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东

高艳东个人简介
姓名:高艳东
职称:副教授
研究领域:
刑法学、犯罪学
现任职务:

学习工作经历:
1.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
2.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法学硕士;
3.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法学博士;
4.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
5.2007年7月至今,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任教。
个人主要成果:
(一)论文类
1.《从盗窃到侵占:许霆案的法理与规范分析》,《中外法学》2008年第3期,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9期摘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刑事可罚根据语境中预防论的否定与再生》,《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独著。
3.《从仇恨到接纳罪犯:个人与社会立场间的刑法抉择》,《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3期,独著。
4.《现代刑法中报复主义残迹的清算》,《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独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5.《着手理论的消解与可罚行为起点的重构》,《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独著。
6.《金融诈骗罪立法定位与价值取向探析》,《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独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7.《规范学视野中预备行为可罚性的反思与重构》,《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独著。
8.《对邱兴华案的刑法观察:知识体系与学者诉求的错位》,《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独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9.《肖志军案中的刑法难题和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独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0. 《谨慎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相当性——兼析具体危险犯的可罚性标准》,《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独著。
11.《从契约论到强迫论:废除死刑坎坷中的突破》,《刑事法评论》第1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独著。
12.《预备行为整体犯罪化的反思》,《刑事法评论》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独著。

(二)著作类
1.《金融诈骗罪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5月版,二人合著、本人为第二作者。
2.《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本人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三)项目类
1.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刑法的社会根据》(项目编号2005038033),二等资助。
2.参与国家环保总局项目——“陆源污染的刑法规制”的子课题。成果为《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本人系副主编。
所获荣誉:
1.《死刑废除论的基础理论重构》一文2006年10月获中国法学会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
2.《从契约论到强迫论:废除死刑坎坷中的突破》一文于2008年1月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五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 《对邱兴华案的刑法观察:知识体系与学者诉求的错位》一文于2008年12月获浙江省法学会优秀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高艳东 法学专著(同名著者未经筛选)
·数字法治: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思维/高艳东等,2021-6-1版
·极限正义:刑案之道/高艳东,2021-1-1版
·金融诈骗罪研究/李邦友 高艳东 ,2003-5-1版

高艳东 法学论文(同名作者未经筛选)
论文资料库暂未收录


引文索引(高艳东的论著被以下论文引用仅限本网不完全收录,未经筛选)
·关于刘某某利用软件有偿抢票案的法律探讨 /曾明生,,“法治动态”栏目“案件评论”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及完善 /彭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