行判定。
4.民族药房的设备(器具)包括民族药储存设备(器具)、民族药饮片调剂设备(器具)、民族成药调剂设备(器具)、民族药煎煮设备(器具)、临方炮制设备(器具)。
5.煎药人员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是指经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学术团体或医院等部门培训后取得相应资格。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5.3—5.5 民族药管理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
5.3.1 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采购制度
有( ) 不完善( ) 无( )
采购程序 完善( ) 不完善( )
供应方资质 合格( ) 不合格( )
有无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的产品 有( ) 无( )
评估记录 完整( ) 不完整 ( ) 无民族药饮片采购制度或供应商资质不符合要求或有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的产品,不得分;采购制度或采购程序不完善,扣2分。评估记录不完整,扣2分。 4
5.3.2 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验收管理制度
有( ) 不完善( ) 无( )
进货质量验收记录
完整( ) 不完整( ) 无( ) 无制度或无记录,不得分;制度不完善,记录不完整,扣2分。 4
5.3.3 民族药变质、霉变、生虫、串药等现象
有( ) 无( )
民族药储存管理规范或制度 有( ) 无( )
保证民族药质量的设施条件 完善( )不完善( )
养护记录 完整( ) 不完整( ) 民族药有变质、霉变、生虫、串药等现象或无管理规范、制度,不得分;设施条件不完善,扣2分。养护记录不完整,扣2分。 4
5.3.4 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实行( ) 未实行( )
账物相符情况 相符( ) 不相符( )
处方调剂不符合规定张数 ( )张 未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扣2分;账物不符,扣2分;抽查10张毒性民族药、按麻醉药品管理的民族药处方,调剂不符合规定,每张扣0.5分。 4
5.3.5 民族药处方调剂制度
民族药处方调剂操作规范 有( ) 无( )
民族药处方( )张
有复核签字( )张 无复核签字( )张
调剂后民族药重量误差不符合要求( )剂 无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得分;未按规定审核或无复核签字,每张处方扣0.5分(最多扣2分);重量误差不符合要求,每剂扣0.5分(最多扣2分)。 6
5.3.6 受患者委托、按医师处方(一人一方)应用民族药传统工艺(膏方、散剂等)进行加工等服务的能力。
具备( ) 不具备( ) 设备不齐全,能力不具备,不得分。 3
5.4 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调剂、给付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有( )种 现场抽查10种民族药饮片(原料药、卡擦药)的调剂、给付,不符合规定,每1种扣0.5分。 5
5.5.1 民族药制剂室 有( ) 无( )
制剂室符合相关要求 符合( ) 不符合( ) 无院属民族药制剂室,不得分;制剂室不符合相关要求,扣2分。 4
5.5.2 制剂配制记录 完善( ) 不完善( )
委托加工符合规定情况 符合( ) 不符合( ) 无制剂配制记录或未经批准委托加工或委托加工批件不符合规定,不得分;配制记录不完善,扣2分。 4
5.5.3 民族药制剂调剂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情况
符合( ) 不符合( ) 民族药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调剂使用不符合规定,不得分。 2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5.6 临床药学建设与管理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5.6.1 临床药事数量 ( )人
民族药咨询窗口或工作台 有( ) 无( )
咨询记录 有( ) 无( ) 药师数量配备不足,每少1人,扣1分。
无民族药咨询窗口或工作台,扣1分;无咨询记录,扣1分。 2
5.6.2 民族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有( ) 无( )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记录 有( ) 无( )
按规定报告民族药不良反应 符合( ) 不符合( ) 无制度或无民族药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不得分;未按照规定上报不良反应,每1例扣1分。 3
5.6.3 开展民族药处方评价工作,规范处方(用药医嘱)开具、抄录、审核、调配、核发、用药交代等行为。
开展( ) 未开展( )
评价结果 公布( ) 未公布( ) 未开展评价工作,不得分;评价内容不完善,扣2分;评价结果未公布,扣2分。 3
5.6.4 对患者开展民族药及民族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情况
开展( ) 未开展( ) 未开展宣传与教育,不得分。 2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第六章 民族医护理(60分)
6.1.1—6.1.3 民族医护理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1.1 贯彻落实《指南(试行)》的计划和措施(体现在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中) 有( ) 无( ) 无相关计划和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 2
措施 1
落实 ( ) 未落实( )
措施 2
落实 ( ) 未落实( )
6.1.2 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 明确( ) 不明确( )
主管院长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科护士长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护士长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明确,扣 1分;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的职责不明确,每人扣 0.5 分。 2
6.1.3 病房护理人员总数( ),医院开放床位数( )
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为( : )
抽查病区:
在岗护士人数( ),实际开放床位数( ) 比例 ( )
近3个月护理人员排班表与人员名单符合( ) 不符合( ) 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或病区在岗护士人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6.1.4 民族医护理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1.4 制定护理人员民族医培训计划并落实
民族医培训计划 制定( )未制定( )
体现民族医药内容 体现( )未体现( )
计划落实情况 落实( )未落实( )
原始资料记录 全面( )不全面( ) 无计划或计划中未体现民族医药内容,不得分;计划未落实或原始资料记录不全面,每份技术档案扣0.5分;培训内容与学时不符合要求,每份技术档案扣 0.5分。 3
中级职称护理人员技术档案 3份 姓 名 培训内容与学时符合要求
培训内容 符合( )不符合( )
学时 符合( )不符合( )
培训内容 符合( )不符合( )
学时 符合( )不符合( )
培训内容 符合( )不符合( )
学时 符合( )不符合( )
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技术档案 3份 培训内容 符合( )不符合( )
学时 符合( )不符合( )
培训内容 符合( )不符合( )
学时 符合( )不符合( )
培训内容 符合( )不符合( )
学时 符合( )不符合(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6.1.5—6.1.6 民族医护理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1.5 民族医护理技术和操作 开展( ) 未开展( )
抽查科室1:
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①
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②
抽查科室2:
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①
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②
抽查科室3:
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①
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② 未开展民族医护理技术操作,不得分;科室开展民族医护理技术项目少于2项,每科扣1分。 3
6.1.6 民族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开展( ) 未开展( )
记录全面( ) 不全面( ) 未开展,不得分;记录不全面扣 1分。 2
注:6.1.6民族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检查可参考《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评价内容包括(一)涉及民族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三)民族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情况。(四)民族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民族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6.1.7—6.1.8 民族医护理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1.7 民族医特色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有( ) 无( )
民族医特色
体现( ) 未体现( )
记录
完整( ) 不完整( ) 无制度,不得分;未体现民族医特色,扣1分;记录不完整,扣1分。 2
6.1.8 医务、药剂、后勤支持开展民族医护理工作的会议
记录
有( ) 无( )
协调机制
落实到位( ) 不到位( ) 无会议记录,不得分;协调机制落实不到位,扣1分。 2
注:6.1.8护理部有与相关科室的协调会议记录,协调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措施是否落实作为考核内容。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6.2.1—6.2.2 民族医护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2.1 专科(专病)的民族医护理常规不少于3个 民族医护理常规少于3个,每个病区扣3分;未组织实施,每个病种扣1分。 6
病区1 民族医护理常规( )个 实施( )个
病区2 民族医护理常规( )个 实施( )个
病区3 民族医护理常规( )个 实施( )个
6.2.2 病区1
专科民族医特色护理 开展( ) 未开展( )
康复和健康指导 提供( ) 未提供( ) 未开展专科民族医特色护理,每个病区扣4分;未提供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每个病区扣2分。 8
病区2
专科民族医特色护理 开展( ) 未开展( )
康复和健康指导 提供( ) 未提供( )
注: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民族医护理常规,按照本院实施的民族医护理常规进行考核。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6.2.3 民族医护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2.3 “入院评估”等资料中,体现民族医特色 抽查3份相关记录,并实地考查。未体现民族医特色,每份记录扣2 分。 6
记录1:相关记录体现民族医特色 体现( ) 未体现( )
记录2:相关记录体现民族医特色 体现( ) 未体现( )
记录3:相关记录体现民族医特色 体现( ) 未体现(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6.3.1—6.3.3 民族医护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6.3.1 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民族医护理常规
护士长___________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护士 ___________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护士长未掌握扣3分,护士未掌握扣2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最多扣 2分)。 5
6.3.2 民族医护理基本操作考核(参考附表6.3.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
护士长___________ 得分:
护士 ___________ 得分: 按照护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进行打分,每项操作得分85—90分,每人扣1分;80—85分,每人扣3 分;低于80分,每人扣5 分。 10
6.3.3 护士能提供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护士1___________ 提供( ) 未提供( )
内容完整( ) 不完整( )
护士2___________ 提供( ) 未提供( )
内容完整( ) 不完整( ) 未提供不得分,内容不完整,酌情扣分(最少扣0.5分,最多扣2分)。 5
注:对护士民族医护理基本操作进行考核时,参考附表6.3.2列出的耳针(耳穴埋豆)、艾条灸、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湿敷、涂药、熏洗等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一)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镊子,胶布,弯盘。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 6
操
作
流
程 定穴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 5 35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5
皮肤
消毒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3
行针 选针后符合进针、行针方法(埋豆方法正确)。 15
观察 患者有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 2
起针 符合起针要求(留针处有感染时及时处理)。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针具处理符合要求。 5
评价 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选穴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正确。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二)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对;明确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5 35
施灸 点燃艾条,灸法正确。 10
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2
及时除掉艾灰。 5
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5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灸毕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3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艾条处理符合要求。 5
评价 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三)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罐,火柴,小口瓶。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对;检查罐口有无损坏。 5 35
拔罐
酒精棉球干湿适当。 5
点燃的明火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 5
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力强,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的投入小口瓶。 10
观察 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留罐时间l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5
起罐 起罐方法正确。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火罐处理符合要求。 5
评价 拔罐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局部皮肤吸附力、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拔罐部位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四)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 士 遵照医嘱要求, 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指甲符合要求。 6
患 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按摩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 位 再次核对;准确选择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 10 35
手 法 根据手法要求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确运用。 10
用力均匀,禁用暴力,推拿时间合理。 10
观 察 随时询问对手法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5
操
作
后 整 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3
评 价 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手法、患者感受及目标达到的程度。 7
记 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手法正确,用力均匀。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五)
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刮具(如牛角刮板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刮痧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对;明确刮治部位。 5 35
手法 刮治手法,运用正确。 10
刮治方向符合要求。 5
刮至局部皮肤出现发红或红紫色痧点,
刮治时间合理。 5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刮毕 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评价 刮法部位准确、操作熟练、刮出痧点、皮肤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刮法正确,用力均匀。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六)
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2 25
洗手,戴口罩。 5
物品 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湿敷 再次核对湿敷部位。 5 35
药液温度适宜。 5
敷料大小合适。 3
湿敷时间、部位正确。 5
未沾湿患者衣裤、床单。 2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5
敷布的湿度适当。 5
湿敷部位频频淋湿。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评价 湿敷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七)
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衣帽整齐。 5
操
作
准
备 护士 洗手,戴口罩。 2 25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物品 治疗盘,弯盘,药物,棉签,镊子,棉球,纱布,胶布,绷带。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关于印发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
不分页显示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