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吴景濂的政治活动为线索,对民国初期国会议员和临时约法实施情况等宪政问题的研究。全书除导言和结论外,共四章:第一章再任议长:北京。介绍了从1916到1917年间民国的宪政状况,主要涵盖了那段期间的政治氛围、吴景濂的政治资本和吴景濂在国会解散危机下的选择。第二章护法议长:广州。介绍了吴景濂政治活动地点的转移及原因,以及在护法运动和南北议和中所充当的角色。第三章“流亡”议长,上海。介绍了在广州的活动失败后,吴景濂意欲转移国会至川渝,却接连挫败,被迫流亡上海;随后回奉却遇政治生涯新转机。第四章主持贿选:北京。显示了吴景濂政治思想的变化,转而为谋求组阁的权力而与曹锟合作,先后制造了“罗文干案”并主持贿选,至此约法以被破坏殆尽。
本书是有许多创新之处,在全面阐述民国宪政史方面贡献良多,更采取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没有因循传统的革命史的线索,而是以国会议员吴景濂的国会活动为主线,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映了民国初期我国的宪政状况,不仅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还为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