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一直以政府行政约束为主导,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保持研究生教育正常运转的各种资源基本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控制。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导致研究生教育运行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在相对集权的学位授权管理体制下,大学的招生和学科建设往往执行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高校的自主创新不被鼓励,研究生教育创新活力受到抑制,难以形成高校研究生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针对该问题,本书着力研究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问题。
本书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供求因素分析框架,结合对3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演进的基本概况、招生资源和权力配置的调整展开分析和研究,反观不同时期的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侧重点,陈述构成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主要环节与组织架构的特点,推理造成我国招生制度改革反复性的原因是基于政府的强制力和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探究影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主要因素,力图在理论运用和分析方法上有所创新。
本书站在利益关系人视角,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访谈,了解导师、管理人员、学生对招生环节和招生具体制度安排的看法和建议,得出若干结论。在考察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沿革进程和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其变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型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理想状态。围绕不同利益人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对研究生教育变革的要求,归纳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而在改革新视野下,提出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目标和原则、保障机制和措施。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