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裁判文书说理原论
    编号:92685
    书名:裁判文书说理原论
    作者:刘树德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入库时间:2023-3-24
    定价:168
      

    图书内容简介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当下司法体制改革方案将裁判文书说理作为重要内容予以纳入,力图最大程度实现以说理促正义、以说理求公平的司法目标。刘树德法官《裁判文书说理原论》展开系统深入、总分兼顾的论述,无疑会积极促进裁判文书说理、保障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因而亦将突显其理论学术、审判实务两个方面的价值。同时,本书对裁判文书说理作了体系性论述,对推进我国裁判文书说理制度建构与裁判文书说理水平提升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概念论
    ——文件·学理表达
      一、裁判文书说理的文件表达
      二、裁判文书说理的学理表达
      三、裁判文书说理的再界定
    第二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一)
    ——民事裁判文书结构·说理模式
      一、裁判文书说理的两种模式
      二、德国民事裁判文书结构·说理模式
       (一)说理受众
       (二)说理的框架与技术标准
      三、申论:裁判文书说理的辅助机制与法学支撑
       (一)诉讼代理、诉讼费用和法律援助制度
       (二)审级制度、法官特殊保护机制
    第三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二)
    ——“裁判依据裁判理由”之辨
      一、问题的提出
      二、“裁判依据”与“裁判理由”的法理之辨
       (一)什么是裁判依据
       (二)什么是裁判理由
       (三)“裁判依据”和“裁判理由”的关系框定
      三、宪法条款与指导性案例的“理由·依据”定位
       (一)裁判文书中宪法条款的效力定位:裁判理由抑或是裁判依据
       (二)裁判文书中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裁判理由抑或是裁判依据
    第四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三)
    ——审查判断证据说理
      一、审查判断证据说理的问题归整
       (一)要素不全:遗漏重要说理要素,不能全面反映证据认定的过程
       (二)争点不明:采用简单归纳说理方式,论证难以实现理想效果
       (三)逻辑不清:证据认证过程欠缺推理逻辑或逻辑模糊
       (四)繁简不当:说理论述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反映案件特点与争点
       (五)论证不足:对关键证据或争议证据的认定过程论证不充分
      二、审查判断证据说理的规诫提炼
       (一)完整阐述证据说理要素
       (二)围绕诉讼争点进行说理
       (三)厘清证据说理的逻辑
       (四)遵循繁简适度的说理原则
       (五)充分论证证据的认定过程
    第五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四)
    ——民事证据裁判说理
      一、证据说理的具象化展示——第107号指导性案例
      二、证据裁判说理的内涵延展
       (一)当事人不当处分行为的必要限制
       (二)裁判者自由裁量权的规制
       (三)当事人证据权利的强化
       (四)裁判者职权探知的强化
      三、新规背景下证据裁判说理的逻辑进路
       (一)厘清庭审说理与裁判文书说理的关系
       (二)围绕具体化争点说理
       (三)强化自由裁量权说理
    第六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五)
    ——间接证据裁判说理
      一、间接证据的审查与认定
       (一)间接证据足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示例
       (二)间接证据难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示例
      二、间接证据裁判说理的“一阶规则”
       (一)单个间接证据的可采信认定
       (二)印证证明关系和状态
       (三)形成完整证据链
       (四)达到证明标准
       (五)遵循推理逻辑
       (六)符合经验法则
      三、间接证据裁判说理的“二阶规则”
       (一)严格适用证明责任
       (二)适当行使释明权
       (三)开示自由心证
    第七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六)
    ——刑事事实认定说理
      一、刑事事实说理不清的实践扫描
       (一)刑事事实说理不清的实践样态
       (二)事实说理不清的具体影响
       (三)事实说理不清的溯因假定
      二、刑事事实说理的裁判行为基础
       (一)筛选庭审证据阶段
       (二)确认定案根据阶段
       (三)建构判决事实阶段
      三、刑事事实说理的裁判逻辑基础
       (一)事实裁判的程序逻辑
       (二)事实裁判的证据逻辑
       (三)事实裁判的建构逻辑
      四、刑事事实说理“三环九步法”的构建
       (一)庭审证据争议解决环节的事实说理
       (二)定案根据争议解决环节的事实说理
       (三)判决事实争议解决环节的事实说理
      五、申论:价值判断在刑事事实说理中的适用空间
       (一)证据审查时需考量价值判断
       (二)事实建构时宜远离价值判断
       (三)阐明事理时可融入价值判断
    第八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七)
    ——运用道德话语说理
      一、“道德话语”的言说内容
      二、“道德话语”的言说处所
      三、“道德话语”的言说功能
      四、“道德话语”的言说规诫
    第九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八)
    ——援引文件说理
      一、刑事裁判文书援引文件的类型
      二、刑事裁判文书援引文件的问题表现
      三、刑事裁判文书援引文件的规制建言
    第十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九)
    ——运用立法资料说理
      一、立法资料的性质与类型
      二、运用立法资料说理的方式
      三、运用立法资料说理的规范化要求
       (一)运用立法资料的前提
       (二)资料择取的要求
      四、结语
    第十一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十)
    ——援引法律学说说理
      一、裁判文书援引法律学说说理的问题扫描
       (一)内容上:繁简失衡,援引阐释的适度性把握不当
       (二)方法上:不当援引,过度依赖法律专家意见
       (三)程序上:缺乏有效回应,忽视当事人的学说主张
      二、裁判文书援引法律学说说理不当的原因解析
       (一)立法因素:法律学说的非正式法源属性的制约
       (二)理论因素:通说机制未建立导致司法适用无所适从
       (三)主体因素:法律学说供给与司法需求张力致法官趋利避害
       (四)方法因素:法律学说的不当运用影响司法裁判的个案效果
      三、裁判文书援引法律学说说理的正当性确证
       (一)从“对立”到“转向”
       (二)法律学说的实践性
       (三)法律实践更迭新的法律学说
       (四)法律学说的实践功能
      四、裁判文书援引法律学说说理的规则建构
       (一)坚持“四原则”
       (二)聚焦“三重点”
       (三)贯通“四程序”
    第十二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本体论(十一)
    ——援引指导性案例说理
      一、裁判文书援引指导性案例的实践扫描
       (一)援引率低
       (二)援引不规范
       (三)“消极”应对诉讼参与人的援引
      二、裁判文书援引指导性案例引发的叙事转变
       (一)“说服力”叙事理念的转化
       (二)“演绎+类比式”叙事逻辑的转换
       (三)具体情境下叙事重心的分流
      三、主动援引型裁判文书的叙事模式构建
       (一)法条重申型案例的观点印证强效化叙事模式
       (二)法律阐释型案例的法律解释权威化叙事模式
       (三)规则创设型案例的法律续造理据化叙事模式
      四、被动援引型裁判文书的叙事模式构建
       (一)援引赞同语境下的逆向回应叙事模式
       (二)援引否定语境下的逆向回应叙事模式
       (三)援引否定回应后的主动援引互交型叙事模式
    第十三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方法论(一)
    ——刑事裁判说理的犯罪论视域
      一、刑事裁判文书说理与犯罪论体系
      二、刑事裁判文书说理与犯罪论逻辑
      三、刑事裁判文书说理与犯罪论命题
    第十四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方法论(二)
    ——刑事裁判说理的类比运用
      一、刑事“类推话语”的争鸣
      二、作为法律解释方法的“类推解释”
      三、作为法律推理的“类比推理”
      四、作为法律适用的“类推制度”
    第十五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制度论(一)
    ——说理制度体系的重塑
      一、裁判文书说理制度的程序理性
      二、裁判文书说理内部机制的完善
       (一)具体阐释裁判文书说理的内涵和特征
       (二)明确细化裁判文书说理正义价值及说理标准的规定
       (三)全面具体地规定裁判文书说理的内容
       (四)解释裁判文书说理的基本模式
       (五)明晰裁判文书说理的基本架构
      三、裁判文书说理外部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公开机制
       (二)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权利保障制度
       (三)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考核激励制度
       (四)建立裁判文书说理的评价制度
      四、裁判文书说理制度体系的结构层级与效力设定
    第十六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制度论(二)
    ——说理责任制度的构建
      一、裁判文书说理责任的制度理性
      二、裁判文书说理责任制度的现状
      三、裁判文书说理责任制度的“双核”
      四、裁判文书说理责任制度的保障
      五、裁判文书说理责任制度的设计
       (一)关于说理公开责任的制度条文及简要说明
       (二)关于说理权利保障的制度条文及简要说明
       (三)关于说理目标、标准的制度条文及简要说明
       (四)关于说理考核激励措施条文及简要说明
       (五)关于说理内外部评价体系的制度条文及简要说明
    第十七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制度论(三)
    ——少数意见公开制度的构建
      一、少数意见公开的样本分析
      二、少数意见公开的改革语境
       (一)少数意见公开之于合议制度的规范价值
       (二)少数意见公开之于审判委员会运行的规范价值
       (三)少数意见公开之于推进法律体系完善的反思价值
      三、少数意见公开的操作规制
       (一)总体原则:目标指引与传统理念的平衡
       (二)裁判文书中少数意见公开的“进”路
       (三)裁判文书中少数意见公开的“退”路
    第十八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具象论(一)
    ——量刑说理的类案运用
      一、量刑类案参照的逻辑基础
       (一)量刑三段论推理的必然选择
       (二)自由裁量中法官刑罚观念的平衡参照
       (三)刑量尺度“普遍性”的合理来源
      二、量刑中大样本类案参照的功能衔接
       (一)差异化判决合理性的判断
       (二)类案规律的积累和修正
       (三)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方式及限度
      三、量刑参考机制的再构建
       (一)“类案”发现
       (二)量刑参考幅度的划定
       (三)量刑参考的说理规范
    第十九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具象论(二)
    ——刑法总则“但书”适用的说理
      一、“但书”适用的理论争点
       (一)立法沿革
       (二)理论争辩
       (三)内涵界定
      二、“但书”适用说理的实证分析
       (一)“但书”规定适用的整体描述
       (二)“但书”规定适用的说理分析
      三、“但书”适用说理的规则构建
       (一)前提判断:是否存在“但书”规定的适用空间
       (二)逻辑位阶:社会危害性让位于刑事违法性
       (三)“二阶”说理:情节要素的整体评价和社会危害性的实质判断
    第二十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具象论(三)
    ——被害人过错适用的说理
      一、被害人过错说理要素量化分析
       (一)说理要素存在的问题
       (二)说理要素问题的成因
      二、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理论基础的反思
       (一)个体理性和公共理性视野中的意志自由
       (二)定罪责任和量刑责任的划分
      三、被害人过错说理要素拟定
       (一)客观型
       (二)主观型
    代跋:裁判文书样式结构调整三问
    后 记
    "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