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物质激励的误区

    程江红 已阅5319次

    查看此书介绍或购买此书


    无论是工资、福利还是奖金奖品,物质激励都是企业成本。在满足员工的需求时需要评估企业的支付能力,以及投入所产生的回报是否合适。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升物质激励,而员工对物质的预期却是逐年提高的。简单的物质奖励对员工激励的边际效应是逐年递减的。如果陷入以下几个误区,即使企业支付了高额的钱物也很难形成激励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

    9.1 纯物质激励

    ·纯物质激励会减弱员工从工作任务完成本身所获得的成就感、愉悦感

    物质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对精神激励的重要补充。如果只有物质激励或过分依赖物质激励,企业成本将不断加大,企业承受的压力也将逐年增加。如果外界的物质刺激一旦取消,员工的积极性将大幅减弱。纯物质激励会减弱员工从工作任务完成本身所获得的成就感、愉悦感,也会降低员工对工作任务价值与意义的认同。从长期看,只有物质激励反而瓦解了员工做事的内驱力。

    【经典案例33】纯物质激励会弱化内心的喜悦

    有个退了休的老人希望过清静的日子,可是每天下午4点多钟总会有五六个少年固定在他家院前打闹玩耍多时,吵闹声让他觉得厌烦。为了让少年们不再打扰他,老人告诉了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出面制止了孩子们的嬉闹,消停了几天。可是几天过后,少年们又再次大声地嬉闹。老人想了个办法,去问少年们在这玩得开心吗?少年们说很开心,这有一片空地可以让他们几个打闹。老人说他一个人生活很孤独,特别喜欢在房间里看着这几个少年玩乐的样子,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年少的时候。老人又说为感谢他们几个少年,他愿意给每个人五元钱,每天请他们在这里玩1个小时。少年们很开心,比平时嬉闹得更兴奋。3天过后,老人又出来说,抱歉,最近物价涨得厉害,我的退休金不够花了,以后每天给你们2元钱吧。少年们虽然有些不悦,但觉得毕竟还有2元可以赚,也就同意了。又过了5天,老人对少年们说,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你们了。希望少年们每天仍能来这里嬉闹,好让他能看到他们欢乐的样子。少年们很不高兴地说:“凭什么让我们白给你表演呢?”此后,这五六个少年再也不来老人院前玩耍了。

    为什么那几个少年原来没有人给钱时玩得很开心,而现在从有钱到没有钱时就不愿意玩了呢?因为少年们已经忘记了原本在老人家院前玩耍的这件事是给他们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获得几元钱。老人成功地用物质激励将少年们的内在动力(从玩中获得的快乐)转化为了外在激励。当老人取消了物质激励时,少年们立刻不再为老人玩耍。有些管理者正在用老人的方式把原来员工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内在驱动力转化成外部刺激。给员工布置新的工作时,只谈员工完成这项任务就给加薪加奖金等,会大大降低员工对精神激励的感知力度。员工是有自我实现、获得荣誉、享有尊重等需求的,只让员工看到付出与钱物的直接关系,他就只关注外界的物质刺激,而不能引起员工对工作本身意义与价值的关注,难以激发起他内在的动力因素。纯外在作用的激励力度易迅速递减,激励效果难以持续保持,而且一旦将物质激励撤销,激励效果会变为零,甚至引起员工对此事的负面情绪。当然,员工承担更多职责时需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但那不是管理者谈话的重点。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希望在企业中有什么样的发展,如果要实现员工的职业目标,员工需要积累什么样的工作经验、提升哪些工作技能。帮助员工认识到这次新增的任务可以帮助员工获得哪些经验,以及完成这项新任务对团队的价值与意义、对个人的价值与意义。当员工认为新任务是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事,他会更看重工作本身,在过程中认真努力,抓住机会为自己的成长进行积累。

    摘自《HR员工激励经典管理案例/名企HR经典管理案例系列丛书》P130-131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内容简介:人力资源是组织中重要的资源。影响人员展现其能力的极重要因素是人员的意愿度。有效激发高意愿度的不仅有物质,也不仅是满足个体需求,还有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组合激励措施。本书从多个视角分析各类经典案例,提炼出各类激励方式中的实质价值与操作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团队在不同环境状态、个人在不同职业发展层次中的针对性激励管理方式。

    淘宝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38n.10677092.0.0.11891deb8RKfUY&id=576081106309
    微店链接: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587067525

    声明:该书摘由本站扫描录入,仅供介绍图书使用,错误在所难免,引用时请与原书核对。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