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气候变化与能源法:理论与实践
    编号:68494
    书名:气候变化与能源法: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画洁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入库时间:2016-5-4
    定价:5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如何通过制度安排缓解节能和减排压力,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问题进行立法回应,是本书的主要任务。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哈耶克认为支配内部秩序的内部规则即自生自发秩序才是社会进化的根本,而支配外部秩序的外部规则则是内部规则的有益补充,以弥补自生自发秩序的不足,维持内部秩序的平衡。因此,气候变化背景下,在终极价值——生态安全价值的指引下,以建立和完善以能源市场机制为主导,环境管制机制为补充,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并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是解决节能和减排问题的正确路径。本书以此为逻辑主线,具体讨论两个方面的实践问题:一是运用低碳化后的外部规则制度如生态补偿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对内部规则制度进行补充;二是运用外部规则对内部规则本身进行完善,即对能源市场机制、能源资金机制进行低碳化,并在两种规则相互补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完善激励性财税制度、能效管理制度、能效标识制度,充分实现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融合与支撑。
    "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篇


    第一章能源与气候变化/



    第一节能源与能源法/

    一、能源与能源问题/

    二、能源法与能源法的变革/

    三、中国能源法律体系概况/

    第二节气候变化对能源法的影响/

    一、能源与气候变化的关联/

    二、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第二章气候变化下能源法的价值嬗变/



    第一节风险社会下终极法律价值的嬗变/

    法律价值体系解构/

    第二节气候变化下能源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

    一、能源法的终极价值——生态安全/

    二、能源法的基础价值——秩序与环境正义/

    三、能源法的一般价值——生态效率价值/

    四、法律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第三节气候变化下能源立法的战略理念/

    一、中国能源概况/

    二、能源战略的影响因子/

    三、气候变化下我国能源战略的变革/


    第三章气候变化下能源立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能源法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

    一、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

    二、内部规则的制度设计/

    三、外部规则的制度设计/


    第四章气候变化国际法与能源/



    第一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第二节《京都议定书》/

    一、《京都议定书》的产生与现状/

    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规定/

    三、《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机制研究/

    第三节《德里宣言》/

    一、德里宣言内容概述/

    二、德里宣言评价/

    第四节巴厘岛路线图与哥本哈根协议/

    一、巴厘岛路线图/

    二、哥本哈根协议/


    第五节“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法制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一、国际层面的应对/

    二、国内层面的应对/


    第五章能源立法低碳化/



    第一节节约能源法的低碳化/

    一、我国节约能源法及存在的问题/

    二、国外能源效率促进法律制度借鉴/

    三、气候变化框架下我国能源效率促进法的完善/

    第二节可再生能源法的低碳化/

    一、气候变化下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变革/

    二、国外可再生能源法律/

    三、气候变化下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完善/

    第三节清洁生产法的低碳化/

    一、国外能源清洁生产的法律控制/

    二、气候变化下我国清洁生产法的变革/

    三、气候变化下我国清洁生产法律的完善/


    第二部分实践篇


    第六章能源法律制度与环境法律制度的低碳化融合/



    第一节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态中心主义/

    三、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法律的意义所在/
    第二节理念的融合/

    一、理念融合:原则的视角/

    二、理念融合:权利的视角/

    第三节内容的融合/

    一、法律渊源的融合/

    二、内容融合构思之一:森林法律体系的修改/

    三、内容融合构思之二:能源管理法律体系的修改/

    第四节制度的融合/

    一、公众参与制度/

    二、生态补偿机制/



    第七章能源法律制度的低碳化创新/



    第一节激励性财税制度/

    一、激励性财税制度的内涵/

    二、激励性财税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

    三、国外激励性财税制度的借鉴/

    四、我国能源税制度的启示/

    第二节能源效率管理制度/

    一、能源效率管理制度的内涵/

    二、能源效率管理制度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三、国外能源效率管理制度的借鉴/

    四、能源效率管理制度的改良/

    第三节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一、能效标识制度的概述/

    二、国外能效标识制度的概述/

    三、中国能效标识制度/



    第八章能源市场管理机制的低碳化应对/



    第一节节能市场准入机制/

    一、市场准入机制与节能市场准入机制/

    二、节能市场准入机制研究/

    第二节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一、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研究/

    二、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

    三、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风险/

    四、国外主要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现状及法律对策/

    五、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治化研究/

    第三节节能投资担保机制/

    一、节能投资担保机制概述/

    二、国内的节能投资担保情况概述/

    三、完善我国节能投资担保制度的法律探讨/


    后记/
    "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