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类案裁判规则与适用/法官裁判智慧丛书
    编号:88079
    书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类案裁判规则与适用/法官裁判智慧丛书
    作者:刘树德,聂昭伟
    出版社:北大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入库时间:2021-7-1
    定价:8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选题针对侵犯人身权利各罪名在刑法总则、分则以及程序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在总则、分则部分,按照《刑法》法条的顺序,以法条适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问题为导向,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分别采取规则提炼、规则讲解与案例参考的模式来进行分析。
    “规则提炼”部分开门见山地指出解决问题应遵循的规则所在,让读者“知其然”。而在“规则讲解”部分,详细阐述了规则的具体内容及理论依据所在,让读者“知其所以然”。“案例参考”部分通过司法实践中发生的典型案例,对抽象规则的具体适用进行了直观的解读。这些指导性案例均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与发布,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在“程序”部分,讲解了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证据审查、事实认定问题,如何防止冤错案件。

    图书目录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在要求:单向制约还是双向制约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在法官个案裁判解释中如何体现

    第二章刑法的时间效力与空间效力
    一、针对某一犯罪行为“新旧法”法定刑相同的,如何选择适用
    二、如何理解《刑法》第12条“从旧兼从轻”中的“处刑较轻”
    三、犯罪预备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的,能否适用我国刑法

    第三章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及“但书”的司法功能如何把握
    二、“但书”的司法适用

    第四章犯罪故意
    一、如何认定行为人犯罪故意中的认识因素
    二、如何认定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犯罪故意

    第五章犯罪过失
    一、如何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与意外事件
    二、在人身伤害类案件中存在介入因素时,如何判断因果关系

    第六章刑事责任年龄与能力
    一、户籍证明与其他证据矛盾时如何认定被告人的年龄
    二、行为人因饮酒、吸毒致责任能力丧失的,是否影响刑事责任的承担
    三、醉酒状态下实施犯罪能否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四、如何审查轻度精神障碍及智障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第七章正当防卫
    一、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时间要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二、如何理解“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针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否实施正当防卫行为
    四、为预防不法侵害而事先准备防卫工具的能否成立正当防卫
    五、在相互斗殴过程中是否存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的空间
    六、对于特殊防卫条件中“行凶”一词如何理解
    七、假想防卫致人死亡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及处理
    八、在自家院内搜寻不法侵害人时发生打斗致人死亡的,是否构成正当
    防卫

    第八章犯罪形态
    一、在间接故意犯罪中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二、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杀人未遂案件,能否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三、中止犯罪中“未发生结果”及“未造成损害”如何认定
    四、自动性与被迫性并存时犯罪中止与未遂如何认定
    五、共同犯罪中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第九章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等共犯行为的认定思路如何把握
    二、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如何认定与区分
    三、如何准确区分共同犯罪与同时犯
    四、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不完全相同的,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五、有责任能力者与无责任能力者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六、事前明知但无通谋,事后包庇、掩饰、隐瞒的,能否以共犯论处
    七、对明显超过共同犯罪故意内容的过限行为如何处理
    八、共同犯罪中教唆犯、帮助犯脱离共犯关系如何认定

    第十章死刑
    一、《刑法》第48条“罪行极其严重”如何理解与认定
    二、对未成年人和年满75周岁老人如何适用《刑法》第49条和第17条
    三、如何理解《刑法》第49条规定的“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四、如何理解和认定《刑法》第49条规定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五、主观恶性极大、人身危险性极大的罪犯获得谅解的,能否判处死刑
    六、罪行极其严重的故意杀人未遂案件是否可以判处死刑
    七、对罪行极其严重但兼有法定从轻、从重情节的罪犯如何适用死刑

    第十一章死缓并限制减刑制度
    死缓限制减刑在因恋爱、婚姻矛盾引发的杀人案件中如何适用

    第十二章剥夺政治权利
    一、对被判处死刑的外国人能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二、对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判决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第十三章自首与立功
    一、如何认定自首情节中的“确已准备去投案”
    二、不知自己已被公安机关实际控制而投案的,能否认定“自动投案”
    三、亲属“送亲归案”或者协助抓获行为人的,能否认定“自动投案”
    四、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的如何认定
    五、行为人供述与采取强制措施罪名不同的罪行,针对该罪能否认定自动
    投案
    六、如何认定自首情节中的“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
    七、经电话通知、传唤到案的行为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
    八、作案后既有自杀又有报警行为的,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
    九、报警后在等待抓捕期间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
    十、报案时未表明系作案人而在现场等待的,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
    十一、以被害人或证人身份报案,归案后隐瞒重大犯罪事实的,能否认定
    “自动投案”
    十二、在一般性排查中就如实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
    十三、对于犯罪后未逃离现场或者逃离后又返回的,如何认定“自动
    投案”
    十四、在抢救被害人过程中被抓获,后主动如实供述的,能否认定为自首
    十五、如何区分认定“自动投案”过程中的“形迹可疑”与“犯罪嫌疑”
    十六、如何理解和认定“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的内容与时间
    十七、在二审发回重审后的一审期间再作供述的,能否认定为“如实
    供述”
    十八、行为人对其主观心态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的成立
    十九、自动投案但对影响量刑升格的次要事实翻供的,是否影响自首的
    认定
    二十、余罪自首中如何认定“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
    二十一、共犯以证人身份协助司法机关指认同案犯的,是否构成立功
    二十二、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线索来源违法或者不清的,能否认定为立功
    二十三、被窝藏人主动供述他人窝藏犯罪的能否认定为立功
    二十四、被告人亲属协助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能否认定为立功

    第十四章缓刑
    如何认定故意杀人当中的“情节较轻”并适用缓刑

    第十五章追诉时效
    一、如何确定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及追诉期限
    二、被害人虽控告但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案件是否受追诉时效限制
    三、新、旧刑法交替后追诉时效规定应当如何适用
    四、已婚被告人与他人存在事实婚姻关系,后单方终止事实婚姻的,如何
    计算追诉时效

    第十六章故意杀人罪
    一、帮助他人玩“危险游戏”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性
    二、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而“以暴制暴”杀人的,应当如何量刑
    三、教唆、帮助他人自杀行为能否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四、以驾车、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人应当如何定性
    五、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转化为故意杀人的情形
    六、遗弃罪、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应当如何区分
    七、因自己行为致被害人于生命危险境地,“见死不救”如何认定处理
    八、因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量刑
    九、故意杀人案件中被害人过错是否影响死刑适用
    十、多名被告人致一人死亡的共同犯罪案件如何区别量刑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