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下)/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
    编号:53990
    书名: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下)/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
    作者:中政大法律史学编
    出版社: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入库时间:2013-1-28
    定价:5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上册)法史治学历来重视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因而各家之研究方法也是各有所长。中、日均为东亚之主要国家,两国在法制史学研究领域的交流素来频繁,一直有不少日本学者孜孜不倦地投身于对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之中,并为中华法系矗立于世界法学之林做出重要贡献。《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册)收入了日本学界近十年间的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供国内学界参阅。此外,本论文集所录之译文均来自日本学者的推荐,所以能够更真实地表达出日本学者的学术倾向,充分向国内学者展现日本学者所受学术训练的独特之处。本书收入的论文在断代上涵盖了从先秦到隋唐的各个主要历史阶段。其中,先秦秦汉部分的数篇文章均以最新的出土文献为基础并结合传世文献分析从先秦至秦汉的法制变迁及其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数篇文章则以关注这一时期的礼、乐、政、刑的实态,且以新发现的宋天圣令为据复原唐令和分析唐、日律令制的异同。它们者是国内学者可咨参照的高水平国外成果。
    本书各篇论文论点鲜明新颖,引用资料翔实,条理清晰,语言表述精炼,能给法律专业学生、法律史爱好者或研究者带来良多益处。

    (下册)在中国法律史学领域,日本学者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对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对中国甚至世界法律史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并介绍到我国,可以开阔我国法律史学者的视界,进一步推进法律史学的研究。
    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共收录了12篇文章,时间跨度上从宋代到中国人民共和国,对宋代的“断例”、元代的“投下”、明清的“歇家”以及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等进行了独特的论述。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论述精到,翻译者的译文质量也很不错,可读性较强。


    图书目录

    “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序

    编者前言



    上 册

    包山楚简所见的证据制度 广濑薰雄(李力译)

    秦律、汉律中有关共犯的处罚 水间大辅(李力译)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之《盗律》所见磔刑的作用

    ——诸侯王国视野之下的严刑适用 石冈 浩(李力译)

    汉代的死刑奏请制度 鹰取祐司(李力译)

    通往晋泰始律令之路(Ⅰ):秦汉的律与令 冨谷 至(朱腾译 徐世虹校译)

    通往晋泰始律令之路(Ⅱ):魏晋的律与令 冨谷 至(朱腾译 徐世虹校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听讼与录囚 辻 正博(周东平译)

    隋文帝的乐制改革

    ——以鼓吹乐的再编为中心 渡边信一郎(周东平译)

    唐日赋役令的构造与特色 大津 透(周东平译)

    关于唐日律令制度下的杂徭 大津 透(周东平译)

    唐日律令贱民制的考察之一

    ——关于贱民间的阶层性秩序 稻田奈津子(周东平译)

    唐宋变革时期的军礼与秩序 丸桥充拓(周东平译)



    下 册

    宋代断例考 川村 康(吴海航译)(345)

    宋代官田的“立价交佃”与“一田两主制” 高桥芳郎(张丹译)(391)

    开发·地价·民事法规

    ——以《清明集》所见土地典卖关系法为中心 青木 敦(吴海航译)(408)

    元代江南投下考

    ——《元典章》文书所见投下有司的相克 植松 正(吴海航译)(444)

    拥挤列车模式:明清时期的社会认识和秩序建构 寺田浩明(阮云星译)(465)

    从做招到叙供

    ——明清时代的审理记录形式 谷井阳子(魏敏译)(479)

    明清时代“歇家”考

    ——从诉讼的脉络进行解析 太田 出(阿风译)(516)

    “非规则型法”之概念

    ——以清代中国法为素材 寺田浩明(魏敏译)(544)

    健讼的认识和实态

    ——以清初江西吉安府为例 山本英史(阿风译)(576)

    清代秋审制度的功能及其实态 高远拓儿(魏敏译)(602)

    现代中国的纠纷与司法 高见泽磨(杨琴译)(634)

    中国审判独立的现状及特征 铃木 贤(杨琴译)(651)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