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抗辩权:历史源流与教义争论
    编号:99284
    书名:抗辩权:历史源流与教义争论
    作者:吴奇琦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5年4月
    入库时间:2025-4-26
    定价:76
      

    图书内容简介

    "目 录
    导 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主题和本书框架
    第一章 长期合同规则的特殊问题及规范的必要性
     第一节 长期合同之识别及特殊性
      一、长期合同的识别
      二、长期合同的主要特点
      三、长期合同的特殊条款及对合同规则的影响
     第二节 相关合同理论对长期合同规则的影响
      一、继续性合同理论及其对长期合同规则的影响
      二、关系性合同理论及其对长期合同规则的影响
      三、不完全合同理论及其对长期合同规则的影响
     第三节 长期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则
      一、长期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
      二、长期合同的实体法规则
     第四节 对长期合同进行规范的必要性
      一、长期合同是否需要特别规范的主要观点
      二、长期合同需要特别规范的主要理由
    第二章 长期合同之开放性条款及其规则研究
     第一节 长期合同中的开放性条款与合同内容的确定性
      一、长期合同中的开放性条款
      二、开放性条款对合同内容确定性规则的影响
     第二节 填补长期合同空白规则
      一、长期合同空白填补的特殊性
      二、长期合同空白填补规则
      三、经济分析方法对长期合同空白填补规则的影响
     第三节 长期合同特殊条款的解释
      一、产量合同和需求合同的解释
      二、尽最大努力条款的解释
     第四节 长期合同开放性条款解释规则构建
      一、长期合同文本并非唯一的解释依据
      二、适用公平交易原则、诚信原则填补合同缺漏
      三、经济分析方法在长期合同解释中的应用
      四、长期合同解释应符合合同目的
    第三章 长期合同之调整规则研究
     第一节 长期合同调整的主要争议
      一、长期合同调整方式
      二、司法机构应否调整长期合同的分歧观点
     第二节 长期合同调整规则
      一、国内法关于合同调整的规则和实践
      二、国际或者区域合同示范规则的合同调整规则
      三、关于合同调整的国际仲裁案例
     第三节 长期合同调整规则的特殊性——以国际工程合同为例
      一、国际工程合同调整的必要性
      二、国际工程合同当事人承担的风险范围
      三、合同均衡发生改变的判断标准
     第四节 长期合同调整规则重构
      一、合同法理论的演进与长期合同调整
      二、较优风险承担者规则与长期合同的风险负担
      三、司法机构对长期合同进行调整
      四、防止当事人滥用调整权
    第四章 长期合同之合作与重新协商义务规则研究
     第一节 长期合同当事人的合作义务
      一、合作义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确立合作义务的法律规范
      三、确立合作义务的必要性
      四、合作义务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重新协商义务的理论和规则
      一、长期合同中的重新协商条款及应否规定重新协商义务的争论
      二、国内法关于重新协商义务的理论和实践
      三、国际或者区域合同示范规则关于重新协商义务的规定及实践
     第三节 重新协商的实践——以PPP项目合同为例
      一、PPP项目合同进行重新协商的主要情形
      二、PPP项目合同当事人重新协商的方式
      三、PPP项目合同当事人能够重新协商的保障
     第四节 重新协商规则构建
      一、重新协商义务应作为一项合同义务
      二、重新协商义务的内容
      三、不能达成协议的法律后果
    第五章 长期合同之解除及救济规则研究
     第一节 长期合同解除之特殊问题
      一、长期合同解除的特殊性
      二、长期合同解除规则
      三、效率违约与长期合同的解除
     第二节 行使任意解除权的限制——以连锁式特许经营合同为例
      一、任意解除权条款的功能及其导致的利益冲突
      二、诚信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对行使任意解除权的限制
      三、从关系性合同角度分析限制行使任意解除权的合理性
      四、长期合同限制行使任意解除权的必要性及方式
     第三节 长期合同当事人能否基于信任丧失解除合同
      一、德国法规定的因重大事由终止合同
      二、《通则》关于是否增加“因正当原因终止长期合同”条款的争论
      三、因重大事由终止合同不宜作为解除长期合同的法定条件
     第四节 不履行长期合同的救济途径——实际履行和赔偿损失
      一、长期合同解除后损失难以计算
      二、长期合同解除后救济规则和实践
      三、长期合同解除后救济的建议
    第六章 完善我国长期合同规则
     第一节 我国应否对长期合同进行规范的问题
      一、对长期合同进行规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对长期合同进行规范的方式
     第二节 规范长期合同开放性条款
      一、我国《民法典》合同编关于长期合同开放性条款的相关规范
      二、规范长期合同开放性条款的建议
     第三节 规范长期合同调整规则
      一、我国关于合同调整的规定和实践
      二、关于长期合同调整规则的建议
     第四节 确立长期合同当事人的合作义务并规范重新协商义务
      一、确立长期合同当事人的合作义务的建议
      二、规范重新协商义务的建议
     第五节 完善长期合同解除及救济规则
      一、关于长期合同解除及救济规则的相关规定和实践
      二、对我国长期合同解除及救济规则的建议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 说
    第二章 抗辩权的历史源流
      第一节 罗马法:抗辩之作为“例外”(exceptio)
       一、法务官责令指示中的“exceptio”
       二、关于“exceptio”程序性质的淡化
      第二节 中世纪法:注释学派的决定性改造与奠基
       一、问题所在:罗马法原始文本的逻辑不明
       二、问题一:诉权和抗辩可否共存
       三、问题二:诉权和抗辩可能何以共存
       四、历史有无如果——注释学派有无机会选择另一种范式
      第三节 近代法:德国普通法上的继受与发展
       一、萨维尼与温德沙伊德抗辩权概念的重要性
       二、旧时代之末:萨维尼的抗辩权(Exception)概念
       三、新时代之始:温德沙伊德的抗辩权(Einrede)概念
      第四节 现代法:《德国民法典》立法确认之后
       一、《德国民法典》对抗辩权概念的传承
       二、《德国民法典》对抗辩权概念的革新
       三、《德国民法典》条文对抗辩权的提述方式
       四、抗辩权体系的后续发展
    第三章 抗辩权的教义争论
      第一节 抗辩权的存在:抗辩权是否合乎逻辑
       一、问题所在:“抗辩权vs请求权”范式是否自相矛盾
       二、反对论者们的理据
       三、赞同论者们的理据
       四、本书见解
      第二节 抗辩权的本质:抗辩权是否属于权利
       一、旧时代权利观下的迷思:抗辩权可否是权利
       二、新时代权利观下的迷思:抗辩权何时是权利
      第三节 抗辩权的对象:抗辩权可否对抗请求权
       一、问题所在:抗辩权功能的理解
       二、抗辩权对抗抗辩权
       三、抗辩权对抗支配权
       四、抗辩权对抗形成权
       五、小结:抗辩权功能的泛化
      第四节 抗辩权的运用:抗辩权是否需司法行使
       一、“必需司法行使说”的两种内涵
       二、是否程序外行使无意义
       三、是否以程序内取态为准
      第五节 抗辩权的归类:抗辩权是否属于形成权
       一、问题所在:抗辩权被归入形成权的理论可能
       二、杜绝型抗辩权的“永久阻碍效力”是否等于“废除效力”
       三、延缓型抗辩权的“暂时阻碍效力”是否属于“变更效力”
       四、小结:抗辩权的传统形成效力
    第四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