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实务/检察发展研究丛书
    编号:57812
    书名: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实务/检察发展研究丛书
    作者:陈绍斌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入库时间:2013-12-22
    定价:3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涉罪外地人在当地犯罪取保候审难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然而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从保障人权出发,涉罪外地人在当地犯罪取保候审制度已属破竹之势,但是如何解决涉罪外地人在当地取保候审问题?如何操作?《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实务操作规程》将会对此问题的解决为公安、检察机关提供可行性帮助。全书共分六章,章内分节。以具体案例,实施方法评说,办理流程为主要内容,将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操作规程全程解析。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实施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帮助。

    图书目录

    目录
    检察发展研究丛书总序/ 1

    序一/ 1

    序二/ 1
    第一章涉罪流动人员适用取保候审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涉罪流动人员适用取保候审的现状及其弊端/

    一、涉罪流动人员适用取保候审的现状/

    二、涉罪流动人员适用取保候审的现状导致的弊端/

    第二节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平等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制度层面/

    二、执法层面/

    三、配套机制层面/

    四、流动人员自身方面/

    第三节对涉罪流动人员平等适用取保候审的必要性/

    一、法律价值权衡中实质平等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的要求/

    三、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根本要求/

    四、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五、体现强制措施应然功能的要求/

    六、降低诉讼成本的要求/
    第二章保障涉罪流动人员取保候审权利的模式/

    第一节涉罪流动未成年人观护模式/

    一、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的概念/

    二、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组织/

    三、涉罪未成年人全方位观护体系/

    四、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工作流程和内容/

    五、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模式的评价/

    六、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异地联动模式/

    一、异地联动模式的发展历程/

    二、异地联动模式的做法/

    三、异地联动模式的成效/

    四、异地联动模式的评价/

    五、异地联动模式的相关文件/

    第三节管护教育基地模式/

    一、无锡管护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

    二、无锡管护教育基地的具体做法/

    三、管护教育基地工作的效果/

    四、管护教育基地工作的推广与发展/
    第三章管护教育基地工作实证研究/

    第一节管护教育基地工作基础数据分析/

    一、年龄结构/

    二、性别情况/

    三、地域分布情况/

    四、案由分布情况/

    五、进入管护教育基地时间情况/

    六、处理结果情况/

    七、罚金刑金额情况/

    第二节典型管护教育对象案例/

    一、未成年管护教育对象/

    二、在校学生管护教育对象/

    三、女性管护教育对象/

    四、老年管护教育对象/

    五、其他管护教育对象/

    第三节典型管护教育基地/

    一、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基地/

    二、开放式企业管护教育基地/

    三、社区管护教育基地/

    四、社会福利机构管护教育基地/

    五、其他管护教育基地/

    第四节从事管护教育工作人员的体会/

    一、办案机关工作人员体会/

    二、基地工作人员体会/

    三、社会志愿服务人员体会/

    第五节管护教育基地工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管护教育工作社会化/

    二、管护教育工作经费保障/

    三、管护教育对象权利保障/

    四、管护教育基地的功能与数量配置/

    五、管护教育工作的规范化/

    六、管护教育工作的法治化问题/

    第六节管护教育基地工作规范/

    一、会签文件/

    二、基地内部管理文件/

    三、常用工作文书/
    第四章管护教育基地工作配套机制/

    第一节办案工作机制/

    一、刑事和解机制/

    二、风险评估机制/

    三、取保候审监管制度/

    四、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五、附条件不起诉机制/

    第二节社会参与工作机制/

    一、合适成年人参与机制/

    二、心理矫治机制/

    三、志愿服务机制/

    第三节其他配套机制/

    一、案件考评机制/

    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第五章取保候审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第一节取保候审制度实施中的风险/

    一、取保候审制度的诉讼风险/

    二、诉讼风险产生的原因/

    三、诉讼风险导致的结果/

    第二节国外保释制度中的风险评估/

    一、保释制度/

    二、保释中的风险评估/

    第三节取保候审风险评估体系模型/

    一、犯罪行为评价系统/

    二、社会调查评价系统/

    第四节取保候审风险的评估/

    一、取保候审风险的量化评估/

    二、取保候审风险的定性评估/
    第六章管护教育基地制度地方立法研究/

    第一节管护教育基地制度地方立法的可行性/

    一、具有法理基础/

    二、具有实践基础/

    三、具有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

    四、具有较为完备的配套制度/

    第二节管护教育基地制度地方立法的内容/

    一、管护教育基地工作制度的概念和立法依据/

    二、管护教育基地工作的主管机关/

    三、管护教育基地工作中的风险防范/

    四、设立管护教育基地的条件、程序/

    五、相关方的权利与义务/

    六、进入管护教育基地的程序/

    七、管护教育工作/

    八、衔接与其他事项/

    第三节无锡市管护教育基地工作条例(课题组建议稿)/
    附录

    涉嫌犯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地方立法研讨会综述/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