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网络监督行为的多重逻辑及其引导与规制研究
    编号:95969
    书名:网络监督行为的多重逻辑及其引导与规制研究
    作者:孟卧杰,黎慈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入库时间:2024-4-2
    定价:78
      

    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当下风起云涌的网络监督行为,实质上是一种非典型的、非制度性的公众参与,蕴含着“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时代课题,唯制度化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本书基于网络监督行为的历史、制度、理论和实践等多重逻辑,深入剖析其“多重效应”;认为网络监督行为需要科学引导和依法规制,需要针对其不同效应科学预设应对机制;并建构了相应的类型化模型,对揭发型网络监督行为的对象、目的、领域、合规与失范展开分类比较和剖析,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借助管理学的理论展开,立足法学寻求解决方案,为统筹兼顾网络监督的双重作用和有效应对其衍生社会风险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问题意识与概念建构
     一、问题的发现
     二、问题梳理提炼和课题研究思路
     三、概念的建构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术语的使用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术语的使用
     三、研究的范围及其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假设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网络爆料问题文献综述
     一、网络爆料问题文献数量统计
     二、关于网络爆料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网络反腐问题文献综述
     一、网络反腐问题文献数量统计
     二、关于网络反腐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人肉搜索”问题文献综述
     一、“人肉搜索”问题文献数量统计
     二、关于“人肉搜索”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网络问政问题文献综述
     一、网络问政研究文献数量统计
     二、关于网络问政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五节 网络监督问题文献综述
     一、网络监督研究文献数量统计
     二、关于网络监督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六节 网络舆情问题文献综述
     一、网络舆情研究文献数量统计
     二、关于网络舆情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比较视阈下的美国“扒粪运动”与中国网络监督行为
    第一节 美国“扒粪运动”
     一、美国“扒粪运动”概说
     二、美国“扒粪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网络监督行动的社会实践
     一、中国网络监督行动的发展态势
     二、中国揭发型网络监督行为多聚焦于公职人员行为
    第三节 美国“扒粪运动”与中国揭发型网络监督活动的比较和启示
     一、美国“扒粪运动”与中国网络监督实践的可比较点
     二、美国“扒粪运动”与中国网络监督实践的区别
    第四章 网络监督行为的类型化
    第一节 类型化的标准问题讨论
     一、将网络监督行为类型化的意义
     二、网络监督行为类型化的标准及其类型
    第二节 网络监督行为类型化须坚持以对象标准为原则
     一、以国家公权力机关为监督对象的网络监督行为
     二、以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家属为监督对象的网络监督行为
     三、以与公众利益密切关联企业为监督对象的网络监督行为
     四、以公众人物为监督对象的网络监督行为
     五、针对普通公民的网络监督行为
    第五章 网络监督行为的多重效应
    第一节 “蝴蝶效应”:网络监督舆情传播中的极速扩散现象
     一、“蝴蝶效应”原理
     二、网络监督舆情发展中“蝴蝶效应”的产生机理
     三、“蝴蝶效应”对网络监督舆情引导与规制的启示
    第二节 “沉默螺旋效应”:网络监督舆情传播中的“一边倒”现象
     一、“沉默螺旋效应”的原理
     二、网络监督舆情发展中的“沉默螺旋效应”及其反转
     三、“沉默螺旋效应”对网络监督舆情引导与规制的启示
    第三节 “塔西佗效应”:网络监督舆情引导中的信任危机现象
     一、“塔西佗效应”原理
     二、网络监督舆情发展中“塔西佗效应”形成机理
     三、“塔西佗效应”对网络监督舆情引导与规制的启示
    第六章 网络监督行为的多重逻辑
    第一节 网络监督行为的历史渊源
     一、尧舜时期创设“诽谤木”
     二、西周时期创设“立肺石”
     三、战国时期创设“蔽竹”
     四、西汉时期创设“缿筒”
     五、唐朝时期创设“铜匦”
     六、晋代至清朝的“登闻鼓”制度
    第二节 网络监督行为的制度逻辑
     一、信访制度
     二、检举制度
     三、控告制度
    第三节 网络监督行为的理论逻辑
     一、人民民主理论
     二、权力制约理论
     三、公共领域理论
    第四节 网络监督行为的实践逻辑
     一、群众路线是我国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方针
     二、新时代舆论监督的法治保障取得丰硕成果
     三、各级人民政府为舆论监督开辟了畅通渠道
    第七章 网络监督行为各方主体的自利性倾向和立场
    第一节 网络监督行为各方主体简析
     一、行政管理类法律关系中的各方主体
     二、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行为主体
     三、刑事法律关系中的各方主体
    第二节 网络监督行为各方主体的自利性
     一、归因偏差与自利性理论
     二、网络监督活动中各方主体的自我倾向与归因偏差问题
    第三节 网络监督行为各方主体的立场
     一、网络监督活动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主张
     二、网络监督行为管理者或者裁判者(应对者)的权力主张
    第八章 网络监督行为失范及其社会风险
    第一节 网络监督行为失范概论
     一、揭发型网络监督行为失范的内涵界定
     二、网络监督行为失范的缘由
    第二节 网络监督行为失范的主要表征
     一、不当“人肉搜索”
     二、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三、制造传播网络谣言
     四、借机实施敲诈勒索
    第三节 网络监督行为异化的社会风险
     一、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二、降低党政部门公信力
     三、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四、扭曲社会价值观
    第九章 网络监督行为的引导
    第一节 网络监督蕴含积极效应:政府引导的价值所在
     一、促进政治参与
     二、保护言论自由
     三、保障公众监督
     四、培育法治文化
    第二节 政府引导与法律规制:自由与秩序的兼顾与衡平
     一、保护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首要任务
     二、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秩序: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必要任务
     三、自由与秩序的兼顾衡平: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政府理念养成
    第三节 强化公民的网络法治意识,促进网民依法监督
     一、网络法治意识的科学内涵界定
     二、网络法治意识的真实现状分析
     三、网络法治意识的培育路径探寻
    第四节 提升公民网络道德素养,促进网民理性监督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重和改进网络道德教育的体系
    第十章 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法律规制意义与困境
     一、法律规制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意义
     二、法律规制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困境
    第二节 规制网络监督失范行为应遵循的原则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
     二、刑法规制适度介入原则
    第三节 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民法规制
     一、厘清民法规制的法理依据
     二、完善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民法规制
    第四节 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行政法规制
     一、强化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
     二、完善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行政法规制
    第五节 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正确认识刑罚规制的“双刃剑”效应
     二、完善网络监督失范行为的刑法规制
    结 语
    后 记
    "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