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刑事立法研究
    编号:99127
    书名: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刑事立法研究
    作者:董邦俊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入库时间:2025-3-27
    定价:108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刑事一体化视野,并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尖端医疗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刑事法律规制路径。本书将技术主义与制度主义结合,探讨新时代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立法完善的技术条件、制度平台和相关机制。 注重个案研究,针对典型案件深入考察,对医疗机构进行调研,探查尖端医疗科技领域还存在的立法缺陷,为每一种具体的尖端医疗科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为更好地提出完善对策建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书目录

    "目录
    导 论 / 001
    第一章 /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刑事立法概论 / 026
    第一节 尖端医疗科技之内涵解读 / 026
    一、生命科学(科技) / 027
    二、生物科技(技术) / 029
    三、尖端医疗科技 / 030
    四、三个概念的区别 / 030
    第二节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之刑法介入 / 031
    一、峻法治医——古代刑法开创介入医疗之先河 / 031
    二、依法治理——现代刑法介入尖端医疗科技之必要性 / 041
    三、经验积累——尖端医疗科技领域刑事立法的可行性 / 056
    第三节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立法原则 / 068
    一、关于立法原则的学说 / 068
    二、知情同意原则 / 071
    三、有益性原则 / 076
    四、安全性原则 / 078
    五、平衡性原则 / 080
    六、程序性原则 / 083
    第四节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刑事立法模式 / 086
    一、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域外立法考察 / 086
    二、我国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刑事立法模式 / 088
    第五节 尖端医疗领域非法行为的主要类型 / 092
    一、非法代孕及相关行为 / 093
    二、非法器官移植及相关行为 / 093
    三、非法人体实验及相关行为 / 093
    四、非法医疗美容及相关行为 / 094
    五、非法变性手术及相关行为 / 094
    六、非法人体基因编辑及相关行为 / 095
    七、生殖性克隆及相关行为 / 096
    第二章 / 非法代孕行为之刑法规制 / 098
    第一节 代孕行为概述 / 098
    一、作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代孕 / 098
    二、代孕的分类 / 102
    三、具有法律评价价值的代孕行为 / 105
    第二节 非法代孕行为刑法规制的现实困境 / 107
    一、我国代孕现状考察 / 107
    二、非法代孕行为刑法规制的现状 / 112
    三、代孕行为刑法规制的不足之处 / 115
    第三节 代孕行为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 124
    一、代孕行为颠覆传统家庭伦理 / 124
    二、代孕行为引发对代孕母亲尊严的贬抑和剥削 / 126
    三、代孕行为侵害代孕子女的合法权益 / 127
    四、代孕行为诱发关联性违法犯罪行为 / 128
    第四节 代孕行为刑法规制的界限 / 131
    一、代孕基础行为的非犯罪化 / 132
    二、代孕附随行为的犯罪化 / 137
    第五节 代孕附随行为入罪的类型化立法建议 / 140
    一、非法组织代孕罪 / 141
    二、强迫代孕罪 / 145
    三、非法组织出卖人类配子罪 / 147
    第三章 / 非法人体器官移植之刑法规制 / 151
    第一节 人体器官移植之发展与立法 / 152
    一、人体器官移植发展历史 / 152
    二、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概况 / 155
    第二节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犯罪之特点及原因 / 159
    一、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特点 / 159
    二、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原因 / 164
    第三节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刑事立法 / 169
    一、我国器官移植犯罪之立法现状 / 169
    二、我国器官移植犯罪之立法检视 / 171
    第四节 域外人体器官移植犯罪之立法模式考察 / 177
    一、英美法系国家人体器官移植犯罪之立法 / 177
    二、大陆法系国家人体器官移植犯罪之立法 / 179
    三、域外国家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立法经验评析 / 185
    第五节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犯罪之刑法规制完善 / 186
    一、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立法模式 / 186
    二、科学认定人体器官犯罪的相关规定 / 188
    三、关于器官移植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 199
    第四章 / 非法实验性医疗的刑法规制研究 / 206
    第一节 实验性医疗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手段 / 207
    一、实验性医疗的概念界定 / 207
    二、实验性医疗的主要手段 / 208
    第二节 域外规制实验性医疗立法模式考察及经验启示 / 211
    一、德国关于实验性医疗的立法 / 211
    二、日本关于实验性医疗的立法 / 215
    三、美国关于实验性医疗的立法 / 216
    四、英国关于实验性医疗的立法 / 219
    五、欧盟关于实验性医疗的立法 / 220
    六、域外规制实验性医疗立法经验评析 / 220
    七、国家卫健委出台关于实验性医疗的统一规范 / 222
    第三节 我国实验性医疗刑法介入的正当性 / 223
    一、非法实验性医疗对刑法保护法益产生了现实或紧迫的威胁 / 223
    二、发挥刑法一般预防的作用震慑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 / 225
    三、保护人体实验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受试者权利的现实需要 / 225
    第四节 实验性医疗刑法介入的限度 / 226
    一、入罪:实验性医疗行为中刑事违法性识别与认定 / 227
    二、出罪:实验性医疗行为中合理风险与危害风险的界限与判断 / 229
    第五节 我国实验性医疗刑法规制的现状考察 / 233
    一、现有刑法规范难以惩治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 / 233
    二、前置法规范与刑法规范衔接不畅 / 234
    第六节 我国实验性医疗刑法规制的具体完善路径 / 236
    一、制定“人体实验法”完善前置法规范 / 236
    二、在《刑法》中增设非法人体实验罪 / 237
    三、坚持刑法谦抑性认定非法实验性医疗犯罪行为 / 238
    四、妥善处理医学伦理与刑事法律的关系 / 239
    第五章 / 非法医疗美容的刑法规制研究 / 241
    第一节 非法医疗美容的界定及其现状 / 242
    一、医疗美容的内涵解读 / 242
    二、医疗美容和其他相关医疗行为之比较 / 244
    三、医疗美容的性质 / 245
    四、医疗美容的类型 / 248
    五、非法医疗美容的现状 / 250
    第二节 非法医疗美容刑法规制的反思 / 254
    一、非法医疗美容的刑法规范现状 / 255
    二、非法医疗美容刑法规范之不足 / 258
    第三节 域外非法医疗美容刑事立法模式考察 / 264
    一、韩国关于医疗美容的刑事立法 / 264
    二、日本关于医疗美容的刑事立法 / 265
    三、德国关于医疗美容的刑事立法 / 266
    四、美国关于医疗美容的刑事立法 / 267
    五、域外非法医疗美容刑事立法经验评析 / 268
    第四节 我国非法医疗美容的刑法规制完善 / 270
    一、刑法立法之完善 / 270
    二、司法解释之完善 / 274
    第六章 / 非法性别重置手术的刑法规制 / 278
    第一节 医学认知基础:性别重置的内涵与现状考察 / 278
    一、性别重置的内涵及发展 / 278
    二、性别重置手术的实施及困难 / 286
    第二节 法律规范之反思:性别重置的系统性规制不足 / 294
    一、现有规范专门性与系统性缺乏 / 295
    二、现有规范效力层级较低 / 296
    三、现有规范之间内容协调性不足 / 297
    第三节 刑法问题:性别重置手术的刑法冲击 / 298
    一、基础性问题:性别重置手术的刑事正当性 / 299
    二、医事法问题:性别重置手术的医事刑法规制 / 305
    三、衍生性问题:性别重置手术的刑事司法与执法影响 / 309
    第四节 刑法完善:性别重置手术的系统性规制 / 319
    一、关于性别变更的域外规范考察 / 320
    二、关于性别重置的刑法规制模式 / 326
    三、我国关于性别重置的医事刑法规制完善 / 329
    四、我国关于性别重置的关联犯罪规制 / 334
    五、我国关于性别重置的诉讼保护解决 / 338
    第七章 / 非法人体基因编辑的刑法规制 / 340
    第一节 人类基因编辑概述 / 340
    一、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内涵 / 340
    二、基因编辑技术的分类 / 342
    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其风险 / 343
    第二节 域外人体基因编辑行为规制比较研究 / 348
    一、国际法律规范的发展 / 348
    二、大陆法系国家基因编辑相关法律法规 / 350
    三、英美法系国家基因编辑相关法律法规 / 351
    四、域外基因编辑立法经验总结 / 352
    第三节 我国基因编辑技术之立法及不足 / 353
    一、我国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立法概况 / 353
    二、我国现有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 / 355
    第四节 基因编辑技术刑法保护的前置性制度设计 / 358
    一、明确基因编辑研究和利用的界限 / 358
    二、公益性基因编辑技术利用的提倡 / 360
    三、细化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利用规范 / 361
    四、构建对基因编辑的体系化监督 / 362
    第五节 基因编辑技术的刑事立法完善 / 364
    一、刑法介入基因编辑技术之必要性 / 364
    二、刑法规制的基本立场 / 366
    三、《刑法》第336条之一规定的完善 / 367
    四、妨害基因管理秩序罪的增设 / 368
    第八章 / 生殖性克隆的刑法规制研究 / 370
    第一节 克隆技术概述 / 371
    一、克隆概念的演进 / 371
    二、工具书中的“克隆” / 372
    三、现代生殖性克隆 / 373
    四、治疗性克隆 / 374
    第二节 生殖性克隆的规范现状 / 377
    一、我国生殖性克隆相关规范 / 377
    二、域外“克隆人”相关规范 / 379
    第三节 生殖性克隆的伦理争议 / 385
    一、肯定说 / 385
    二、否定说 / 393
    第四节 生殖性克隆入刑的必要性 / 402
    一、破坏医事刑法法益 / 402
    二、风险社会下犯罪预防的必然要求 / 403
    三、对人格权、生命权等基本权利的极端侵犯 / 404
    四、行政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手段无能为力 / 405
    第五节 克隆人的法律困境 / 406
    一、技术专业化过高存在监管障碍 / 406
    二、行业自律有待提升——知情同意未得到保障 / 408
    三、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尚有不足 / 409
    第六节 我国生殖性克隆的法律规制路径 / 410
    一、多元化监管方式 / 411
    二、完善生殖性克隆的刑法规范 / 415
    第九章 /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犯罪侦查取证研究 / 421
    第一节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犯罪的证据类型 / 422
    一、实物证据 / 423
    二、言词证据 / 430
    第二节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犯罪侦查取证的困境 / 436
    一、法律规制不完善,证物标准缺失 / 437
    二、跨区域犯罪需侦查协作,有效取证缺位 / 438
    三、取证专业性较强,取证效果不佳 / 440
    四、受害者及证人配合度低,口供获取难 / 441
    五、犯罪上下游以及犯罪组织认定困难 / 442
    六、取证对象独特,器官、胚胎等消耗性证据难以保存 / 444
    第三节 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犯罪取证措施完善 / 445
    一、完善法律法规,为法治化取证提供依据 / 445
    二、确立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犯罪的侦查取证原则 / 447
    三、加强全国性侦查取证协作与区域性警务合作 / 451
    四、提升取证主体的取证能力 / 453
    五、重视尖端医疗科技领域犯罪各具体侦查取证环节 / 454
    六、完善证据保管链制度 / 463
    结 语 / 465
    后 记 / 468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