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现代管理学原理(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
    编号:9623
    书名:现代管理学原理(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
    作者:郑传坤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2年11月
    入库时间:2002-11-18
    定价:23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现代管理追求科学化的管理,科学的管理需要管理科学的指
    导。
    管理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科
    学,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
    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科学。尽管管理
    科学问世至今只有80多年的历史,尚属于一门年轻的新兴科学,
    但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人类管理活动的价值与作用却日显突出
    和重要。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管理行为
    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决定的。这是因为,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最古
    老十最普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行
    为,因而成为了现代社会生产力要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生产力。
    许多学者认为,管理水平与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两大支柱,它们
    犹如现代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换言之,科学技
    术是硬件,管理水平则是软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出巨
    大的效能。伟大的列宁曾经精辟地论述了管理的巨大作用,他认
    为,国家的“整个关键不在于政权,而在于是否会管理”。美国“曼
    哈顿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奥本·海默教授在谈到组织管理与科学
    技术的关系时也曾经指出,能够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是科
    学的组织管理。
    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得最为辉煌的世纪。20世纪的
    辉煌既要归功于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而且更要
    归功于人类管理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21世纪将是人类竞争更
    加激烈而其发展前景令人无限神往的世纪。中华民族要在21世
    纪济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必须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赶
    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人民要在21世纪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
    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首先就必须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而要实
    现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要有赖于体现和反映现代化水准的管理
    科学的指导。为此,创立和发展具有赶超世界现代化水准和富有
    中国民族特色的管理科学,既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现实的迫切
    要求。
    今人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
    中国的管理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与此同
    时,从事学习、研究管理科学和应用管理科学在全社会也蔚然成
    风。毫无疑问,管理科学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的显学或一种热门
    科学而受到全社会的青睐。基于此,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对学习
    研究管理科学知识的需要,适应高等院校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
    类专业和党政干部学校的教学需要以及广大干部、青年的自学需
    要,我们在系统总结了多年来进行管理科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经验并广泛吸取国内外管理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力求
    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编著出版了这本机代管理学原
    理》。
    在《现代管理学原理》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管
    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为努
    力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本土,借鉴国外,注意总结
    当今中外管理实践的新鲜经验,尽力吸取当代中外管理科学研究
    的前沿成果。在概略地分析了科学管理的重要价值和管理科学基
    本特征的基础之上,深入地探讨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原
    则,简略地考察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全面系统地
    研究了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管理行为、管理方法等管理科学的一
    系列基本范畴,致力于实现学术性与科学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
    机统一。与此同时,从本书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类
    专业的教科书这一特点着眼,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也努力做到从教
    学需要的客观规律出发,力求达到既有一般高校教科书所需要的
    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对现实管理问题进行积极探讨的灵活创新性,
    使之更加符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党政干部学
    校的教学需要。
    本书由郑传坤主编,白胜、邹东升副主编。其各编各章的具体
    写作分工为:
    郑传坤:第一章、第二章、第三三章;
    邹东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屈健: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一章;
    黄述富:第九章;
    袁敏:第十章;
    聂志毅: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白胜: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本书能够得以顺利出版,既得力于西南政法大学教材编审委
    员会的热情关怀,也得益于法律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们谨
    表示衷心的感谢!遗憾的是,限于编著者学识水平的不足和编写
    时间的仓促,书中的缺陷与不当在所难免,殷切期望学界同仁和广
    大读者悉心指教,以便再版时修正完善。
    郑传坤
    2002年3月于西南政法大学



    目录
    第一编管理学导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的要素
    三、管理的职能
    四、管理的性质
    五、管理的作用
    第二节管理科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特点
    三、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科学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代的社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产生
    二、近代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形成
    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法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梅奥的人群关系论
    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
    一、社会系统管理学派
    二、决策理论管理学派
    三、管理科学学派
    四、权变管理学派
    五、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第三章现代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第一节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动态原理
    四、动力原理
    五、效益原理
    第二节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整分合原价
    二、封闭原则
    三、能级原则
    四、法治原则
    五“行为”原则
    六、反馈原则
    七、弹性原则
    八、价值原则
    第二编管理主体论
    第四章管理组织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
    二、组织的要素
    三、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一、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作用
    第三节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三、组织的部门化
    四、组织结构的形式
    五、公司的组织结构
    六、组织结构体系
    第五章领导者
    第一节领导者的素质与角色
    一、管理王体的概念
    二、领导者与权力
    三、领导者素质
    四、21世纪领导者的四个角色
    第二节领导者的类型与作用
    一、领导者的类型
    二、领导者的作用
    第三节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一、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二、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的内容
    第四节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一、深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内的人事制度改革
    二、建立和健全企业配套的激励机制
    三、切实完善企业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
    第六章管理者
    第一节管理者的角色与类型
    一、管理者的含义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三、管理者的类型
    第二节管理者的素质
    一、良好品质
    二、丰富知识
    三、健全心理
    四、实际能力
    第三编管理职能论
    第七章管理的决策职能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定义与作用
    二、决策的类型
    三、决策模式理论
    第二节决策原则和影响因素
    一、决策的原则
    二、影响决策的因素
    第三节决策程序及基本要素
    一、决策程序科学化的意义
    二、决策的程序
    第八章管理的计划职能
    第一节计划概述
    一、计划的概念
    二、计划在管理中的作用

    三、计划的原则
    第二节计划的种类
    一、按期限划分
    二、按内容划分
    第三节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计划的制定
    二、计划的执行
    三、计划的调整
    第四节计划工作的基础——目标
    一、目标含义与性质
    一、目标管理
    第五节战略计划和战略管理
    一、战略计划的内容
    二、战略计划的类型
    三、战略的制定
    第九章管理的组织职能
    第一节组织工作概述
    一、组织工作的内容
    二、组织工作的过程
    三、组织工作原则
    第二节组织工作的基本范畴
    一、劳动分工与统一指挥
    一、职证、职权和职责
    三、集权和分权
    四、组织授权
    五、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第十章管理的协调职能
    第一节协调的概述
    一、协调的涵义和意义
    二、协调的原则
    三、协调的分类
    第二节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
    二、信息沟通的类型
    三、信息沟通网络
    四、组织沟通的障碍
    第十一章管理的控制职能
    第一节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二、控制的目的与必要性
    三、有效控制的要求
    第二节控制的类型
    一、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二、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三、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第三节控制的对象
    一、人员
    二、财务
    二、作业
    四、信息
    五、绩效
    第四节控制的过程
    一、确立控制标准
    二、衡量工作成效
    三、纠正偏差
    第四编管理行为论
    第十二章管理行为概述
    第一节管理行为
    一、管理行为的概念
    二、管理行为分类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二、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三、行为科学与组织行为学
    第十三章个体管理行为
    第一节个体管理行为概述
    一、个体管理行为过程
    二、个体管理行为基础
    第二节管理行为的激励
    一、激励与激励理论
    二、激励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个体管理行为
    一、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关系
    二、个体管理行为的构成和特征
    三、个体管理行为方式
    第十四章群体管理行为
    第一节群体管理行为
    一、群体及其群体管理行为
    二、影响正式群体管理行为的因素
    三、不同群体之间行为分析
    第二节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概述
    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和管理
    第三节工作团队
    一、工作团队及其意义
    二、工作团队与群体
    第五编管理方法论
    第十五章管理方法概论
    第一节管理方法的基础
    一、管理方法的定义及特征
    二、管理方法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管理方法分类
    一、接管理学派分类
    二、按是否采用定量技术分类
    三、按管理职能分类
    四、按实施主体的“知”和“行”分类
    五、按实施对象分类
    第十六章管理思维方法
    第一节PDCA循环思维法
    一、产生背景
    二、主要内容
    第二节二分思维法
    一、产生背景
    二、主要内容
    第三节简易一不易一交易思维法
    一、产生背景
    二、王要内容
    三、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系统思维法
    一、产生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七章管理行为方法
    第一节计划与决策方法
    一、SWOT法
    二、群体决策法
    二、预算方法
    四、管理树法
    五、网络留法
    第二节组织与实施方法
    一、信息处理法
    二、80/20工作法
    三、授权管理法
    四、比较优势法
    五、TQM法
    六、时间管理法
    第三节协调与控制方法
    一、标准控制法
    二、平衡协调法
    三、冲突管理法
    四、例外控制法
    五、行为激励法
    主要参考文献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