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45088
- 书名: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法律方法丛书
- 作者:姜福东著    
- 出版社:山东人民
-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 入库时间:2010-10-25
- 定价:26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除导论外,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探讨了考夫曼在“盐酸案”、“电力盗窃案”上所犯的两个类似错误。第二章着重批判了本体论法律解释范式。第三章考察了赫施与利科对解释学传统范式的坚持、贝蒂对法律解释学方法论的贡献,论证了方法论意义上的解释学并非日渐式微。第四章论证了解释者的主体性取决于作者、文本和读者等多种制约因素的互动。第五章主要反思法律解释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范式之争。第六章通过对施莱尔马赫、萨维尼客观主义解释范式的重新解读,阐释了经典法律解释范式确定性、客观性的认识论基础以及合法性、正当性资源。第七到第十一章分别阐述了经典法律解释的各种要素:文义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以及体系解释在现代的延伸——合宪性解释。 
图书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立场和创新点
  四、本书基本思路
第一章  类推之误用,抑或哲学解释学之谬
  一、考夫曼:两次跌倒在同一个地方
  二、考夫曼错在哪里:类推概念之误用
  三、考夫曼错在哪里:继受哲学解释学之谬
第二章  法律解释的本体论范式批判
  一、引论:法律解释的本体论转向
  二、对“前理解”与“效果历史”的反思
  三、对“诠释学循环”和“事物本质”的反思
  四、对“视阈融合”和“对话”的反思
  五、对“解释的普遍主义”的反思
  六、对“读者中心论”的反思
  七、对“反对方法”的反思
第三章  法律解释:回归方法论范式
  一、赫施与利科对解释学传统范式的坚持
  二、贝蒂对法律解释学方法论的贡献
  三、其他法学家对法律解释传统范式的捍卫
  四、一个“出释”而“人造”的错案剖析
  五、结语:回归方法论范式
第四章  主体性视角的法律解释范式
  一、主体性问题之提出
  二、制约解释者主体性的三个因素
  三、安置主体性的关键:扬弃后现代解释学
  四、安置主体性的路径:回归古典解释学
第五章  法律解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一、法律解释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二、合法性原则与后现代性范式批判
  三、明晰性原则与后现代性范式批判
  四、客观性原则与后现代性范式批判
  五、善意原则与后现代性范式批判
第六章  法律解释:捍卫现代性的方法论范式
  一、施莱尔马赫解释思想的重新解读
  二、萨维尼法律解释范式的再思考
  三、法律解释:通过方法达致真理
第七章  法律解释的文义要素
  一、法律解释文义要素的含义
  二、法律解释文义要素的方法论功能
  三、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反思
第八章  法律解释的逻辑要素
  一、法律解释逻辑要素的含义
  二、法律解释逻辑要素的方法论功能
  三、法律解释逻辑要素之变革
  四、对霍姆斯“逻辑一经验”命题的反思
第九章  法律解释的历史要素
  一、法律解释历史要素的含义
  二、法律解释历史要素的方法论功能
  三、对王益民等遗弃案的历史解释
第十章  法律解释的体系要素
  一、由一起交通事故案说起
  二、法律解释体系要素的含义
  三、法律解释体系要素的方法论功能
  四、对一起拍卖纠纷案的体系解释
第十一章  法律解释的合宪性要素
  一、合宪性解释概念辨析
  二、合宪性解释的适用原则和规则
  三、合宪性解释在个案中的运用
  四、合宪性解释:宪法司法化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