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刑事诉讼程序的理想建构与操作
    编号:69885
    书名:刑事诉讼程序的理想建构与操作
    作者:徐阳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入库时间:2016-8-15
    定价:6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刑事诉讼原理、刑事一体化研究、刑事诉讼程序机制研究、证据学研究四个方面内容。作者在舆情案件的诉讼化解机制、程序法的出罪功能、事实推定的程序规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作者刑事一体化的研究特色突出,以刑事政策为视角,对刑事诉讼程序的政策目标与实践路径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作者不但对刑事诉讼程序构建的全局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且密切关注并努力回应司法实践中的流弊与异化。作者始终保持理性的问题意识,从实践中提炼原理,又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是贯穿本书的主线。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刑事诉讼程序原理研究
    程序法定原则对刑事司法的规范意义 徐 阳/003
    “舆情再审”:司法决策的困境与出路 徐 阳/023
    媒体与司法关系的中国问题及程序上的应对
    ———对几起“记者被抓”案件的省思 徐 阳/045
    犯罪被害人陈述宪法权利的跃升与诉讼权利的强化
    ———以韩国犯罪被害人陈述权保护为借鉴 
    张云鹏/055
    我国刑事审判权之公正性考察 杨 明/065
    论预期刑事责任对诉讼负担的影响
    ———兼论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的适用 杨 明
    张云鹏/075
    第二篇 刑事一体化研究
    准法律推定质疑
    ———与褚福民先生商榷 张云鹏/089
    论刑事程序的轻轻重重 杨 明 张云鹏/099
    程序法“出罪”功能研究 杨 明/109
    论罪刑轻重对被追诉者诉讼权利的影响 杨 明 
    张云鹏 路 军/123
    论程序法“出罪”的原则 杨 明 张云鹏/132
    实体法“出罪”授权模式之程序启示 杨 明
    路 军/142
    论犯罪与刑罚相对化的实体法缺陷及程序法弥补 
    杨 明 路 军/152
    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对实体法的背离及
    修复 杨 明 路 军/162
    亲告罪替代自诉案件研究 杨 明 路 军/172
    我国公诉与自诉的协调机制探析 徐 阳/182
    徇私动机“推定”的语义分析与规则设计 张云鹏 
    林立军/196
    第三篇 刑事诉讼程序机制研究
    我国刑事诉讼中无罪化机制的过程性失灵及应对 
    徐 阳/205
    我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倾向之检省与矫正 
    徐 阳/225
    刑事和解中权力过度推进之危害及其防范
    ———被害人保障维度的考量 徐 阳/239
    刑事一审程序“混合式”构建之路径
    ———从构造论“祛魅”到技术要素分析 徐 阳/250
    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运用
    ———以民事诉讼法官释明权为借鉴 徐 阳/264
    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完善 杨 明/277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理解与适用 杨 明/287
    论陪审团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杨 明 张 皓/299
    论随机法庭的创建 杨 明/308
    论刑事缺席审判 杨 明 王 峥/319
    侦查权探析 杨 明/328
    论卧底侦查 杨 明/339
    刑事追诉权的限度之维
    ———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审前程序中的合理定位 
    杨 明/350
    论侦查阶段的和解撤案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摄下的制度构建 杨 明
     张云鹏/357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完善路径 张云鹏/364
    韩国犯罪被害人保护立法考察与借鉴 张云鹏/381
    刑事简易程序调解模式的构建
    ———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支撑 张云鹏/392
    第四篇 证据学研究
    刑事推定与无罪推定之契合 张云鹏/403
    论事实推定的规制路径 张云鹏 徐 静/418
    论受贿犯罪推定规则的确立 张云鹏 林立军/430
    论推定对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影响 张云鹏/439 
    证明力规则的效力分析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
    定»文本的解读 徐 阳 张溶开 张宛初/449
    论轻重不同罪刑的差别证明标准 杨 明/458"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