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城乡结合部的犯罪聚集规律与空间防控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用
    编号:73492
    书名:城乡结合部的犯罪聚集规律与空间防控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用
    作者:单勇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入库时间:2017-7-3
    定价:56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被视为城市治理的难点、犯罪的高发空间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的薄弱地带,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环境、城市设计、社会特征、居民组成等因素对“两抢一盗”等常见犯罪发生及空间分布的影响备受热议。随着信息技术的勃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犯罪地图成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的“眼睛”与智慧警务的向导,犯罪制图技术为城乡结合部的犯罪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借助犯罪地图,犯罪热点得以探测,犯罪聚集性和热点稳定性等犯罪空间演化规律获得分域考察与专题探讨,犯罪与各种用地属性、房屋类型、人口密度、商业网点密度、城市设计、防控布局、社会结构等因素的空间相关性获得精密测量。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技术的集成使用极大促进了犯罪大数据的应用,针对犯罪热点、基于空间相关性、根植于数据治理的空间防控模式获得深入发展。在空间防控具体策略的推动下,城乡结合部的犯罪治理出现了从罪犯到地点、从平面到立体、从模糊到精准、从经验到智能、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的深刻转变。
    "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现象 
    二、城乡结合部成为社会治理难点 
    三、城乡结合部构成犯罪高发空间及防控薄弱地带 
    四、城乡结合部犯罪治理的空间维度及分析框架 
    (一)犯罪治理的空间维度解读 
    (二)城乡结合部犯罪空间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犯罪空间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犯罪空间研究何以重要 
    二、犯罪空间研究的国外学说演进 
    (一)发端:基于早期犯罪地理学的犯罪空间特征体察 
    (二)推进:基于犯罪生态学的犯罪空间分布规律解读 
    (三)跨越:基于环境犯罪学的犯罪空间防控探索 
    (四)提升:基于当代犯罪地理学的空间防控研究 
    三、犯罪空间研究的国内知识谱系 
    (一)街面犯罪的犯罪地理学初探 
    (二)街面犯罪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解读 
    (三)街面犯罪空间防控的环境犯罪学剖析 
    (四)街面犯罪空间防控的GIS制图与建模研究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启示 
    (一)问题凸显:城市空间环境对街面犯罪聚集的影响渐获重视 
    (二)理论改进:犯罪空间防控学说亟待深化 
    (三)方法更新:集成运用GIS等方法改进研究路径 
    (四)建模应用:以犯罪聚集规律引领犯罪分析与预测 
    (五)政策优化:立体化的空间防控刑事政策及防控体系有待确立 
    第三章犯罪制图方法的系统解读 
    一、犯罪制图:犯罪空间分析的新技术 
    二、犯罪制图引入立体化治安防控的必要性 
    (一)犯罪制图是犯罪治理信息化的重要表现 
    (二)犯罪制图是犯罪治理精细化的现实需要 
    (三)犯罪制图是犯罪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平台 
    (四)犯罪地图公开促进治安防控的社会参与 
    三、犯罪制图在犯罪空间分析中的技术优势 
    (一)治理传统:犯罪空间分析中的制图应用由来已久 
    (二)分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是犯罪制图的最佳工具 
    (三)风险识别:基于制图的犯罪热点探测 
    (四)风险评估:基于制图、立足大数据的建模分析 
    (五)风险预警:基于制图的犯罪预测与被害预防 
    四、犯罪制图应用的困境分析 
    (一)犯罪制图多用于侦查,预防应用有限 
    (二)犯罪制图多应用于公安系统,其他综治机构的应用匮乏 
    (三)基于制图的犯罪大数据分析不足 
    (四)犯罪地图未能实现对社会公开  
    五、犯罪制图应用的改进对策 
    (一)以犯罪风险分析拓展犯罪制图的预防应用 
    (二)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犯罪地图的内部共享 
    (三)以制图技术促进犯罪地理大数据应用 
    (四)助力警务模式的智能化升级 
    (五)推进犯罪地图的社会公开 
    六、犯罪制图应用的支撑条件 
    (一)犯罪地理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二)社会大数据与犯罪地理信息的对接 
    (三)犯罪制图软件的研发与推广 
    (四)基于警民交互的犯罪制图制作与使用 
    第四章城乡结合部犯罪聚集规律的分域考察 
    一、省会城市副中心区的犯罪聚集分布 
    (一)基于散点图的犯罪空间分布全局展示 
    (二)犯罪聚集性验证 
    (三)犯罪热点探测 
    二、地级市城郊新建开发区的犯罪聚集分布
    (一)犯罪散点图分析
    (二)犯罪聚集性检验
    (三)犯罪热点探测
    (四)热点稳定性验证
    三、三省交汇特色小镇的犯罪聚集分布
    (一)盗窃案件的描述性统计
    (二)盗窃案件热点制图分析
    第五章城乡结合部犯罪聚集规律的专题探讨
    一、基于GIS的“少年犯罪区”再认识
    (一)我国少年犯罪空间研讨遇冷
    (二)“少年犯罪区”测量新思路
    (三)少年犯罪热点制图及空间对比
    (四)少年犯罪制图的启示
    二、基于时间序列的犯罪时间热点分析
    (一)国内研究基础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X-11季节调整原理
    (四)X-11方法在盗窃犯罪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三、犯罪热点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源自社会解组的集体效能缺失
    (二)流动人口的日常活动放大被害风险
    (三)不良空间环境刺激下的破窗效应
    (四)理性选择下的犯罪决策
    第六章从罪犯到地点:空间防控模式的兴起
    一、从运动式治理走向专项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一)运动式治理与日常性治理的含义
    (二)运动式治理的内在逻辑
    (三)走向专项治理:运动式治理的新变化
    二、日常性治理的精细化转向
    (一)日常性治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
    (二)大数据对日常性治理精细化的推动
    三、高危人群防控模式的局限
    (一)高危人群防控模式重管理、轻服务
    (二)识别高危人群面临合法性及可操作性双重难题
    (三)高危人群防控模式过于理想化
    (四)高危人群防控模式不利于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
    四、空间防控模式的提出
    (一)犯罪治理模式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二)犯罪地理学的理论支持
    (三)美国地点警务的现实启示
    第七章从平面到立体:城乡结合部空间防控的具体策略
    一、立体化治安防控在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布局优化
    (一)警务巡逻的空间布局优化
    (二)视频监控的空间布局优化
    二、信息化技术对犯罪空间预测、预警、预防的拉动
    (一)感知层:以物联网夯实空间防控的信息化基础
    (二)互联层:打破“信息孤岛”、共享防控数据
    (三)应用层:集成多元化信息、走向人工智能的空间智慧防控
    三、基于地点管理者的第三方警务创新
    四、针对城乡结合部热点区域的情境预防
    五、多中心治理策略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犯罪预防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三、网络文献类
    "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