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权利话语的生长与宪法变迁
    编号:51573
    书名:权利话语的生长与宪法变迁
    作者:张烁著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入库时间:2012-5-17
    定价:4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权利”作为一种重要的话语范畴,已与人格独立、自由社会、市场经济、宪政法治等观念发生联结,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权利话语的生长与宪法变迁》针对个具体的法律范畴在中国的译介、移植以及使用历史进行梳理,从而探讨一种西方文化产品是如何在中国人的创造活动中演变成一个中国文化产品,以求更好地理解当下宪政建设中的法律现象。《权利话语的生长与宪法变迁》作者张烁认为必须把文化因素纳入到对制度法律问题的思考中去,希望在文化比较问题上保持着适当的中立,以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手段,考察西方宪法知识图式中的核心概念“权利”是怎样被移植到中国,在近现代语境中发生了怎样的文化上的译释实践,以及传统法律文化如何制导人们对权利的理解与相关的宪法制度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图书目录

    绪论
    一 问题意识:源于对人类语言现象的认识
    二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 知识社会学:一种分析方法的引入
    四 法律的文化研究:一种立论的立场
    第一章 西方语境中的“权利”话语
    第一节 词义中呈现的权利问题
    一 特殊的语言现象
    二 权利概念的流变
    第二节 古希腊语境:权利成长的母体
    一 海商贸易:权利产生的基因土壤
    二 城邦政制:权利政治的原型
    三 希腊神话:权利思维的折射
    四 希腊哲学精神:权利问题的观念语境
    五 正义、权利与宪法:政治思想家的构想
    第三节 古罗马法:作为法律技艺的权利生长
    一 权利在公/私法体系中生长
    二 斯多葛哲学与万民法
    三 法学家阶层与法律学
    第四节 西方近代语境与权利话语
    一 中世纪语境
    二 近代语境变迁与新话语的出现
    三 近代思想家的理论贡献:霍布斯、洛克和卢梭
    第二章 缺失“权利”的中国古代固有法
    第一节 古代语境:固有法产生的基因环境
    一 村落聚居式的农业文明
    二 酋邦模式下的国家起源
    三 天地自然信仰的知识前见
    第二节 作为“典范”的圣王德性正义论
    一 三代时期:宗法国家与德配天命观
    二 轴心时代:成为诸子共识的圣王德性正义论
    三 圣王正义:古代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
    四 宋明理学与王道政治
    五 圣王正义话语传达出来的权力信条
    六 话语叙事与权力文化
    第三节 古代政治话语中的“权利”问题
    一 古字中的“权利”
    二 义利之辨:中国人的私益观
    三 “权利”的缺失:独特的财产规则
    四 “权利”的缺失:无讼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 “权利”话语的舶入、解析与实践
    第一节 全面危机:西方话语引入的原因
    一 各种危机表现
    二 求变:意义系统的崩坍结果
    三 向西方学习:西方话语的引入
    第二节 “权利”话语的译释与论说
    一 译释路径与译名选择
    二 语境:解读话语的机制
    三 权利话语的论说阶段
    第三节“权利”话语的发展与纲领性阶段
    一社会语境的变化与权利意识的成长
    二维新派的“权利”话语分析
    三 维新变法:权利话语的初次实践
    四 清末仿行立宪:首次话语实践的继续
    第四章 权利话语的宪法文本化阶段
    第一节 权利话语与民初立宪
    一 革命派的出现与民权言说的深入
    二 三民主义:权利话语的实现纲领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初立宪中的“权利”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宪政实践
    一 武人干政下的权利思索
    二 新文化运动中的人权思潮
    三 国民党政府宪政实践的理论基础
    四 国民党政府的人权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