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个人信息犯罪研究
    编号:62169
    书名:个人信息犯罪研究
    作者:马改然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入库时间:2015-1-11
    定价:3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国内外个人信息犯罪的研究情况,结合我国行政法和民法对个人信息的研究成果,认为在刑事法中个人信息的概念应与其他法律保持一致;从法秩序统一的角度运用实质解释的方法对我国个人信息犯罪的犯罪构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认为个人信息犯罪的法益应为个人信息权,对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研究应运用类型思维的研究方法。本书立足于实质解释,认为应对个人信息犯罪主体进行扩大解释,并且个人信息犯罪的未遂形态是否存在应以“情节严重”的前提性事实的性质为标准;同时对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责任也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行政刑法的角度使个人信息犯罪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进行衔接,并且应合理运用刑罚对个人信息犯罪进行防治。

    图书目录

    前言 / 001


    第一章个人信息犯罪概述 / 00

    第一节信息和个人信息的概念 / 00

    一、信息——法学上的界定 / 00

    二、个人信息——规范刑法上的界定 / 00

    第二节个人信息犯罪的概念和罪名体系 / 0

    一、个人信息犯罪——规范刑法上的界定 / 0

    二、个人信息犯罪的罪名体系 / 0


    第二章个人信息犯罪的对象属性和法益 / 0

    第一节个人信息犯罪的对象属性 / 0

    一、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争议 / 0

    二、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辨析及界定 / 0

    第二节个人信息犯罪的法益 / 0

    一、个人信息犯罪法益的观点介绍 / 0

    二、个人信息犯罪法益的观点评析 / 0

    三、个人信息犯罪法益的界定 / 0


    第三章个人信息犯罪的客观方面 / 0

    第一节“交易型”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 / 0

    一、“出售”行为 / 0

    二、“收买”行为 / 0

    第二节“刺探型”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 / 0

    一、“窃取”行为 / 0

    二、其他非法获取的行为 /

    第三节“泄露型”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 /

    一、“非法提供”行为 /

    二、除“非法提供”之外的泄露行为是否构成
    本罪 /


    第四章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 /

    第一节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 /

    一、个人信息犯罪的自然人主体的相关争议 /

    二、个人信息犯罪的自然人主体的辨析 /

    三、个人信息犯罪的单位主体 /

    第二节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观方面 /

    一、个人信息犯罪的故意 /

    二、个人信息犯罪是否是目的犯 /

    三、个人信息犯罪是否可以由过失构成 /


    第五章个人信息犯罪的成立界限和犯罪形态 /

    第一节个人信息犯罪的成立界限 /

    一、个人信息犯罪中“情节严重”的相关争议 /

    二、个人信息犯罪中“情节严重”的辨析 /

    第二节个人信息犯罪的停止形态 /

    一、个人信息犯罪的既遂与未遂 /

    二、个人信息犯罪未遂的可罚性 /

    第三节个人信息犯罪的共犯形态 /

    一、个人信息犯罪共犯的表现形态 /

    二、个人信息犯罪身份共犯 /


    第六章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责任 /

    第一节侵犯个人信息的行政责任 /

    一、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责任 /

    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 /

    第二节个人信息犯罪的刑事责任 /

    一、个人信息犯罪刑事责任的表现形式 /

    二、个人信息犯罪刑事责任的不足及补正 /

    第三节个人信息犯罪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 /

    一、个人信息犯罪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衔接的
    不足 /

    二、个人信息犯罪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衔接的
    补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