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比较法文丛
    编号:61093
    书名: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比较法文丛
    作者:何勤华等编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入库时间:2014-10-16
    定价:11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无论是中国近代法学的诞生与发展,还是中国人对西方法学的认知,几乎都是建立在翻译外国法学的基础上的。日本法学的近代化亦始于大规模翻译与移植西方法律。韩国法学的近代化,也未曾离开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本书围绕“法律翻译在推动东亚法律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东亚各国近代法律词语的翻译与生成”以及“欧洲学者论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等主题,着力介绍了法律翻译在中日韩等东亚国家法律发达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有助于法学界、翻译界和史学界的交流与研究。

    图书目录

    第一编法律翻译在推动东亚法律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明清时期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初探王健著

    《法国民法典》的三个中文译本李贵连著

    被忽略的《拿布伦律例》

    ——对一份19世纪末汉译西律文本的考察王志希著

    19世纪末中国民法学的“绝响”

    ——马建忠《法律探原·户律》评述俞江著

    1949年以来中国的法律翻译贺卫方著

    外国法的移植和翻译

    ——以朝鲜移植《大明律》的经验为中心\[韩\]崔秉祚著/赵美玲译/崔吉子校

    民事诉讼法的移植和翻译

    ——以韩国的经验为中心\[韩\]胡文赫著/陈国军译/崔吉子校

    引进怎样的法学著作,以及我们在翻译中得到了什么

    ——关于法学译著出版的思考王笑红著

    第二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

    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何勤华著

    法律移植

    ——隐喻、范式与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向高鸿钧著

    近代中国法律移植效用的三重阻力张仁善著

    这里没有不动产

    ——法律移植问题的理论梳理朱苏力著

    中国合同法

    ——是否承认过失相抵规则?梁慧星著

    中国移植苏联民法模式考李秀清著

    法系意识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陈刚著

    韩国继受西洋法思想过程考\[韩\]崔钟库著/张月霞译/崔吉子校

    西方法在韩国的受容和变化\[韩\]崔钟库著/全玲贤译/崔吉子校

    韩国经济法发展中的法律移植

    ——韩国经济法的回顾与展望\[韩\]李峰仪著/崔东旭译/崔吉子校

    在法律移植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本土化的关系

    ——以韩国民法上的传贳权立法为例崔吉子著

    法律近代化的三个维度\[日\]石川英昭著/徐寅译

    有关日本继受德国宪法理论的研究

    ——以穗积八束的国家学说及其德国背景为线索\[韩\]姜光文著

    另一重视角

    ——近代以来英美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研究苏亦工著

    第三编东亚各国近代法律词语的翻译与生成

    法律翻译在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完整实践

    ——以1864年《万国公法》的翻译为中心何勤华著

    早期英文法律术语的汉译研究

    ——以19世纪中叶若干传教士著译书为考察对象屈文生著

    晚清法学新词的创制及其与日本的关系王健著

    国际法术语在东亚的传播\[韩\]韩相熙著/阚剑译/詹继续校

    反垄断法中法律术语的翻译及法律移植的问题\[韩\]权五乘著/尹英爱译/崔吉子校

    法哲学名词的产生及传播考略郑永流著

    第四编欧洲学者论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


    从法律移植到法律翻译:辩诉交易的全球化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的美国化\[美\]马克西莫·兰格著/干诚忱译/孙锁雨校/王嘉莉再校

    法律移植的政治因素和激励因素\[美\]腓特烈·绍乔尔著/李润译

    从法律移植到具有改革能力的正义:人权和跨国市民社会的前景\[美\]朱莉·莫特斯著/孙逸琅译/丁沁晨王嘉莉校

    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荷\]C.布兰茨著/李超译/詹继续校

    法律移植与比较法\[荷\]瓦德拉马著/孙逸琅译/丁沁晨詹继续校

    中国式自然法:论“礼”作为自然法对应概念的局限性\[意\]马晓聃著/余璐译/王嘉莉校

    传播与转化:伊斯兰法在北美和欧洲的移植\[加\]帕斯卡尔·弗尔涅著/曹悦译/张恺翔校

    西方法律移植与印度\[法\]让—路易·安贝翰著/王晰译/张恺翔校

    德国的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过去、现在与未来\[德\]安德烈·杨森\[德\]赖讷·舒尔茨著/王晰译/张恺翔校

    全球化与亚洲法律植入欧洲面临的挑战\[英\]普拉卡·沙阿著/李润张恺翔译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